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視野下的藏地人文紀錄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06:48
作為文化的有機構成,文學理念與文學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媒介文化在新世紀的發(fā)展,因此促使媒介文化成為了新世紀當代生活的日常景觀,紀錄片這個以往備受冷落的小眾化片種開始借由現(xiàn)代傳媒的優(yōu)勢逐漸回歸大眾視野,而紀錄片本身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自然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重要命題。本文立足于文學視野,對新世紀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藏地人文紀錄片進行探究,將理論闡述與個案分析相結合,探討文學理念和文學表達在藏地人文紀錄片的體現(xiàn)、運用和影響。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針對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對藏地人文紀錄片和文學視野兩個重要概念進行了界定;同時對藏地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對其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總結,從而確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圍;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方法。第二章探討了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化內(nèi)蘊。藏地作為一個歷時性與共識性的文化空間,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藏地人文紀錄片正是對這種文化底蘊的真實與全面的反映。藏地人文記錄片對藏地的寫照映射出了其內(nèi)在的文學特質(zhì),具體表現(xiàn)為真實性、想象性、情感性三個方面。本文首先層層分析了紀錄片的真實性,提出“真實是基礎”的觀點;其次通過作品解析,提出了想象與虛構對于藏地人文紀錄片的重要...
【文章來源】: 黃酉 四川師范大學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概念界定
1.1.1 藏地人文紀錄片
1.1.2 文學視野
1.2 藏地人文紀錄片影像流變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人文紀錄片的文學研究
1.3.2 藏地人文紀錄片研究
1.3.3 研究范圍界定
1.4 研究意義
1.5 研究方法
2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化內(nèi)蘊
2.1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化特征
2.1.1 藏地之魅:共識性的文化空間
2.1.2 藏地之變:歷時性的社會變遷
2.1.3 藏地之核:人文性的生存觀照
2.2 藏地人文紀錄片文學特性的內(nèi)在映射
2.2.1 真實性:藝術生命的來源
2.2.2 想象性:由形而神的建構
2.2.3 情感性:雙向溝通的橋梁
3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學表達
3.1 解說文本的藝術手法
3.1.1 善講故事——拓展畫面
3.1.2 深入淺出——產(chǎn)生帶入
3.1.3 語言質(zhì)樸——凸顯哲思
3.2 藏地人物的多重展示
3.2.1 時代沖擊中的文化傳承:執(zhí)著與堅守
3.2.2 時代變化中的同步共振:出離與探索
3.2.3 人生浮沉中的情感落定:尋根與反思
3.3 藏地奇觀的獨特魅力
3.3.1 奇觀自然
3.3.2 奇觀畫面
3.3.3 蒙太奇剪輯
3.4 藏地影像的敘事策略
3.4.1 敘事情境:故事化的講述
3.4.2 敘事視角:全知視角敘述為主,多視角敘述為輔
3.4.3 敘事手段:原型性情節(jié)與偶然性事件的交錯
4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辯證思考
4.1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破舊立新
4.1.1 多元:題材創(chuàng)新
4.1.2 祛魅:距離消解
4.2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迷失錯位
4.2.1 審美趣味滑坡
4.2.2 主題挖掘淺顯
5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藏地人文紀錄片(2010年至今)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明傳播視野中的“中國模式”與“中國故事”[J]. 白文剛.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19(06)
[2]新時代文藝觀下的鄉(xiāng)土紀錄片模態(tài)嬗變(1978—2018)[J]. 耿小博,史曉丹. 電影評介. 2019(12)
[3]回歸田野:民族節(jié)日影像紀錄片的敘事探索[J]. 潘兆業(yè). 電影文學. 2019(17)
[4]宗白華的意境論及其獨特的美學內(nèi)涵探析[J]. 邵洋.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9(07)
[5]淺析現(xiàn)代性語境下的媒介融合特點及應對措施[J]. 趙佩茹. 新聞研究導刊. 2018(19)
[6]從文學語言的“內(nèi)指性”說起[J]. 嚴金東.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7]淺析我國歷史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及特征[J]. 辛拓. 電影文學. 2017(22)
[8]現(xiàn)代性語境中的人文關懷——趙燕飛小說述評[J]. 劉恪.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7(22)
[9]現(xiàn)代性語境下文化全球化主體研究[J]. 范彬.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5)
[10]鄉(xiāng)土中國視角下的中國紀錄片創(chuàng)作流變[J]. 張成軍. 電視研究. 2015(09)
博士論文
[1]從視覺節(jié)奏到生命律動:詩意紀錄片研究[D]. 楊會.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人文紀錄片中信仰儀式的美學變遷[D]. 李安定.西北大學 2013
[3]藏地人類學紀錄片研究[D]. 張明.西南民族大學 2012
