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與隱喻:迪帕·梅塔“元素三部曲”的創(chuàng)傷敘事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21:39
迪帕·梅塔憑借“元素三部曲”中強烈的現(xiàn)實指涉與人文關懷,贏得了世界范圍內(nèi)的關注,使其成為了21世紀極為成功的電影導演,但在國內(nèi)仍面臨未被大眾熟知的困境。因此,在此背景下對于迪帕·梅塔及其電影作品的研究,對于拓展國內(nèi)目前對印度電影的認知維度、建構系統(tǒng)的印度電影研究體系具有一定意義。由于梅塔特殊的成長及生活經(jīng)歷,其作品中一直充盈著濃厚的創(chuàng)傷感。作為其代表作的“元素三部曲”更是通過刻畫邊緣群體的傷痛體驗,探尋了印度社會在歷史、宗教、文化等方面深層次的痼疾與創(chuàng)傷來源,充滿了對印度父權社會和宗教傳統(tǒng)的矛盾性批判與哲學性反思。而除了對創(chuàng)傷經(jīng)驗的描摹,梅塔還在作品中向所有被排斥于主流價值之外的邊緣人群展示了找尋主體性的可能性,激勵并指導其在創(chuàng)傷累累的社會中尋覓生活的真諦,這種離經(jīng)叛道也讓梅塔的作品與寶萊塢商業(yè)電影區(qū)分開來,充滿了獨特感與可讀性。本文在創(chuàng)傷理論視域下研究迪帕·梅塔“元素三部曲”中的創(chuàng)傷敘事。通過將創(chuàng)傷理論與文本分析、個案研究相結合,從敘事角度對電影中的創(chuàng)傷經(jīng)驗進行分析闡述,從而探尋創(chuàng)傷體驗在電影文本中的主題呈現(xiàn)、敘事特征以及視聽表現(xiàn)。首先,緒論部分對迪帕·梅塔及“元素三部曲”相關研究進...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如圖1,倚靠在門框邊的兩個剪影便是《火》中剛剛成婚的悉多與丈夫賈丁,
光明似乎從未降臨。賈丁迫于母親與兄長的百般催促而不得不放棄摯愛,在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下選擇與素未謀面的悉多結婚。而對于悉多來說,她從未體會過戀愛的甜蜜便已步入婚姻殿堂,神圣的婚姻似乎與她一直以來的希冀相去甚遠。丈夫的漠視讓她妻子的身份名存實亡,婚姻于她而言只剩下了照料家庭、遵守傳統(tǒng)的責任。結婚對兩人來說并非選擇,而是命運,它還未開始便已成為了沉重的負擔。而這份黑暗早已不僅僅存在于畫面中,更是二人心理空間的外化。他們猶如被困在婚姻中的幽靈,終日漫步在黑暗里,看不到光明,更找不到出路。圖2而在圖2中,當卡麗安妮邀請小楚婭一起向云朵許愿時,一直表現(xiàn)的很開心活潑的楚婭卻收起了笑容,拒絕了這個浪漫且充滿希望的提議。在這個片段中,陰雨天氣讓色調陰沉、灰暗,蜷縮著的兩人只占據(jù)了畫框的一半,橫亙在面前的欄桿更使這個不平衡的畫面變得擁擠而不適。在這里,失衡的觀感成為了楚婭心理空間的真實寫照。隨著楚婭在“寡婦之家”的日子一天天累積,她能夠逃離這里回到家中的愿望也逐漸消失殆荊她早已明白,寡婦的身份已成為她一生無法洗脫掉的標簽,外面的世界不再接納她,這個貧苦、冷清的“寡婦之家”是她唯一的容身之所。現(xiàn)在以及今后幾十年,她都將被禁錮在這片不被世人接納的“監(jiān)獄”里,日復一日的只能穿著單調的白色紗麗、無法蓄起長發(fā),更吃不到可口的甜食。即使楚婭只有八歲,也已經(jīng)開始明白了愿望是奢侈的,更是無法實現(xiàn)的,而那些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說出來又有什么意義呢,不過是一次一次的失望罷了。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8圖3與希望一點點消散的楚婭相反,與納揚拉的相戀使卡麗安妮找到了生活下去的意義。當她受盡折磨終于逃出“寡婦之家”,奔赴定情之地與納揚拉相見后,在大樹下互訴衷腸的他們極盡浪漫與纏綿。在這個段落中,參天大樹占據(jù)了四分之三的畫面(如圖3),兩個白色的身影在盤根錯節(jié)卻又綠意盎然的樹木下顯得無比渺校在這里,使畫面失衡的蔥郁大樹已不再如傳統(tǒng)意義般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與希望,反而象征著這對身份地位懸殊巨大的愛侶需要承受的來自傳統(tǒng)、社會、家庭等方面的龐大壓力。