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人格理論在電影中的無意識再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7-14 10:36
本文依托精神分析學派的人格結(jié)構(gòu)和防御機制理論,對電影在創(chuàng)作無意識人格心理層面的呈現(xiàn)加以分析,并將這類心理層面無意識呈現(xiàn)的影片界定為隱喻型心理電影。通過《寄生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國內(nèi)外影片的人格心理解析,區(qū)別解構(gòu)了幾種相對典型的呈現(xiàn)類型。本文認為,創(chuàng)作者無意識和意識交織下對人格理論的巧妙契合與呈現(xiàn),是影片打動觀眾的關鍵所在;正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相加,電影的藝術性得以抵達。
【文章來源】:當代電影.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精神分析學派人格理論概述
(一)從意識二分法到人格三我——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
(二)和諧與沖突——人格能量系統(tǒng)理論
二、人格的隱喻——電影與無意識
三、激蕩與防御——人格隱喻在電影中的呈現(xiàn)
(一)生死攸關的幻戰(zhàn),自我與本我的分離
1. 故事真?zhèn)坞y辨
2. 場景亦真亦幻
(二)人格階段固著與外部環(huán)境的阻抗
1. 低齡兒童的肛欲期,全能自戀的本我
2. 反向與控制
3. 社會退行隱喻
四、制度深層的哲思,難以完成的和解
(一)空間的寓言
(二)堅韌的小人物及欲望反噬
(三)冰封與白日夢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283974
【文章來源】:當代電影.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精神分析學派人格理論概述
(一)從意識二分法到人格三我——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
(二)和諧與沖突——人格能量系統(tǒng)理論
二、人格的隱喻——電影與無意識
三、激蕩與防御——人格隱喻在電影中的呈現(xiàn)
(一)生死攸關的幻戰(zhàn),自我與本我的分離
1. 故事真?zhèn)坞y辨
2. 場景亦真亦幻
(二)人格階段固著與外部環(huán)境的阻抗
1. 低齡兒童的肛欲期,全能自戀的本我
2. 反向與控制
3. 社會退行隱喻
四、制度深層的哲思,難以完成的和解
(一)空間的寓言
(二)堅韌的小人物及欲望反噬
(三)冰封與白日夢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2839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8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