[4]革命講述、鄉(xiāng)土敘事與地域書寫[D]. 孟紹勇.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傳統(tǒng)文化題材紀錄片創(chuàng)作研究[D]. 仇璜.浙江大學 2019
[2]新時代藏地紀錄片研究[D]. 高芊芊.河北大學 2019
[3]西藏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D]. 邢雅靜.陜西師范大學 2018
[4]論21世紀人文地理紀錄片中國形象塑造[D]. 高媛.福建師范大學 2018
[5]人文紀錄片意境營造研究[D]. 陳明澤.山東師范大學 2017
[6]近年來西藏題材紀錄片研究[D]. 繆言.蘇州大學 2017
[7]紀錄片的修辭策略研究[D]. 靳洋.曲阜師范大學 2017
[8]中國大型紀錄片的奇觀化研究[D]. 劉高志.曲阜師范大學 2016
[9]電視紀錄片的文化表征[D]. 張丹.安徽大學 2016
[10]紀錄片的空間生產(chǎn)與文化表征研究[D]. 蔣格.西北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51127
【文章來源】: 黃酉 四川師范大學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概念界定
1.1.1 藏地人文紀錄片
1.1.2 文學視野
1.2 藏地人文紀錄片影像流變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人文紀錄片的文學研究
1.3.2 藏地人文紀錄片研究
1.3.3 研究范圍界定
1.4 研究意義
1.5 研究方法
2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化內(nèi)蘊
2.1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化特征
2.1.1 藏地之魅:共識性的文化空間
2.1.2 藏地之變:歷時性的社會變遷
2.1.3 藏地之核:人文性的生存觀照
2.2 藏地人文紀錄片文學特性的內(nèi)在映射
2.2.1 真實性:藝術生命的來源
2.2.2 想象性:由形而神的建構
2.2.3 情感性:雙向溝通的橋梁
3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文學表達
3.1 解說文本的藝術手法
3.1.1 善講故事——拓展畫面
3.1.2 深入淺出——產(chǎn)生帶入
3.1.3 語言質(zhì)樸——凸顯哲思
3.2 藏地人物的多重展示
3.2.1 時代沖擊中的文化傳承:執(zhí)著與堅守
3.2.2 時代變化中的同步共振:出離與探索
3.2.3 人生浮沉中的情感落定:尋根與反思
3.3 藏地奇觀的獨特魅力
3.3.1 奇觀自然
3.3.2 奇觀畫面
3.3.3 蒙太奇剪輯
3.4 藏地影像的敘事策略
3.4.1 敘事情境:故事化的講述
3.4.2 敘事視角:全知視角敘述為主,多視角敘述為輔
3.4.3 敘事手段:原型性情節(jié)與偶然性事件的交錯
4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辯證思考
4.1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破舊立新
4.1.1 多元:題材創(chuàng)新
4.1.2 祛魅:距離消解
4.2 藏地人文紀錄片的迷失錯位
4.2.1 審美趣味滑坡
4.2.2 主題挖掘淺顯
5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藏地人文紀錄片(2010年至今)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明傳播視野中的“中國模式”與“中國故事”[J]. 白文剛.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19(06)
[2]新時代文藝觀下的鄉(xiāng)土紀錄片模態(tài)嬗變(1978—2018)[J]. 耿小博,史曉丹. 電影評介. 2019(12)
[3]回歸田野:民族節(jié)日影像紀錄片的敘事探索[J]. 潘兆業(yè). 電影文學. 2019(17)
[4]宗白華的意境論及其獨特的美學內(nèi)涵探析[J]. 邵洋.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9(07)
[5]淺析現(xiàn)代性語境下的媒介融合特點及應對措施[J]. 趙佩茹. 新聞研究導刊. 2018(19)
[6]從文學語言的“內(nèi)指性”說起[J]. 嚴金東.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7]淺析我國歷史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及特征[J]. 辛拓. 電影文學. 2017(22)
[8]現(xiàn)代性語境中的人文關懷——趙燕飛小說述評[J]. 劉恪.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7(22)
[9]現(xiàn)代性語境下文化全球化主體研究[J]. 范彬.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5)
[10]鄉(xiāng)土中國視角下的中國紀錄片創(chuàng)作流變[J]. 張成軍. 電視研究. 2015(09)
博士論文
[1]從視覺節(jié)奏到生命律動:詩意紀錄片研究[D]. 楊會.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人文紀錄片中信仰儀式的美學變遷[D]. 李安定.西北大學 2013
[3]藏地人類學紀錄片研究[D]. 張明.西南民族大學 2012
[4]革命講述、鄉(xiāng)土敘事與地域書寫[D]. 孟紹勇.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傳統(tǒng)文化題材紀錄片創(chuàng)作研究[D]. 仇璜.浙江大學 2019
[2]新時代藏地紀錄片研究[D]. 高芊芊.河北大學 2019
[3]西藏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D]. 邢雅靜.陜西師范大學 2018
[4]論21世紀人文地理紀錄片中國形象塑造[D]. 高媛.福建師范大學 2018
[5]人文紀錄片意境營造研究[D]. 陳明澤.山東師范大學 2017
[6]近年來西藏題材紀錄片研究[D]. 繆言.蘇州大學 2017
[7]紀錄片的修辭策略研究[D]. 靳洋.曲阜師范大學 2017
[8]中國大型紀錄片的奇觀化研究[D]. 劉高志.曲阜師范大學 2016
[9]電視紀錄片的文化表征[D]. 張丹.安徽大學 2016
[10]紀錄片的空間生產(chǎn)與文化表征研究[D]. 蔣格.西北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51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95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