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影視劇中的唐山地方音樂元素
發(fā)布時間:2017-03-26 13:01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影視劇中的唐山地方音樂元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唐山文化底蘊豐厚,地方音樂獨具魅力,作為灤河文化哺育形成的唐山皮影、樂亭大鼓、評劇,“冀東三枝花”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贏得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褒獎。本論文通過對音樂與影視作品的結(jié)合,對唐山地方音樂的介紹,以及對具體作品的分析,較詳細的闡釋了地方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體現(xiàn)及應(yīng)用。論證了在影視作品中融入唐山地方音樂不是簡單的拼接,而是通過二者之間的融會貫通,把表現(xiàn)手法、敘事方式以及主題意境、人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課題的研究共分為五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首先介紹唐山地區(qū)音樂文化概況和影視音樂概念,唐山地域音樂文化與影視音樂的結(jié)合,必然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復雜過程,具有獨特的地域特性和時代特性。第二部分,介紹皮影,舉例說明皮影藝術(shù)在電視連續(xù)劇作品中的運用。第三部分,介紹評劇,舉例說明評劇音樂元素在電視劇中的運用。第四部分,介紹唐山民歌,舉例說明唐山民歌在電視歷史專題片中的運用。第五部分,通過列舉大量含有唐山地方音樂元素的影視劇實例,分析了影視劇中運用唐山地方音樂元素的方式、原則及成功之處。為影視劇創(chuàng)作借助民族藝術(shù)、走民族化道路、傳承民族音樂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最后,從本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看,唐山地方音樂元素在影視劇音樂里的運用,為影視音樂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素材和更加廣闊的平臺,為影視音樂注入了最新的活力論文在論述過程中涉及到了音樂學、影視美學及音樂美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研究成果,在研讀文字資料的基礎(chǔ)上,通過觀看影像資料,總結(jié)了唐山地方音樂元素在影視劇中的運用及影響。
【關(guān)鍵詞】:唐山 地方音樂元素 影視劇 影視音樂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17.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1章 唐山地域音樂文化與影視音樂的關(guān)系12-23
- 1.1 唐山地域音樂文化12-17
- 1.1.1 唐山概述12-13
- 1.1.2 唐山民間音樂文化13-17
- 1.2 影視音樂17-21
- 1.2.1 影視音樂的發(fā)展17-18
- 1.2.2 影視音樂的分類18-19
- 1.2.3 影視音樂在影視藝術(shù)中的功能19-21
- 1.3 唐山地域音樂文化與影視音樂的關(guān)系21-23
- 第2章 皮影與影視音樂23-31
- 2.1 皮影23-25
- 2.1.1 皮影的誕生及發(fā)展23-24
- 2.1.2 唱詞唱腔24-25
- 2.1.3 伴奏樂器25
- 2.2 運用皮影音樂元素為一部電視連續(xù)劇作曲25-31
- 第3章 評劇與影視音樂31-35
- 3.1 評劇的誕生與發(fā)展31-33
- 3.1.1 評劇的起源31-32
- 3.1.2 評劇誕生在永盛茶園32-33
- 3.2 評劇電影《花為媒》33-35
- 第4章 唐山民歌與影視音樂35-41
- 4.1 唐山民歌35-37
- 4.1.1 民歌分類35
- 4.1.2 藝術(shù)特色35-36
- 4.1.3 演唱技巧36-37
- 4.2 電視歷史專題片《人民公仆》37-41
- 第5章 唐山地域特色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及表現(xiàn)手法41-49
- 5.1 融多種音樂元素為一體的電影音樂41
- 5.2 運用唐山民歌元素,創(chuàng)作主題歌。41-43
- 5.2.1 作品——電影《青松嶺》插曲《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41-42
- 5.2.2 新聞紀錄片《三條驢腿》主題歌《公社的日子萬春風》42-43
- 5.3 改編傳統(tǒng)京劇混牌子《風入松》變一面鑼為兩面鑼43-47
- 5.4 冀東嗩吶曲元素47-49
- 結(jié)語49-50
- 參考文獻50-52
- 致謝52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影視劇中的唐山地方音樂元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8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88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