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影像的賦權困境—云南祿勸縣金多村社區(qū)影像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07:06
本文關鍵詞:社區(qū)影像的賦權困境—云南祿勸縣金多村社區(qū)影像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研究基于作者參與的一次社區(qū)影像實踐活動,作者以一個公益項目實習生的身份進入云南祿勸縣金多村教授、組織當?shù)卮迕袷褂肈V拍攝、記錄當?shù)厣鐓^(qū)活動及民族傳統(tǒng)文化,以增強其社區(qū)認同與自信,實現(xiàn)主體性賦權。但在與村民的互動過程中項目方遭遇了一系列賦權困境,在文章中,作者對種種困境進行了較為詳實的呈現(xiàn)。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對社區(qū)影像賦權困境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社區(qū)影像 賦權 金多村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249.2;J93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8
- (一) 問題的緣起7
- (二) 研究什么7-10
- (三) 文獻綜述10-17
- (四) 研究方法17-18
- 一、背景介紹18-23
- (一) 項目簡介18-19
- (二) 金多村簡介19-23
- 二、為什么要拿起攝像機——政治經(jīng)濟結構中的拍攝動機23-29
- (一) 關于拍攝的首次協(xié)商23-25
- (二) “拍攝代表”的影像生活25-26
- (三) “賺錢和宣傳”26-29
- 三、誰能擁有攝像機——村落社會結構中的使用機制29-35
- (一) 項目方的行動計劃29-30
- (二) 關于攝像機使用的村民會議30-31
- (三) 交出攝像機的張光文31-32
- (四) “想拍錄像的婦女和小孩”32-35
- 四、攝像機用來拍什么——村落文化結構中的內(nèi)容選擇35-40
- (一) 請人錄制的金多影像35-37
- (二) 《龍光榮家敬火》拍攝剪輯中的互動37-40
- 五、拍了之后在哪里放——鄉(xiāng)村放映室、影展還是電視臺40-43
- (一) “可以讓我們上電視嗎?”40-41
- (二) 對CCTV的不同解讀41-43
- 六、不同視角下的影像效果43-46
- (一) 觀看《修水管》43-45
- (二) 觀看《教會奉獻》45-46
- 七、社區(qū)影像、傳統(tǒng)文化與村落發(fā)展46-54
- (一) “消失的蘆笙”46-49
- (二) “失傳的麻布制作工藝”49
- (三) 消隱于日常而再現(xiàn)于影像的傳統(tǒng)49-50
- (四) 延續(xù)至今的傳統(tǒng)50-54
- 八、媒體人類學視野下的影像賦權分析54-60
- (一) 影像生產(chǎn)54-57
- (二) 影像流通57-58
- (三) 影像接收58-60
- 結語60-62
- 參考文獻62-64
- 致謝64-66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和榮;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社會工作實踐模式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社區(qū)影像的賦權困境—云南祿勸縣金多村社區(qū)影像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6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9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