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影評新形態(tài)—微博影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30 05:04
本文關鍵詞:網絡影評新形態(tài)—微博影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電影評論自誕生之初就肩負著重要的任務,是電影與觀眾溝通、交流的橋梁。影評包含著廣大觀眾對電影的情緒、反應、意向、評價等各方面的信息,對創(chuàng)作、制片、發(fā)行業(yè)形成有效的反饋作用。上世紀90年代末,傳統(tǒng)影評日漸衰微,遭遇瓶頸。網絡影評卻異軍突起,短短幾年內形成一支重要力量。網絡影評發(fā)展之初,以論壇、博客為主要形態(tài),隨著新型媒體的誕生,網絡影評的形態(tài)越來越豐富。隨著中國電影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微博客在中國的普及,微博影評應運而生。微博影評作為網絡影評的一種新形態(tài),有其特征與優(yōu)勢,也有不足之處。但毫無疑問,微博影評對電影評論和中國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本文在緒論部分梳理了傳統(tǒng)影評上世紀末的困境、網絡影評興起、微博影評誕生這段歷史。并且,對相關研究現(xiàn)狀進行綜述。在本文的第一章,宏觀上對微博影評的發(fā)展態(tài)勢進行概述。其中包括:媒介基礎微博、本體界定、興起的動因分析、傳播特點。第二章對微博影評進行了分類研究。根據(jù)微博影評的發(fā)布主體,可以將微博影評可以分為:專家學者影評、影視創(chuàng)作人員影評、媒體電影人、影評人影評、其他受眾微博影評。根據(jù)評論的目的劃分,可以分為:學術研究型影評、推銷性影評、觀后感式影評。根據(jù)評論的時間劃分,可以分為:預評價影評、映期內影評、后續(xù)影評。第三章,以新浪微博為例,對微博影評的內容特征進行研究。得出微博影評在評論內容的選擇上具有追“熱”捧“新”的特點。微博影評的熱點內容表現(xiàn)在:國產電影,高票房商業(yè)電影,喜劇、青春愛情題材電影等方面。微博影評捧“新”的特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對當下作品的評論多過對歷史作品的評論;影評具有時效性,映期內爆發(fā)式增長,映期結束“降溫”迅速。第四章,,對微博影評所呈現(xiàn)出的主體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研究,得出了微博影評中存在話語暴力和吐槽這兩種特殊現(xiàn)象。情緒化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以及對精英階層的反抗意識,使得人們在微博中肆意宣泄情緒,造成話語暴力。而戲謔心理,游戲心理,娛樂目的,以及集體交流的渴望則是微博影評中吐槽現(xiàn)象的心理來源。第五章,對微博影評豐富的、創(chuàng)新性的文本形式進行研究。其中包括微博流行語、微博表情符號、惡搞圖片、試聽形式的影評等具體內容。第六章,總結了微博影評的優(yōu)勢與不足。微博影評的優(yōu)勢在于,傳播媒介的便捷性,開放性;參與主體的大眾化、多元化;內容的真實性;文本的靈活性。劣勢在于,深度影評和獨立影評的缺失,以及網絡營銷、水軍的泛濫。 通過研究,筆者得出了如下結論:微博影評參與主體多元化、青年化;評論目的隨性化、營銷化;評論內容熱點化;情感表達娛樂化、情緒化;文本形式創(chuàng)新化。
【關鍵詞】:影評 網絡 微博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05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8
- 目錄8-10
- 緒論10-18
- 一、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國電影評論的歷史回顧及選題意義10-14
- 二、研究現(xiàn)狀和文獻綜述14-16
- 三、研究方法16-18
- 1 微博影評的發(fā)展態(tài)勢掃描18-28
- 1.1 微博的源起、發(fā)展概述18-21
- 1.1.1 微博的定義和特點18-19
- 1.1.2 微博國內的發(fā)展19-21
- 1.2 微博影評的本體界定21
- 1.3 微博影評興起的動因分析21-24
- 1.3.1 可能性:主流觀影群體和微博用戶人群的高度重和21-23
- 1.3.2 必然性:話語權利的表達和公共文化空間建構23-24
- 1.4 微博影評的傳播特點24-28
- 1.4.1 傳播角色的多級轉化24-25
- 1.4.2 “議程設置“和“意見領袖”25-28
- 2 微博影評的分類28-34
- 2.1 影視專家學者微博28-29
- 2.2 影視創(chuàng)作者的微博影評29-30
- 2.3 媒體電影人和影評人的微博影評30-31
- 2.4 其他受眾的微博影評31-34
- 3 微博影評的內容特征34-42
- 3.1 追“熱”:批評內容上熱點突出34-38
- 3.1.1 國產電影:故事接地氣,情感求共鳴35-37
- 3.1.2 高票房電影:微博口碑影響票房走向37-38
- 3.1.3 喜劇、青春愛情題材:青年文化和粉絲效應38
- 3.2 捧“新”:評論具有時代性和時效性38-42
- 3.2.1 時代性:當下作品的評論多于歷史作品39-40
- 3.2.2 時效性:映期內評論爆發(fā)式增長,映期結束“降溫”快40-42
- 4 微博影評的情感表達特征42-54
- 4.1 話語暴力:非理性的情緒宣泄42-48
- 4.1.1 上綱上線、過度解讀作品,煽動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44-46
- 4.1.2 拍磚名導作品,草根民眾對抗文化權威46-47
- 4.1.4 被資本操控的話語暴力47-48
- 4.2 吐槽:全民娛樂時代的另類電影言說方式48-54
- 4.2.1 吐槽環(huán)境的變化:全民娛樂的時代50
- 4.2.2 戲謔心理來源:游戲心理和集體的交流50-51
- 4.2.3 吐槽的正面作用:觀眾意見表達和心理調適功能51-52
- 4.2.4 吐槽的畸形怪象:雷片共賞票房走高52-54
- 5 微博影評的文本形式和特征54-70
- 5.1 傳統(tǒng)文字形式的新突破54-60
- 5.1.1 靈活多樣的篇幅:微評論與長微博54-55
- 5.1.2 非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口語化傾訴、微博流行語的使用與微博體的仿寫55-60
- 5.2 微博影評的全媒體特征60-67
- 5.2.1 圖文結合式影評61-64
- 5.2.2 視聽結合式影評64-67
- 5.3 微博觀影團點評、排行榜、打分式評論67-70
- 6 微博影評的優(yōu)勢與問題70-72
- 6.1 微博影評的優(yōu)勢70
- 6.2 深度影評、獨立影評的缺失70-72
- 結語72-74
- 一、拓展言論平臺,推動影評發(fā)展72
- 二、開拓影評思維,促進形式創(chuàng)新72
- 三、還原電影的文化本質72-74
- 致謝74-76
- 參考文獻76-7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道新;;網絡影評的話語暴力及其權力運作的生產機制[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李亦中;我國電影評價系統(tǒng)初探[J];當代電影;2005年06期
3 唐宏峰;;網絡時代的影評:話語暴力、獨立精神與公共空間[J];當代電影;2011年02期
4 聶偉;;電影批評空間的拓展與媒體化生存——以滬上影評欄目《光影隨行》為分析基點[J];當代電影;2011年02期
5 柴s
本文編號:2762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