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紫色》電影版父親形象解析
本文關鍵詞:小說《紫色》電影版父親形象解析
【摘要】:愛麗絲·沃克的小說《紫色》以主人公西麗的成長為主線,充分展現(xiàn)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別和種族雙重壓迫,尋求成長和解放的過程。斯皮爾伯格改編后的電影,在尊重原著基本主題的基礎上對小說部分情節(jié)和人物進行調整和全新塑造,削弱了小說的女性主義色彩,突出了和諧兩性關系的重要性,同樣贏得了觀眾的好評。本文試圖通過對改編后的影片中父親形象的解析,為解決黑人女性和黑人男性思想解放和成長問題提供新的思路與啟示。
【作者單位】: 長春工業(yè)大學;
【關鍵詞】: 《紫色》 父親形象 黑人男性 黑人女性
【分類號】:I712.074;J9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 美國黑人女作家愛麗絲·沃克憑借小說《紫色》先后獲得了1983年的普利策文學獎、全國圖書獎和全國書評家協(xié)會獎,1985年該部小說還被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改編成同名電影搬上大銀幕,在取得不俗票房成績的同時還獲得了十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無論小說還是電影,《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潔玉;;抗爭男權傳統(tǒng),重塑女性自我——評《紫色》中的兩性關系[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02期
2 彭朝霞;;《紫色》:對無知谷的探索[J];云夢學刊;2007年S1期
3 閆保平;;《紫色》的敘事策略[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張琳;;論小說《紫色》茜莉心中的上帝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5 程立偉;;讀《紫色》——從話語權角度看茜莉的成長[J];咸寧學院學報;2009年S1期
6 蔡佳;;《紫色》中的女性同性之戀[J];文學教育(下);2011年07期
7 馬慧;林德福;;《紫色》中文學與銀屏兩性形象的解構與重建[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鄒霞;;《紫色》:一首對神靈的浪漫主義贊歌[J];大理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9 陳雯;;《紫色》一書中女性的社會地位[J];科技視界;2014年05期
10 王芳芳;;淺析《紫色》和《她們仰望上蒼》中的命名藝術[J];青年文學家;2009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修樹新;;從《紫色》中透視“善”的內涵[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馮麗君;;論《紫色》獨特的書信體成長敘事方式[A];第十七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棟梁;基于語料庫的《紫色》漢譯本的譯者性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姚中平;和諧共存—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角度解讀《紫色》[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紅葉;《紫色》的書信體敘事策略[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余環(huán);自由與和諧的探求與奮斗:酷兒理論對《紫色》的解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曾穎;艾麗絲·沃克小說《紫色》的反諷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4年
6 李徽;《紫色》主人公尋求自我過程的心理變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龍彥;小說《紫色》中的個人語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白熙月;酷兒理論關照下愛麗絲·沃克作品《父親的微笑之光》和《紫色》的分析[D];西北大學;2013年
9 李朋佳;電影《紫色》中個人主義與西麗的轉變[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10 黃琴玲;艾麗斯·沃克《紫色》中的女性力量[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220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2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