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主題紀錄片的文化場域建構
發(fā)布時間:2021-08-03 21:32
從《話說運河》到《中國大運河》,從《運河記憶》到《運河人家》,片長體量和切入角度各有不同,卻都圍繞"文化"這一核心內容展開。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文化內涵與層次深厚而豐富,其影像闡釋同樣需要從更立體宏觀的視角進行審視,以期形成兼有記錄、傳承和重構的價值集合。利用布爾迪厄的文化場域理論工具,可以從場所、慣習和資本三個方面,來分析探討近年來大運河主題紀錄片對于大運河文化的闡釋與影像構建。
【文章來源】:當代電視. 2020,(08)CSSCI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場所:空間符號與時間記憶
(一)利用空間符號敘事
(二)利用時間記憶敘事
二、慣習:非遺傳承與民生故事
(一)多元化的非遺傳承
(二)日;拿裆适
三、資本:社會效能與形象再造
(一)社會效能的凸顯
(二)形象再造與傳播
四、結語
本文編號:3320373
【文章來源】:當代電視. 2020,(08)CSSCI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場所:空間符號與時間記憶
(一)利用空間符號敘事
(二)利用時間記憶敘事
二、慣習:非遺傳承與民生故事
(一)多元化的非遺傳承
(二)日;拿裆适
三、資本:社會效能與形象再造
(一)社會效能的凸顯
(二)形象再造與傳播
四、結語
本文編號:33203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2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