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木雕鴨豆
本文選題:荊州博物館 + 貴族生活; 參考:《中華文化論壇》2017年03期
【摘要】:正時代:戰(zhàn)國早期材料:木、漆類別:漆器規(guī)格:徑18.2厘米,高25.5厘米收藏處:荊州博物館豆是古代餐具的一種。這件器物是中國古代仿生設計的一件精品,鴨子的姿態(tài)與真無異,生動活潑。使人驚訝于古人的寫實功力之深厚,以及漆器制造工藝的高超。此豆為木胎,深盤,短柄,喇叭座。蓋子和盤合成一只蜷伏的鴨子。器表髹黑漆,用朱紅、金黃色大漆彩繪三角云紋和卷云紋飾。作為古代器物,這件鴨形彩漆豆依然光亮如新,它向我們展示了數(shù)千年前貴族生活的奢
[Abstract]:Early warring States materials: Wood, lacquer type: lacquerware specification: 18.2 cm diameter, 25.5 cm high collection: Jingzhou Museum beans is an ancient tableware.This piece is a Chinese ancient bionic design boutique, duck posture and true, lively.People are surprised by the depth of the ancient realism and lacquer craft.This bean is wood tire, deep plate, short handle, horn pedestal.The lid and plate form a crouched duck.Painted with black paint, painted with scarlet, gold paint triangle moire and cirrus patterns.As an ancient artifact, this duck-shaped painted bean is still bright and new. It shows us the luxury of aristocratic lif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分類號】:J31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都安;;古都荊州考察記[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3年05期
2 黃曼華;朱安嵐;;湖北荊州博物館楚樂器系列研究喜獲初步成功[J];樂器;1993年03期
3 柳隱溪;于汐;金陵;;荊州博物館:深閨楚鳳凰[J];中華遺產(chǎn);2008年09期
4 鄭忠華;金陵;余長勝;;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①[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報;2009年Z1期
5 鄭忠華;金陵;余長勝;;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②[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報;2009年04期
6 鄭忠華;金陵;余長勝;;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③[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報;2009年05期
7 ;荊州:濃縮楚文化的精華[J];臺聲;2008年11期
8 王毓彤;;江陵發(fā)現(xiàn)一件春秋帶銘夔紋戈[J];文物;1983年08期
9 徐文娟;全國漆木器保護培訓班在湖北省荊州市舉行[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3年01期
10 文耀;;《肖家屋脊》簡介[J];考古;2000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荊州博物館走過風雨50載[N];湖北日報;2008年
2 鄭中華;湖北省省長羅清泉到荊州博物館調研[N];中國文物報;2007年
3 記者 陳熹邋實習生 歐陽春香 通訊員 張曉云;我省24件國寶將在京展出[N];湖北日報;2008年
4 劉欣隨;荊州博物館:記錄楚文化的雪泥鴻爪[N];中國文化報;2011年
5 肖清平 李濟東;用“兩條腿”走出困境[N];湖北日報;2005年
6 記者 張云寬邋李新龍;謝家橋一號墓棺柩起運荊州博物館[N];湖北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陳磊;生物技術讓古代綾羅綢緞“復生”[N];科技日報;2012年
8 記者 劉勝萍 通訊員 付鐵海 張揚;讓千年古絲重放異彩[N];湖北日報;2013年
9 肖清平 李濟東;文物在呻吟[N];湖北日報;2005年
10 執(zhí)筆 賈漢清 劉建業(yè);引江濟漢工程荊州段發(fā)現(xiàn)多處古井群[N];中國文物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雅琴;從目的論看荊州出土文物翻譯[D];長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34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73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