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理論”在紀錄電影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6-21 04:03
本文關鍵詞:“冰山理論”在紀錄電影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選取冰山理論為支點,試圖以《胡集書會》為麻雀和個例,分析該理論在紀錄電影中的運用。論述分為四個方面,主題、敘事、審美和主創(chuàng)人員。一、紀錄電影的主題具有多義性,這些多義性的解釋呈現出一種縱深化、分層次、冰山狀的立體結構。二、敘事上,紀錄電影往往選取社會的一個橫截面進行紀錄,而且敘事的切入口就是特寫式的,往往以點帶面講述背后的故事。三、審美上,又分為三個方面論述,首先是影視語言的樸實和影像的信息負載量、留存量十分大,其次是產生大量冰山狀的審美意象,此外冰山理論和接受美學有高度的契合點,產生了召喚結構和完形心理。冰山以上的部分對冰山以下的部分產生召喚,冰山以下的部分對冰山以上的部分形成完形。四、主創(chuàng)人員,首先前期文案準備工作需要竭澤而漁,雖然費時費力,成為沉沒成本,但不可缺失。生活是海,呈現的作品是冰山一角。另外,團隊中人員結構和梯隊建設也呈現出冰山狀的特征。
【關鍵詞】:冰山理論 紀錄電影 影視意象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95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8
- 一、冰山理論簡釋8-9
- (一)弗洛依德及海明威冰山理論8
- (二)冰山理論簡釋8-9
- 二、紀錄電影冰山狀的主題結構9-12
- (一)紀錄電影主題的多義性9
- (二)主題的冰山狀結構9-12
- 三、冰山理論與紀錄電影的敘事12-14
- (一)特寫式的敘事對象12-13
- (二)特寫式的敘事切入13-14
- 四、冰山理論與紀錄電影審美14-18
- (一)紀實視聽語言14
- (二)影視視覺意象14-16
- (三)召喚結構和完形心理16-18
- 五、冰山理論及創(chuàng)作團隊18-19
- (一)淹沒成本18
- (二)人員結構及梯隊建設18-19
- 六、評價與展望19
- 注釋19-20
- 參考文獻20-2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21-22
- 致謝22-23
- 附錄一:《胡集書會》導演闡述23-26
- 附錄二:《胡集書會》腳本26-3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掖平;;激情·狂放·魔幻·詭奇——重讀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J];山東文學;2012年11期
2 呂靜;;冰山下蘊含的美——海明威“冰山理論”所體現的接受美學思想[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李文生;;東西方文學審美的契合——從“冰山理論”與“言意觀”談起[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4 黃鸝;;試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論[J];作家;2010年04期
5 侯金萍;;從接受美學的視角解讀《麥田的守望者》的召喚結構[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6 潘秀通;潘源;;“意象”美學:中國影視美學體系再認識[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李掖平;;生存悲劇的蒼涼書寫——論張愛玲小說的悲劇意識[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韓君倩;;紀錄電影的敘事策略與風格回望[J];電影藝術;2006年02期
9 單萬里;認識“新紀錄電影”[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李有亮;視覺意象的基本特征[J];晉陽學刊;2002年05期
本文關鍵詞:“冰山理論”在紀錄電影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7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6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