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哀”——日本美學體系的電影化表達——以小津安二郎電影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03:08
日本擁有十分成熟的美學體系,物哀、侘寂、幽玄、意氣四大美學來源于日本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發(fā)展并深深影響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思維模式、語言以及文學、美術(shù)等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小津鐘情于家庭題材,戲劇化的表達極少出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取而代之的是極其生活化的、節(jié)奏緩慢卻情感細膩的鏡頭語言。在小津看來,家庭不大卻能映射人生,家才是生命的重要載體并展現(xiàn)一種最高級的美,這種表達風格正是日本美學的特征,也幫助小津完成了建立在美學之上的哲學表達。
【文章來源】:大眾文藝. 2020,(1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物哀美學:真切心境的外化
二、侘寂美學:時間流逝下的殘缺之美
三、幽玄美學:空無的彼岸之美
四、意氣美學:溫柔如水的女性之美
本文編號:3421245
【文章來源】:大眾文藝. 2020,(1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物哀美學:真切心境的外化
二、侘寂美學:時間流逝下的殘缺之美
三、幽玄美學:空無的彼岸之美
四、意氣美學:溫柔如水的女性之美
本文編號:3421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2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