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當道的冷思考——以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為例
本文關鍵詞:“青春”當道的冷思考——以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為例
【摘要】:國產青春電影成為近年國內電影票房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其興衰與審美心理的嬗變密不可分。就如何在局限之中找尋突破口,《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也許能給出一些啟示。該電影在敘事美學和媒介、產業(yè)融合方面進行的有益實驗,雖然只是一個信號,卻對今后國產青春片乃至整個電影行業(yè)的商業(yè)化探索提供了借鑒。
【作者單位】: 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關鍵詞】: “青春”現象 審美心理 上鋪兄弟 網影聯動
【分類號】:J943
【正文快照】: 近年來,以青春、校園、愛情為關鍵詞的青春片成為最熱門的電影類型。從2013年至今國產青春片幾乎占據國內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有數據表明2014年青春愛情和喜劇題材的影片占國產電影總票房的41%,其中《后會無期》、《小時代3》、《匆匆那年》票房收入均超過5億,造就了近年最受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耀農;論審美心理過程及其特點[J];德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曾耀農;試論審美心理的產生與形式[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焦勇勤;審美的坐標——評《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J];東岳論叢;2003年01期
4 萬書輝;;科技對青年審美心理的影響[J];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07期
5 蘇桂荃;“花”與“死”──略論日本民族和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6 曾耀農;論審美心理過程及其特點[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7 趙惠霞;論審美心理的內在結構及變化規(guī)律[J];人文雜志;2000年01期
8 曾耀農;試論審美心理的產生和形成[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9 曾耀農;試論審美心理的產生和形成[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10 曾耀農;試論審美心理的產生和形成[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董巍;;編輯美的審美心理[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德勝;探究中國人的審美心理[N];中華讀書報;2003年
2 王錫云;打開兒童藝術潛質的鑰匙[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端木復;兒童劇創(chuàng)作要尊重孩子審美心理[N];解放日報;2008年
4 常州市新北區(qū)安家中心小學 陳春松;多表揚是激勵學生奮進的動力[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5 李立;尋找童心 追求童趣 表現童態(tài)[N];文藝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戶曉輝;中國人審美心理的發(fā)生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浣云;從閹人歌手的產生和發(fā)展中論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呂蕾;電視文化影響下的審美心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勇;藏族低音運用及審美心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4 范誠;解讀兒童畫中的兒童審美心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5 胡良驥;譯者翻譯審美心理初探[D];中南大學;2007年
6 魏小璇;論情感在插畫中的表現與影響[D];西北大學;2011年
7 王永光;基于審美心理的景觀特質探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8 劉鶯;論語文教學的文學美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付萍;婚禮喜帖設計的個性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10 蔣超;沙畫表演中的藝術謎題[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952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9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