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芳芳表演藝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蕭芳芳表演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蕭芳芳在香港電影界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她六歲從影,她的處女座《小星淚》,距今已時隔半個多世紀。在她從影的五十多年中,拍攝了三百多部影片,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是一個不斷努力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超凡女星。蕭芳芳9歲時在電影《梅姑》中飾演女主角童年時期,獲得了第二屆東南亞影展最佳童星獎。一度被稱為中國的鄧波兒。1974年,蕭芳芳出演的《女朋友》一片,得到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又以《海韻》一片,榮獲了了西班牙影展最佳女主角獎。而后,蕭芳芳唯一的一部電視劇《秋水長天》,在臺灣獲得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蕭芳芳在這部電視劇中的表演風格也給臺灣電視劇的發(fā)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1987年,蕭芳芳以影片《不是冤家不聚頭》,拿下了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獎杯。1995年,蕭芳芳風光更勝,她所出演《女人,四十》一片,在第45屆柏林電影節(jié)上榮了最佳女主角獎,并在臺灣與香港等電影節(jié)上五次登上領獎臺,成為香港同年獲獎記錄的保持者。1994年她因《搶錢夫妻》和《方世玉》兩部影片,兩度被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96年,蕭芳芳主演的《虎度門》在臺灣金馬獎和亞太電影節(jié)兩次獲最佳女主角獎。2007年,在第一屆的亞洲電影大獎的頒獎禮上,評委組就把“亞洲電影杰出貢獻獎”頒給了蕭芳芳。2009年,蕭芳芳實至名歸地獲得了第28屆香港金像獎終生成就獎。在蕭芳芳五十多年的從影生涯中,她從一個對電影一無所知的小女孩,到能夠在熒幕上塑造千面的香港影星,再到能夠真正在戲中活著的影后,至今她已經是非常受人尊敬的社會公眾人物。蕭芳芳的表演風格多樣化,無論塑造什么樣的人物角色都非常成功,她的表演時而幽默詼諧,時而樸實自然。本文通過對蕭芳芳五十多年的從影經歷及其代表作品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整理,并運用相關的表演理論對蕭芳芳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作品的表演進行分析,透過蕭芳芳的表演總結成功經驗,豐富現(xiàn)有的表演理論和實踐。
【關鍵詞】:鏡頭前表演 動作 演員魅力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12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緒論8-11
- 1.1 選題背景及選題意義8-9
- 1.2 選題目前的研究狀況9
- 1.3 本選題研究方法及重點、難點9-10
- 1.3.1 論文的研究目的9
- 1.3.2 論文的研究內容9-10
- 1.3.3 研究難點10
-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及你解決的問題10-11
- 2 概述11-19
- 2.1 蕭芳芳簡介11-12
- 2.2 蕭芳芳香港電影的文化歷程12-19
- 2.2.1 童年時期——苦難與淚痕12-13
- 2.2.2 俠女與美少女——悲憤的宣泄與對現(xiàn)實的不滿13-14
- 2.2.3 尋求本土化多元化14-19
- 3 蕭芳芳的鏡頭前表演19-27
- 3.1 電影表演19
- 3.2 蕭芳芳電影表演中視覺元素分析19-27
- 3.2.1 蕭芳芳的鏡頭感19-21
- 3.2.2 蕭芳芳在不同景別中的準確表演21-24
- 3.2.3 蕭芳芳對“運動”的掌控24-27
- 4 蕭芳芳在表演中的動作分析27-33
- 4.1 語言動作27-29
- 4.2 形體動作29-31
- 4.2.1 蕭芳芳的形體動作技能29-30
- 4.2.2 人物形體動作30-31
- 4.3 心理動作31-33
- 5 電影演員蕭芳芳的魅力33-45
- 5.1 蕭芳芳的本色魅力33-35
- 5.2 蕭芳芳的創(chuàng)造魅力35-41
- 5.2.1 性格化35-38
- 5.2.2 幽默感38-41
- 5.3 蕭芳芳不衰的魅力41-45
- 6 結語45-46
- 致謝46-47
- 參考文獻47-49
- 附錄49-54
- A.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49
- B. 蕭芳芳電影創(chuàng)作年表49-54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黎斌;;在角色塑造時如何進行即興表演創(chuàng)作[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9期
2 石娜;;基于純音樂談《阿甘正傳》的音樂藝術[J];電影文學;2014年20期
3 宮春潔;;演員創(chuàng)作欲望的調控與升華[J];華章;2008年Z2期
4 喬玲;堯榮芝;;論朗誦者的雙重自我[J];四川戲劇;2009年01期
5 黃迎;;演員是自由的創(chuàng)作者[J];藝術教育;2012年10期
6 甄帥;姚國強;;論電影中環(huán)境聲的作用與運用[J];現(xiàn)代電影技術;2014年09期
7 畢宏瑞;;好萊塢動作影片《通緝令》聲音設計的分析[J];科技資訊;2014年2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程婕;當代中國電影表演教育現(xiàn)狀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若菡;論蒂爾達·斯溫頓的電影表演藝術[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黎斌;從意大利假面喜劇[D];四川大學;2007年
3 張野南;生活的眼淚與歡笑:卓別林與周星馳電影比較[D];浙江大學;2010年
4 陳宇榮;姜文與肖恩·潘的電影表演藝術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5 張璇;娜塔莉·波特曼電影表演藝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6 智鑫;對影視表演專業(yè)教學課程設置的思考[D];安徽大學;2014年
7 李群;電光影里驚塵世:被遺忘的大師史東山[D];西南大學;2014年
8 楊志偉;科幻電影空間造型表現(xiàn)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9 孫方寧;“靜默”的美學[D];南京藝術學院;2014年
10 金味庭;論彭小蓮的故事片創(chuàng)作[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蕭芳芳表演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2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