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與中國電影:從生成機制、形式規(guī)范到審美意蘊
發(fā)布時間:2021-07-10 05:06
意境雖然多歸于詩歌等抒情文類,但也存在于小說、電影等敘事藝術,并表現(xiàn)出兩種內涵:一是與古代詩詞曲等抒情藝術相同,情景契合的審美經驗;一是講述成長創(chuàng)傷、內心經驗、人生經歷,帶有超出抒情、文本、實境的人生況味。就電影藝術來說,意境規(guī)范了特定的藝術形式,如鏡頭語言、畫面空間、敘事視角、視線運動等。在電影中,借助自然景物產生的抒情性意境,始終屬于零星的、碎片化的審美感受,其意境內涵的重點應當是強調人生體驗的整體感與超越性。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花樣年華》里23套旗袍沒有夸張,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就是這樣[J]. 電影. 2018(12)
[2]意與境渾:意境論的百年演變與反思[J]. 肖鷹. 文藝研究. 2015(11)
[3]略論“意境說”的理論歸屬問題——兼談中國文論話語建構的可能路徑[J]. 李春青. 文學評論. 2013(05)
[4]語圖敘事的在場與不在場[J]. 趙憲章.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8)
[5]意境說是德國美學的中國變體[J]. 羅鋼.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6]比較美學視野中的“意境說”——以朱光潛和宗白華為例[J]. 劉悅笛.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5)
[7]中國詩學“意境”闡釋的若干問題——與蔣寅先生再討論[J]. 韓經太,陶文鵬.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8]原始與會通:“意境”概念的古與今——兼論王國維對“意境”的曲解[J]. 蔣寅.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9]重談中國美學意境之誕生[J]. 劉成紀. 求是學刊. 2006(05)
[10]釋“意境”——中國詩學的生命境界論[J]. 陳伯海.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3)
本文編號:3275247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花樣年華》里23套旗袍沒有夸張,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就是這樣[J]. 電影. 2018(12)
[2]意與境渾:意境論的百年演變與反思[J]. 肖鷹. 文藝研究. 2015(11)
[3]略論“意境說”的理論歸屬問題——兼談中國文論話語建構的可能路徑[J]. 李春青. 文學評論. 2013(05)
[4]語圖敘事的在場與不在場[J]. 趙憲章.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8)
[5]意境說是德國美學的中國變體[J]. 羅鋼.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6]比較美學視野中的“意境說”——以朱光潛和宗白華為例[J]. 劉悅笛.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5)
[7]中國詩學“意境”闡釋的若干問題——與蔣寅先生再討論[J]. 韓經太,陶文鵬.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8]原始與會通:“意境”概念的古與今——兼論王國維對“意境”的曲解[J]. 蔣寅.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9]重談中國美學意境之誕生[J]. 劉成紀. 求是學刊. 2006(05)
[10]釋“意境”——中國詩學的生命境界論[J]. 陳伯海.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3)
本文編號:32752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7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