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器雕塑審美特征論
發(fā)布時間:2017-07-04 12:12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明器雕塑審美特征論
【摘要】: 明器雕塑作為雕塑中一大特殊類型,集中地反映著中國審美文化的不同方面,在歷史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狀態(tài),,并同各個時期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形成復雜的關(guān)系,本文旨在通過對明器雕塑審美特征的歷史梳理,對具體的明器雕塑的分析闡釋,通過對明器雕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審美文化樣態(tài)的勾勒,把握和闡明中國明器雕塑的審美特征、民族品格和發(fā)展軌跡。 論文從整體結(jié)構(gòu)上分為五部分,首先在導論中,界定何謂明器雕塑,以此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接著對中國明器雕塑的演變歷史作出簡要地回顧,并對研究現(xiàn)狀作簡單的闡述,同時從宏觀的角度闡釋明器雕塑的中國特色以及中國明器雕塑的四大審美特征、四大歷史分期等,為本文的主體進行鋪墊和過渡。 中國明器雕塑的四大審美特征是本文論述的重點,分為四章。第一章論述明器雕塑世俗化、人間化審美特征。這一特征在整個歷史時期經(jīng)歷了早期明器雕塑的世俗化情結(jié)、秦漢明器雕塑崇武尚文與現(xiàn)世再現(xiàn)、隋唐明器雕塑家居生活與個性明顯、宋元明清明器雕塑雅俗生活與世俗情調(diào)四大階段。第二章主要考察明器雕塑寫實與寫意的統(tǒng)一。這一特征在整個歷史時期經(jīng)歷了早期明器雕塑樸拙寫實與抽象寫意、秦代明器雕塑鞭笞天下與崇實疾虛、漢代明器雕塑寓意于物與氣韻生動、唐代明器雕塑貴本宜實與韻外之致、宋元明器雕塑趣遠之心與表情尚意、明清明器雕塑簡約樸實與以情拒禮六大階段。第三章主要考察明器雕塑壯美與優(yōu)美的統(tǒng)一,闡釋這一特征在整個歷史時期不同表現(xiàn)及原因,主要經(jīng)歷秦代明器雕塑金戈鐵馬與威震四海、漢代明器雕塑吳帶當風與行云流水、唐代明器雕塑大漠雄風與詩情畫意、宋代明器雕塑閑和嚴靜與飄逸婉約四大階段。第四章主要考察明器雕塑民族性與兼容性相統(tǒng)一,分析了這一特點在整個歷史時期不同表現(xiàn)及原因,主要由地域特色明顯的明器雕塑、明器雕塑南北風格形成、民族交流中的明器雕塑、民族融合中的明器雕塑四大部分組成。 論文在邏輯與歷史相結(jié)合分析的基礎(chǔ)上,從審美文化角度勾勒出中國明器雕塑的審美文化特征,為研究中國明器雕塑提供了一種理論參照。
【關(guān)鍵詞】:明器 雕塑 審美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301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導論10-14
- 一、明器雕塑的界定和發(fā)展演變進程10-11
- 二、明器雕塑的中國特色與研究現(xiàn)狀11-12
- 三、中國明器雕塑審美特征與本文研究視角12-14
- 第一章 世俗化、人間化的明器雕塑14-26
- 一、概述14-15
- 二、明器世俗化、人間化發(fā)展的各階段15-26
- (一) 早期明器雕塑的世俗化情結(jié)15-18
- (二) 秦漢——崇武尚文與現(xiàn)世再現(xiàn)18-21
- (三) 隋唐——家居生活與個性明顯21-24
- (四) 宋元明清明器雕塑——雅俗生活與世俗情調(diào)24-26
- 第二章 寫實與寫意相統(tǒng)一的明器雕塑26-40
- 一、概述26
- 二、明器雕塑寫實與寫意相統(tǒng)一發(fā)展的各階段26-40
- (一) 早期明器雕塑——樸拙寫實與抽象寫意26-29
- (二) 秦代明器雕塑——鞭笞天下與崇實疾虛29-30
- (三) 漢代明器雕塑——寓意于物與氣韻生動30-34
- (四) 唐代明器雕塑——貴本宜實與韻外之致34-37
- (五) 宋元明器雕塑——趣遠之心與表情尚意37-39
- (六) 明清明器雕塑——簡約樸實與以情拒禮39-40
- 第三章 壯美與優(yōu)美相統(tǒng)一明器雕塑40-47
- 一、概述40-41
- 二、明器雕塑偏于壯美與偏于優(yōu)美發(fā)展的各階段41-47
- (一) 秦代明器雕塑——金戈鐵馬與威震四海41-42
- (二) 漢代明器雕塑——吳帶當風與行云流水42-43
- (三) 唐代明器雕塑——大漠雄風與詩情畫意43-44
- (四) 宋代明器雕塑——閑和嚴靜與飄逸婉約44-47
- 第四章 民族性與兼容性相統(tǒng)一的明器雕塑47-57
- 一、概述47
- 二、明器雕塑民族性與兼容性相統(tǒng)一發(fā)展的各階段47-57
- (一) 地域特色明顯的明器雕塑47-51
- (二) 明器雕塑南北風格形成51-53
- (三) 民族交流中的明器雕塑53-55
- (四) 民族融合中的明器雕塑55-57
- 結(jié)語57-59
- 參考文獻59-63
- 致謝63-64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先藝;論中國古代雕塑的特征[J];雕塑;2003年01期
2 金維諾;秦代的雕塑藝術(shù)[J];雕塑;2003年02期
3 李政;;中國古代雕塑的意象表現(xiàn)[J];雕塑;2006年04期
4 田國林;凝固時空的守望——秦始皇兵馬俑肖像雕塑的本土意味[J];吉林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馬曉琳;唐俑題材和審美風格的變化[J];美苑;1994年Z1期
6 李智;;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中國特色及美學特征[J];美與時代;2006年06期
7 周家棟;中國古典雕塑風格演變淺談[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8 韓建武;唐代女俑與盛唐氣象[J];文博;2005年02期
9 王凱;劉海英;;中國古代陶瓷雕塑的美學特征[J];中國陶瓷;2005年06期
10 郭珂;論唐三彩對中國傳統(tǒng)造型模式的超越[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本文編號:517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17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