在這似乎陽光燦爛、溫馨甜蜜的畫面中透漏出深深的壓抑與無奈,預示出了他們愛情的悲劇結局,而這失敗同時也意味著作為納揚拉象征本體的克里希那神對卡麗安妮拯救的失敗。二、二次強化:隔擋物的疊加除了使用阻隔與收縮的手法來使得人物心理空間外化,梅塔還充分利用了空間內(nèi)的元素,如柱子、窗戶、鏡子等直線條元素來對畫面進行二次或多次切割,這就使得畫面被分割成了支離破碎的多部分,而畫面內(nèi)的元素也隨著被迫分割而成為了彼此獨立卻互相關聯(lián)的幾個部分。人物所處的空間隨著分割而不斷減少,在渺小與破碎中實現(xiàn)了語式的強化,從而進一步為創(chuàng)傷事件的發(fā)生渲染出焦慮與壓抑的氛圍。
本文編號:2955532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如圖1,倚靠在門框邊的兩個剪影便是《火》中剛剛成婚的悉多與丈夫賈丁,
光明似乎從未降臨。賈丁迫于母親與兄長的百般催促而不得不放棄摯愛,在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下選擇與素未謀面的悉多結婚。而對于悉多來說,她從未體會過戀愛的甜蜜便已步入婚姻殿堂,神圣的婚姻似乎與她一直以來的希冀相去甚遠。丈夫的漠視讓她妻子的身份名存實亡,婚姻于她而言只剩下了照料家庭、遵守傳統(tǒng)的責任。結婚對兩人來說并非選擇,而是命運,它還未開始便已成為了沉重的負擔。而這份黑暗早已不僅僅存在于畫面中,更是二人心理空間的外化。他們猶如被困在婚姻中的幽靈,終日漫步在黑暗里,看不到光明,更找不到出路。圖2而在圖2中,當卡麗安妮邀請小楚婭一起向云朵許愿時,一直表現(xiàn)的很開心活潑的楚婭卻收起了笑容,拒絕了這個浪漫且充滿希望的提議。在這個片段中,陰雨天氣讓色調陰沉、灰暗,蜷縮著的兩人只占據(jù)了畫框的一半,橫亙在面前的欄桿更使這個不平衡的畫面變得擁擠而不適。在這里,失衡的觀感成為了楚婭心理空間的真實寫照。隨著楚婭在“寡婦之家”的日子一天天累積,她能夠逃離這里回到家中的愿望也逐漸消失殆荊她早已明白,寡婦的身份已成為她一生無法洗脫掉的標簽,外面的世界不再接納她,這個貧苦、冷清的“寡婦之家”是她唯一的容身之所。現(xiàn)在以及今后幾十年,她都將被禁錮在這片不被世人接納的“監(jiān)獄”里,日復一日的只能穿著單調的白色紗麗、無法蓄起長發(fā),更吃不到可口的甜食。即使楚婭只有八歲,也已經(jīng)開始明白了愿望是奢侈的,更是無法實現(xiàn)的,而那些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說出來又有什么意義呢,不過是一次一次的失望罷了。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8圖3與希望一點點消散的楚婭相反,與納揚拉的相戀使卡麗安妮找到了生活下去的意義。當她受盡折磨終于逃出“寡婦之家”,奔赴定情之地與納揚拉相見后,在大樹下互訴衷腸的他們極盡浪漫與纏綿。在這個段落中,參天大樹占據(jù)了四分之三的畫面(如圖3),兩個白色的身影在盤根錯節(jié)卻又綠意盎然的樹木下顯得無比渺校在這里,使畫面失衡的蔥郁大樹已不再如傳統(tǒng)意義般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與希望,反而象征著這對身份地位懸殊巨大的愛侶需要承受的來自傳統(tǒng)、社會、家庭等方面的龐大壓力。在這似乎陽光燦爛、溫馨甜蜜的畫面中透漏出深深的壓抑與無奈,預示出了他們愛情的悲劇結局,而這失敗同時也意味著作為納揚拉象征本體的克里希那神對卡麗安妮拯救的失敗。二、二次強化:隔擋物的疊加除了使用阻隔與收縮的手法來使得人物心理空間外化,梅塔還充分利用了空間內(nèi)的元素,如柱子、窗戶、鏡子等直線條元素來對畫面進行二次或多次切割,這就使得畫面被分割成了支離破碎的多部分,而畫面內(nèi)的元素也隨著被迫分割而成為了彼此獨立卻互相關聯(lián)的幾個部分。人物所處的空間隨著分割而不斷減少,在渺小與破碎中實現(xiàn)了語式的強化,從而進一步為創(chuàng)傷事件的發(fā)生渲染出焦慮與壓抑的氛圍。
本文編號:29555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95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