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觀賞的客體——城市環(huán)境雕塑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關鍵詞:被觀賞的客體——城市環(huán)境雕塑中的女性形象
更多相關文章: 環(huán)境雕塑 女性形象 女性主義 男權話語
【摘要】:作為文化的構成部分,城市環(huán)境藝術代表著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城市環(huán)境藝術中的優(yōu)秀雕塑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視形象使人沉浸在其濃厚的文化氛圍中。中國的城市環(huán)境雕塑中,以女性為題材的城市雕塑占據(jù)了很大比重。這種以女性為題材的城市雕塑,是自然化性別差異觀點的直接產(chǎn)物,深深地烙上了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思維模式;女性的主觀能動性被有意識地引入一個不同的軌道上:在邊緣角色中發(fā)揮主動性,在男性已嚴格劃分好的領域中找尋自我和幸福。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基金】:湖南省社科課題,課題編號:PB2924
【分類號】:J313.2
【正文快照】: 21世紀的城市環(huán)境,堆積陳列了許多雕塑作品。公園、廣場、街道、學校、居住小區(qū)、樓堂館所等凡是能夠放置雕塑的公共場所和環(huán)境,都成了現(xiàn)代雕塑家大顯身手的地方。大量的城市雕塑,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意識與觀念,誘導著現(xiàn)行社會和一個時代的審美理念,成為一種對社會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鵬程;《奧德賽》的結構與潛結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朱紅文;后現(xiàn)代主義設計的風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3 曾耀農(nóng);中國近期電影后現(xiàn)代性進程[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4 劉莉;廣告:無意識欲望的書寫[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5 陳太勝;歷史形象與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 王德勝;消費文化與虛擬享樂——當代審美文化批評視野中的廣告形象[J];北京社會科學;1998年02期
7 閆永利;文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經(jīng)典[J];濱州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8 羅璞;《鹿鼎記》中的市民話語與消費主義[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9 陳定家;現(xiàn)代傳媒帶來的審美觀念的轉型[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10 付剛;當代中國大陸及港臺影視廣告與受眾心理研究[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丁亞平;;批評策略:對個性的堅持與貫徹——論郁達夫文學批評的價值世界[A];創(chuàng)造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亞敏;詹姆遜·新馬克思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孫澤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向?qū)氃?曹禺悲劇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姜英;網(wǎng)絡文學的價值[D];四川大學;2003年
6 李顯杰;鏡像“話語”——電影修辭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楊麗娟;原型理論與后現(xiàn)代語境下文學的文化批評建設[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鄭崇選;鏡中之舞[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傅守祥;歡樂詩學:消費時代大眾文化的審美想像[D];浙江大學;2005年
10 巫曉燕;審美現(xiàn)代性視野下的中國當代都市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海英;論中國大眾文化生產(chǎn)和消費的錯位現(xiàn)象[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2 鄭茂;打在文明門面上的烙。簭V告,,人類的烏托邦抑或災難[D];重慶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鵬;體驗與表達[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尚琳琳;論九十年代散文的現(xiàn)代性[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譚德生;藝術的轉折[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笑;流行文化視角下的廣告視覺中心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7 邱宏光;陳應松小說論[D];武漢大學;2004年
8 魏瑋;生命涅i肹D];鄭州大學;2003年
9 侯斌英;試論詹姆遜的后現(xiàn)代文化理論[D];新疆大學;2004年
10 張宗艷;夕暉還是朝霞[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靖宇;姚鵬;;“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論牛運功人物畫中的女性形象[J];大家;2011年17期
2 黃圓圓;張云彬;;合肥市高校校園環(huán)境雕塑文化性的研究[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2011年06期
3 盛崴;;雕塑與裝置的文化比較[J];藝術·生活;2006年02期
4 鄒躍進;;讓夢想飛翔——淺議安靜的油畫藝術[J];美術向?qū)?2010年04期
5 鄒躍進;;青春往事——陳子作品解讀[J];中國藝術;2011年02期
6 宋麗;;鉆石女人心——戴比爾斯鉆戒廣告策略分析[J];藝術·生活;2003年04期
7 ;精彩銘昶[J];美術觀察;2011年09期
8 宋巖松;;淺析愛德華·蒙克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現(xiàn)形式[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朱其;;公共藝術和公共精神超越性——仲松的《東方之光》[J];藝術·生活;2001年05期
10 陳文;;論各類金屬材質(zhì)在雕塑中的設計與應用[J];今傳媒;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素瑞;;從盛唐經(jīng)典女性形象看唐人的審美風尚[A];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國民族學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張小林;;傲慢與偏見——招貼設計中女性形象的思考[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3 方志凌;;身體的隱喻[A];2006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昕宇;;探究裝飾風格在招貼中由盛及衰的變遷[A];2005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璞;環(huán)境雕塑與景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2 文等;中國美協(xié)雕塑藝委會看好環(huán)境雕塑[N];中國文化報;2001年
3 深圳商報記者 王葉林 江曉蠶 實習生 馬曉婧;深圳城雕不能讓我們這一代人填滿[N];深圳商報;2006年
4 向軍;赫爾穆特·牛頓:時尚顛覆者[N];財經(jīng)時報;2007年
5 麻顯鋼;當代油畫中的男權話語[N];文藝報;2007年
6 張寶貴 北京寶貴石藝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我國著名雕塑家;尋找新材料再創(chuàng)新業(yè)績[N];中國花卉報;2004年
7 何桂彥;藝術最終是沒有性別的[N];中國文化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余英茂;讓我們的城市開啟“明眸”[N];鄭州日報;2006年
9 王端廷;解讀亨利·摩爾[N];光明日報;2000年
10 王曉陽;省雕塑院6件作品建樹北京奧運主會場[N];陜西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丁少彥;意義的構成:從文化學角度研究2002年美國雜志廣告中的女性形象再現(xiàn)[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2 孫欣;克利姆特繪畫的心理因素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3 孫琬君;女性凝視的震撼[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4 王豪;中心性與開放性[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紅霞;工筆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和我的創(chuàng)作談[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文;對19世紀中葉法國油畫中女性形象轉變緣由的探究[D];西南大學;2009年
3 劉婷;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油畫中的女性形象[D];西南大學;2008年
4 楊建;新中國十七年美術中的女性形象[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薛揚;文革繪畫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5年
6 張紅紅;淺論女畫家筆下的女性形象[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駱媛;從廣告符號看女性形象[D];天津美術學院;2007年
8 王婷婷;自我意識的覺醒—繪畫中女性形象的差異及產(chǎn)生的原因[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董婉瑩;女性緣何更多成為畫家的描繪對象[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張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中的女性形象[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469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24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