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電影《竊聽風(fēng)暴》中的敘事倫理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10:27
《竊聽風(fēng)暴》是一部由弗洛里安·多納斯馬爾克指導(dǎo)的德語影片,于2006年在德國首次公映。整個影片有表層和潛在兩條線索。在塑造片中各個人物的過程中,兩條線索的沖突展現(xiàn)得尤為明顯。表層和潛在線索間的沖突歸為兩種倫理層面,即人民倫理和自由倫理的沖突。從影片中的三種主要功能性人物身上,即Hero(英雄或主人公)戈德·魏斯曼、Donor或Provider(被害者)喬治·德萊曼,以及Villain(叛徒)古比茲等秘密警察,兩種倫理層面的沖突可見一斑。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下). 2020,(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秘密警察:人民倫理的奉承者
二、喬治·德萊曼與克里斯塔:自由倫理的追求者
三、戈德·魏斯曼:兩種倫理的平衡者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電影《色·戒》中的敘事倫理分析[J]. 張勁松. 電影評介. 2008(24)
本文編號:3300477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下). 2020,(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秘密警察:人民倫理的奉承者
二、喬治·德萊曼與克里斯塔:自由倫理的追求者
三、戈德·魏斯曼:兩種倫理的平衡者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電影《色·戒》中的敘事倫理分析[J]. 張勁松. 電影評介. 2008(24)
本文編號:3300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0047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