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葫蘆雕刻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5 18:02
本文關鍵詞:東昌葫蘆雕刻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東昌葫蘆雕刻于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shù)卣拖嚓P部門深刻意識到東昌葫蘆文化的各方面價值,科學的決策,面向市場宣傳推介,打造品牌,挖掘文化內涵,對其歷史、藝術特征、表現(xiàn)內容等進行梳理,為保護和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做了大量努力,但是未從學術角度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沒有從各學科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所以對東昌葫蘆雕刻整體上理清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在中國雕刻史上的地位并不很高,而且沒有很多學術論文和專門的理論專著,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上,以田野調查為根基,結合當?shù)貙|昌葫蘆雕刻傳承保護的具體情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研究,并搜集和挖掘相關的文獻和資料,以客觀、科學的角度來研究東昌葫蘆雕刻這一特色民間工藝,東昌葫蘆雕刻有著多層面的內容,所以在美術學的基礎上也要綜合社會學、民俗學、市場營銷學、文化學等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東昌葫蘆雕刻學術研究的不足,拓寬其研究領域。
【關鍵詞】:東昌 葫蘆雕刻 傳承 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314.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緒論7-11
- 1.1 論文選題的緣由7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7-8
- 1.2.1 研究的目的7
- 1.2.2 理論意義7-8
- 1.2.3 現(xiàn)實意義8
- 1.3 國內外現(xiàn)狀8-9
- 1.4 本文研究的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9
- 1.4.1 研究的主要內容9
- 1.4.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9
- 1.5 資料收集相關方法9
- 1.6 研究框架9-11
- 2 東昌葫蘆雕刻的發(fā)展歷史與概況11-14
- 2.1 東昌葫蘆雕刻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11
- 2.2 東昌葫蘆雕刻形成的社會歷史文化淵源11-13
- 2.2.1 社會歷史文化淵源11-12
- 2.2.3 地方民間藝術的影響12-13
- 2.3 東昌葫蘆雕刻的興起13-14
- 3 東昌葫蘆雕刻的工藝與藝術風格14-21
- 3.1 東昌葫蘆雕刻的工藝14-19
- 3.1.1 東昌葫蘆雕刻的技法14-17
- 3.1.2 東昌葫蘆雕刻工具17-18
- 3.1.3 東昌葫蘆雕刻工藝流程18-19
- 3.2 東昌葫蘆雕刻的藝術風格19-21
- 3.2.1 獨具匠心的設計與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美19
- 3.2.2 東昌葫蘆雕刻的藝術形式19-21
- 4 東昌葫蘆雕刻的題材內容和文化內涵21-26
- 4.1 東昌葫蘆雕刻的題材內容21-23
- 4.1.1 東昌葫蘆雕刻的雕刻題材內容和民俗風情21
- 4.1.2 吉祥文化的內涵及分類21-23
- 4.2 東昌葫蘆雕刻的主要價值23-26
- 4.2.1 文化價值23
- 4.2.2 學術價值23
- 4.2.3 旅游經濟的價值23-24
- 4.2.4 歷史價值24
- 4.2.5 社會價值24-26
- 5 東昌葫蘆雕刻的比較研究26-28
- 5.1 與國內葫蘆雕刻的比較26-28
- 5.1.1 蘭州雕刻葫蘆26-27
- 5.1.2 新疆雕刻葫蘆27-28
- 6 東昌葫蘆雕刻的傳承譜系和代表傳承人28-31
- 6.1 堂邑路莊雕刻譜系28-29
- 6.2 閆寺雕刻譜系29
- 6.3 梁水鎮(zhèn)雕刻譜系29-31
- 7 東昌葫蘆雕刻的保護和產業(yè)化發(fā)展31-33
- 7.1 東昌葫蘆雕刻的保護和產業(yè)化發(fā)展現(xiàn)狀31-32
- 7.2 東昌葫蘆雕刻的產業(yè)化發(fā)展方式32-33
- 8 結論與建議33-37
- 8.1 結論33-34
- 8.2 討論與建議34-37
- 致謝37-38
- 參考文獻38-40
- 附錄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軍;;東昌蟈蟈葫蘆起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11期
2 王申;;東昌府葫蘆雕刻技藝與譜系傳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0期
3 韓玉;;蘭州葫蘆雕刻藝術[J];大眾文藝;2010年13期
4 鄧先瑞;試論文化生態(tài)及其研究意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許林;;甘肅雕刻葫蘆藝術傳承述略[J];美術大觀;2009年05期
6 鐘敬文;葫蘆是人文瓜果——在96民俗文化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J];民俗研究;1996年04期
7 扈慶學;;葫蘆民俗文化意義淺析[J];民俗研究;2008年04期
8 徐杰舜;中國葫蘆文化的人類學解讀[J];民族藝術;1997年01期
9 鄧鈞;;葫蘆笙象征意義和文化淵源的音樂人類學考析[J];中國音樂;2006年04期
10 段超;再論民族文化生態(tài)的保護和建設[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慶友 程學紅;[N];中國文化報;2006年
本文關鍵詞:東昌葫蘆雕刻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8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0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