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澤良太喜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4 05:16
本文選擇古澤良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勝者即是正義(Legal High)》兩部曲、《約會戀愛究竟是什么呢》為研究對象,以喜劇性為切入點,結(jié)合戲劇學、影視學、社會學等批評理論,著重論述古澤良太的《勝者即是正義(Legal High)》、《約會戀愛究竟是什么呢》的喜劇性表現(xiàn)、喜劇人物的塑造和喜劇手法的運用。喜劇作品需要超出觀眾的心理預(yù)期,才能產(chǎn)生笑料。古澤良太的作品擅長于讓人覺得是這樣,結(jié)果卻是另一種,顛覆觀眾的心理認知。不僅僅是簡單的抖機靈,而在于他推崇的多種價值觀的共存,通過價值觀的對立制造喜劇包袱。本文結(jié)合喜劇理論和敘事學理論,分三章從喜劇與解構(gòu)、人物塑造與喜劇張力、喜劇手法三個角度對古澤良太的作品展開論述。正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喜劇性與解構(gòu)。對固有印象、常識性行為的解構(gòu),通過對前后心理落差的揭示而引發(fā)笑聲。對傳統(tǒng)音樂的失諧,提供輕松愉悅的氛圍,引導(dǎo)觀眾發(fā)笑。喜劇與深刻的主題存在沖突,喜劇使人發(fā)笑,深刻的主題破壞輕松的喜劇氛圍,古澤良太把深刻的主題隱喻于喜劇化的劇情中,并對其藝術(shù)手法加以論述。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古澤良太的人物塑造,喜劇人物塑造需具有喜劇張力。人的思想和性格是引...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解構(gòu)的喜劇性
第一節(jié) 喜劇性與消解
第二節(jié) 喜劇音樂與失諧
第三節(jié) 喜劇與主題隱喻
第二章 人物塑造與喜劇張力
第一節(jié) 荒誕型人物塑造
第二節(jié) 萌型人物的塑造
第三節(jié) 功能型人物的塑造
第三章 古澤良太的喜劇手法
第一節(jié) 移花接木式戲仿
第二節(jié) 魔術(shù)假象式反轉(zhuǎn)
第三節(jié) 偷梁換柱式夸張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本動漫與青少年審美素質(zhì)的養(yǎng)成[J]. 黃柏青. 美與時代(下). 2017(08)
[2]大學生御宅族現(xiàn)象的后亞文化論析[J]. 李冬冬. 西部學刊. 2017(08)
[3]背景音樂在電視劇中的運用[J]. 侯潔. 當代電視. 2016(11)
[4]中國近代喜劇美學的發(fā)端[J]. 鄂霞.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5]我國日本電視劇受眾觀劇心理研究[J]. 高楠楠. 新聞研究導(dǎo)刊. 2016(10)
[6]日本電視劇中的文化透視[J]. 王晴,魯杰. 新校園(上旬). 2015(12)
[7]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媒介的日本電視劇在中國的越境傳播[J]. 孫作文. 棗莊學院學報. 2014(06)
[8]淺談日本電視劇對我國電視劇發(fā)展的啟示[J]. 程榮進. 電影文學. 2014(20)
[9]從“場效應(yīng)”看“罐裝笑聲”的合理使用[J]. 王文博. 當代電視. 2013(05)
[10]日本財閥企業(yè)的發(fā)展及其社會影響[J]. 高宇. 日本學刊. 2012(04)
博士論文
[1]法律事實建構(gòu)論[D]. 楊波.吉林大學 2007
[2]解構(gòu)與顛覆的喜劇[D]. 李曙豪.蘇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網(wǎng)絡(luò)時代萌文化傳播研究[D]. 文秋萍.重慶工商大學 2016
[2]法律事實概念的再認識[D]. 周海貝.南京師范大學 2012
[3]笑從何處來——中國情景喜劇的創(chuàng)作策略與喜劇效果分析[D]. 程芬.北京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17791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解構(gòu)的喜劇性
第一節(jié) 喜劇性與消解
第二節(jié) 喜劇音樂與失諧
第三節(jié) 喜劇與主題隱喻
第二章 人物塑造與喜劇張力
第一節(jié) 荒誕型人物塑造
第二節(jié) 萌型人物的塑造
第三節(jié) 功能型人物的塑造
第三章 古澤良太的喜劇手法
第一節(jié) 移花接木式戲仿
第二節(jié) 魔術(shù)假象式反轉(zhuǎn)
第三節(jié) 偷梁換柱式夸張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本動漫與青少年審美素質(zhì)的養(yǎng)成[J]. 黃柏青. 美與時代(下). 2017(08)
[2]大學生御宅族現(xiàn)象的后亞文化論析[J]. 李冬冬. 西部學刊. 2017(08)
[3]背景音樂在電視劇中的運用[J]. 侯潔. 當代電視. 2016(11)
[4]中國近代喜劇美學的發(fā)端[J]. 鄂霞.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5]我國日本電視劇受眾觀劇心理研究[J]. 高楠楠. 新聞研究導(dǎo)刊. 2016(10)
[6]日本電視劇中的文化透視[J]. 王晴,魯杰. 新校園(上旬). 2015(12)
[7]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媒介的日本電視劇在中國的越境傳播[J]. 孫作文. 棗莊學院學報. 2014(06)
[8]淺談日本電視劇對我國電視劇發(fā)展的啟示[J]. 程榮進. 電影文學. 2014(20)
[9]從“場效應(yīng)”看“罐裝笑聲”的合理使用[J]. 王文博. 當代電視. 2013(05)
[10]日本財閥企業(yè)的發(fā)展及其社會影響[J]. 高宇. 日本學刊. 2012(04)
博士論文
[1]法律事實建構(gòu)論[D]. 楊波.吉林大學 2007
[2]解構(gòu)與顛覆的喜劇[D]. 李曙豪.蘇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網(wǎng)絡(luò)時代萌文化傳播研究[D]. 文秋萍.重慶工商大學 2016
[2]法律事實概念的再認識[D]. 周海貝.南京師范大學 2012
[3]笑從何處來——中國情景喜劇的創(chuàng)作策略與喜劇效果分析[D]. 程芬.北京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17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1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