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語境中的熱播抗日題材電視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09:52
抗日戰(zhàn)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電視劇對這段關乎民族存亡、涉于國運興衰的歷史的展現(xiàn)理當嚴肅、真實。然而時下的抗日題材電視劇卻存在著過度娛樂化和商業(yè)化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發(fā)了廣泛的社會討論,甚至《人民日報》、央視的《新聞1+1》都為此進行了專門的關注和批評。本研究以近年來熱播的抗日題材電視劇為研究對象,通過文本分析和比較分析揭示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敘事策略的運用兩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將其置于消費文化的語境下,探究其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當下的抗日題材電視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一方面依然延續(xù)著將英雄人物神化、將侵略者臉譜化的傳統(tǒng)塑造方式,另一方面又陷入了矮化英雄人物和美化反面人物的陳套;在敘事策略上,利用直接作用于觀眾視覺感官的沖擊力縱容觀眾的窺視心理,借助與其他題材類型的嫁接最大程度地吸引觀眾,以游戲化的方式展現(xiàn)斗爭場景滿足觀眾的娛樂心態(tài)。既依照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制造政治正確的歷史解釋和愛國情懷,也按照消費話語的邏輯收獲利潤。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抗日題材電視劇的人物塑造
第一節(jié) 正面人物的塑造
一、英雄人物的粗鄙化
二、英雄人物的超人化
第二節(jié) 反面人物的塑造
一、臉譜化塑造的延續(xù)
二、人性把握的失當
第三節(jié) 深入人物內心的塑造—以《殺虎口》為例
一、聚焦人物內心的變化發(fā)展
二、站在侵略者的立場
第三章 抗日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策略
第一節(jié) 視覺的刺激
一、“穿越”的裝束
二、完美的身體
三、暴力的張揚
第二節(jié) 類型的“嫁接”
一、劇情比例失調
二、情節(jié)似曾相識
第三節(jié) 游戲的思維
一、嚴肅抗戰(zhàn)的消解
二、“必勝”邏輯的遵循
第四章 抗日題材電視劇的消費語境
第一節(jié) 消費文化的滲透
一、迎合欲望
二、跟風復制
第二節(jié) 話語霸權的控制
一、意識形態(tài)的限制
二、媚俗藝術的征用
第三節(jié) 收視群體的支持
一、狂熱粉絲的追捧
二、年長觀眾的堅守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的迷失和價值導向[J]. 晉愛榮.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3(22)
[2]新世紀抗戰(zhàn)題材劇的粗鄙化傾向及其話語機制分析[J]. 江臘生.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3(18)
[3]抗日題材電視劇熱播后的冷思考[J]. 陳波. 新聞知識. 2013(09)
[4]抗日神劇:上錯花轎嫁錯郎[J]. 李國聰. 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 2013(06)
[5]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的年輕化趨勢探究[J]. 尹曉雯. 今傳媒. 2013(06)
[6]抗日“神劇”的神話何時終結?——兼談電視劇評價體系的建設[J]. 韓松. 視聽界. 2013(02)
[7]消費主義下的粉絲文化[J]. 李立. 青年記者. 2012(14)
[8]論紅色偶像劇的大眾傳播[J]. 張巖. 新聞愛好者. 2012(02)
[9]粉絲現(xiàn)象淺述[J]. 周蓉. 北方文學(下半月). 2012(01)
[10]多重價值的生成與藝術轉換——新世紀以來“抗日”題材電視劇的藝術生產(chǎn)與轉換策略[J]. 晏青. 民族藝術研究. 2011(02)
碩士論文
[1]論消費文化語境下紅色經(jīng)典的改編[D]. 馬亞平.中南民族大學 2012
[2]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紅色青春偶像劇探析[D]. 許哲敏.河北師范大學 2012
[3]傳奇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研究[D]. 楊思雨.黑龍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42483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抗日題材電視劇的人物塑造
第一節(jié) 正面人物的塑造
一、英雄人物的粗鄙化
二、英雄人物的超人化
第二節(jié) 反面人物的塑造
一、臉譜化塑造的延續(xù)
二、人性把握的失當
第三節(jié) 深入人物內心的塑造—以《殺虎口》為例
一、聚焦人物內心的變化發(fā)展
二、站在侵略者的立場
第三章 抗日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策略
第一節(jié) 視覺的刺激
一、“穿越”的裝束
二、完美的身體
三、暴力的張揚
第二節(jié) 類型的“嫁接”
一、劇情比例失調
二、情節(jié)似曾相識
第三節(jié) 游戲的思維
一、嚴肅抗戰(zhàn)的消解
二、“必勝”邏輯的遵循
第四章 抗日題材電視劇的消費語境
第一節(jié) 消費文化的滲透
一、迎合欲望
二、跟風復制
第二節(jié) 話語霸權的控制
一、意識形態(tài)的限制
二、媚俗藝術的征用
第三節(jié) 收視群體的支持
一、狂熱粉絲的追捧
二、年長觀眾的堅守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的迷失和價值導向[J]. 晉愛榮.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3(22)
[2]新世紀抗戰(zhàn)題材劇的粗鄙化傾向及其話語機制分析[J]. 江臘生.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3(18)
[3]抗日題材電視劇熱播后的冷思考[J]. 陳波. 新聞知識. 2013(09)
[4]抗日神劇:上錯花轎嫁錯郎[J]. 李國聰. 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 2013(06)
[5]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的年輕化趨勢探究[J]. 尹曉雯. 今傳媒. 2013(06)
[6]抗日“神劇”的神話何時終結?——兼談電視劇評價體系的建設[J]. 韓松. 視聽界. 2013(02)
[7]消費主義下的粉絲文化[J]. 李立. 青年記者. 2012(14)
[8]論紅色偶像劇的大眾傳播[J]. 張巖. 新聞愛好者. 2012(02)
[9]粉絲現(xiàn)象淺述[J]. 周蓉. 北方文學(下半月). 2012(01)
[10]多重價值的生成與藝術轉換——新世紀以來“抗日”題材電視劇的藝術生產(chǎn)與轉換策略[J]. 晏青. 民族藝術研究. 2011(02)
碩士論文
[1]論消費文化語境下紅色經(jīng)典的改編[D]. 馬亞平.中南民族大學 2012
[2]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紅色青春偶像劇探析[D]. 許哲敏.河北師范大學 2012
[3]傳奇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研究[D]. 楊思雨.黑龍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42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4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