基于《第三次浪潮》的觀點——廣告設計思維方式的轉變
本文關鍵詞:基于《第三次浪潮》的觀點——廣告設計思維方式的轉變
更多相關文章: 第三次浪潮 創(chuàng)造性思維 廣告設計
【摘要】:《第三次浪潮》一書中他的以脫俗的構思、大膽的想象和推理,細心的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這一觀點,深深打動了我,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描繪的科技革命也給人類社會帶來多方面的變化,這些觀點讓我在對待今天的廣告設計思維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考。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影視傳媒學院;
【關鍵詞】: 第三次浪潮 創(chuàng)造性思維 廣告設計
【分類號】:J524.3
【正文快照】: 《第三次浪潮》經歷的三次變革,從第一次浪潮中的就對后面的第二次浪潮,甚至是第三次浪潮,即“未來浪潮”未來的發(fā)展的圖景看得很清楚,不管是作家,藝術家,新聞家所承擔的使命有了一個清晰地思路。阿爾文-托夫勒這種明確的觀點與政治、經濟和文化有直接的意義。他眼中的浪潮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平;;創(chuàng)意聯想——商業(yè)廣告設計的靈魂[J];名作欣賞;2009年17期
2 閔文婷;謝登喜;;創(chuàng)意是創(chuàng)造性設計思維的結果[J];美術大觀;2010年08期
3 紅波;;創(chuàng)造性思維尋繹[J];裝飾;1988年02期
4 李翠柏;在平構中訓練創(chuàng)造性思維[J];藝術研究;2003年01期
5 嚴慧;雷中民;;基礎素描課程“啟發(fā)性教學”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6 姚玉娟,潘景果;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室內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戴燕燕;;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設計素描》教學中的培養(yǎng)[J];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8 盛臻;;試論平面構成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美術大觀;2009年05期
9 王冰迪;王琳;;探析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J];美苑;2009年04期
10 程誠;;淺談基礎造型訓練在設計中的作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燕林;;美術教學的實驗研究——材料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的應用[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馮中強;;淺析意象設計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3 王靜;;現代教育技術在《網絡傳媒與廣告設計》教學中的應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4 孔令強;;漫畫與廣告設計[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5 陳雪芳;;標志設計四步教學法[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6 宋冬慧;;廣告圖形設計的創(chuàng)新生存[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韓鄂生;;試論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課堂習作練習之融合[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8 戴德山;;試談我校電腦美術班實行專業(yè)分流的可行性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9 伍燕玲;;談設計素描教學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10 歐陽巨波;;當代藝術設計教育與教師素質[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亞非;我國廣告設計與歐美廣告設計之比較[N];中國包裝報;2003年
2 記者 畢征邋廖靖文;華文報紙廣告設計之王今出爐[N];廣州日報;2008年
3 呂濤;民國香煙廣告設計漫談[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朱鍔(旅日平面設計家);形式也是思想[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5 浙江教育學院藝術學院 高原;論廣告創(chuàng)意[N];美術報;2007年
6 高照;品育英學院07年畢業(yè)生藝術設計[N];美術報;2007年
7 雷曼;時代要求畫家轉變創(chuàng)作理念[N];美術報;2007年
8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孫斌;創(chuàng)意思維是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靈魂[N];美術報;2006年
9 采寫 本報記者 柴選;機構用圖空間很大[N];中國攝影報;2008年
10 鄒曉輝 王曲波;設計中不應忽略徒手草圖[N];美術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郅陽;百年麥肯廣告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2 易西多;藝術設計目標系統法設計與實踐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亞娟;論高等美術教育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D];河南大學;2002年
2 李志榕;課程:從獨白、對話到發(fā)現[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永紅;數字合成型廣告剪輯合成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4 孫淑萍;中國傳統圖形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唐朝暉;藝術設計專業(yè)創(chuàng)造性思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孫曉潔;釋放圖形創(chuàng)意思維的激情[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董傳超;“圖形語言”創(chuàng)意過程中的意象與意念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8 占煒;工業(yè)設計方法論的科學觀[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9 張立穎;論圖形創(chuàng)意的思維和方法[D];西北大學;2005年
10 王興彬;平面設計基礎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03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70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