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褶皺與流淌的詩性——彭小蓮電影中的日常景觀
發(fā)布時間:2022-02-08 12:57
彭小蓮導演書寫上海,聚焦市民日常生活,深情注視本分不逾矩的普通人,為他們的市民精神畫像,在細密講究的鏡頭中呈現(xiàn)出生活的毛邊和時間的磨痕,以及其中掙扎的人性和堅韌的生命力。這種基于文本的"電影景觀",夾雜著濃厚的文人氣質(zhì),延續(xù)了"海派電影"觀照日常生活的美學傳統(tǒng),同時也凝練地傳遞出彭小蓮導演極具甄別意義的影像氣質(zhì)和美學風格。
【文章來源】:當代電影.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家宅——萬家燈火中的情感絮語和市民精神
二、道路——街頭巷尾的行走方式和價值隱喻
三、風物——歲月進程中的煙火氣息與深淺留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派電影傳統(tǒng)與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gòu)[J]. 周斌. 電影新作. 2018(04)
[2]當代西方景觀研究的理論淵源與歷史脈絡(luò)——以“景觀”關(guān)鍵詞為核心的考察[J]. 邸小松. 當代文壇. 2016(05)
[3]放棄比堅持更難——對話彭小蓮[J]. 黃文婧. 江南. 2013(05)
[4]文化視域下的城市道路景觀品質(zhì)提升研究[J]. 謝懷建.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2(08)
[5]故事與敘事[J]. 彭小蓮. 中國電視(紀錄). 2009(06)
[6]重視海派電影內(nèi)在話語機制的重構(gòu)與傳承[J]. 石川. 電影新作. 2003(02)
[7]關(guān)于《假裝沒感覺》的創(chuàng)作[J]. 彭小蓮. 電影藝術(shù). 2002(04)
本文編號:3615105
【文章來源】:當代電影.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家宅——萬家燈火中的情感絮語和市民精神
二、道路——街頭巷尾的行走方式和價值隱喻
三、風物——歲月進程中的煙火氣息與深淺留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派電影傳統(tǒng)與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gòu)[J]. 周斌. 電影新作. 2018(04)
[2]當代西方景觀研究的理論淵源與歷史脈絡(luò)——以“景觀”關(guān)鍵詞為核心的考察[J]. 邸小松. 當代文壇. 2016(05)
[3]放棄比堅持更難——對話彭小蓮[J]. 黃文婧. 江南. 2013(05)
[4]文化視域下的城市道路景觀品質(zhì)提升研究[J]. 謝懷建.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12(08)
[5]故事與敘事[J]. 彭小蓮. 中國電視(紀錄). 2009(06)
[6]重視海派電影內(nèi)在話語機制的重構(gòu)與傳承[J]. 石川. 電影新作. 2003(02)
[7]關(guān)于《假裝沒感覺》的創(chuàng)作[J]. 彭小蓮. 電影藝術(shù). 2002(04)
本文編號:3615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1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