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與“塑說”
本文關鍵詞:“聆聽”與“塑說”
更多相關文章: 雕塑作品 創(chuàng)作對象 生存背景 生存狀態(tài) 人的生命 美術作品展覽 布德爾 速度感 絲絲縷縷 生命感悟
【摘要】:正我的雕塑作品大多是以人物為創(chuàng)作對象的,表現(xiàn)的是人的生命、自然情感和生存狀態(tài)。我最近更多地關注人物生存背景后的歷史文化及發(fā)展軌跡,我希望用"聆聽"的方式去感受對象,用泥土去塑造、訴說我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在做雕塑時,我常常以對作品中"聲音"的感受來走進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也許是對于音樂的
【作者單位】: 北京服裝學院;
【分類號】:J305
【正文快照】: 我的雕塑作品大多是以人物為創(chuàng)作對象的,表現(xiàn)的是人的生體塑造對于精神性傳達的重要。命、自然情感和生存狀態(tài)。我最近更多地關注人物生存背景后的 《岜沙人的蘆笙節(jié)》塑造的是貴州省從江縣一支苗族部歷史文化及發(fā)展軌跡,我希望用“聆聽”的方式去感受對象,用落一S沙部落在傳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國昌;;曹國昌雕塑作品選[J];藝術·生活;2002年04期
2 ;小型雕塑作品選登[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 ;蔣朔雕塑作品[J];美術觀察;2002年05期
4 ;J·保羅·蓋蒂博物館藏歐洲雕塑作品[J];美術觀察;2002年12期
5 ;洪濤雕塑作品[J];美苑;2002年05期
6 許正龍;許正龍雕塑作品[J];裝飾;2002年07期
7 曹國昌;曹國昌雕塑作品[J];裝飾;2002年07期
8 ;杜宏宇雕塑作品[J];裝飾;2002年12期
9 ;商長虹雕塑作品[J];設計藝術;2002年04期
10 劉煥章;;劉煥章雕塑作品選[J];藝術·生活;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維嘉;李志杰;;室外公共場所雕塑作品合理使用辨析[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趙鳳華;2007高校畢業(yè)生優(yōu)秀雕塑作品展在清華舉辦[N];科技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張晶晶;三問“2007全國高校畢業(yè)生優(yōu)秀雕塑作品展”[N];中國文化報;2007年
3 翟群;2008全國高校畢業(yè)生雕塑作品展亮相[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記者 焦雯 駐吉林記者 常雅維 實習生 吳霜;第十二屆長春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揭幕[N];中國文化報;2011年
5 李秀哲 郭晨峰;曲陽21件雕塑作品旅交會上獲獎[N];保定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倪超英 實習生 尤偉杰;風景物語《櫻桃與茶盅》[N];建筑時報;2008年
7 記者 陳艷華;大型雕塑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幕[N];長治日報;2006年
8 潘宏艷;瞬間與永恒[N];吉林日報;2004年
9 匡景鵬;超越視覺——梅法釵當代雕塑作品的批判意識[N];美術報;2011年
10 王燕寧 實習生 屈騫 通訊員 趙興武;“創(chuàng)作”與“制作”有著天壤之別[N];科技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錚;同一題材雕塑作品反復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2 孟耘竹;雕塑作品中的錯覺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3 閆曉瓊;從雕塑作品中的“質(zhì)”說起[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林佳;情感與空間—解讀路易斯·布爾喬亞的雕塑作品[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5 張炯炯;模糊的邊界[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6 曾戎;城市雕塑作品合理使用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7 李曉虹;論室外公共場所雕塑作品的合理使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276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22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