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耳電影研究:從形式到風格
本文選題:程耳 + 類型; 參考:《四川戲劇》2017年11期
【摘要】:程耳的電影創(chuàng)作以類型敘事為基礎,不斷地融入個人口味與愛好,包括他在聲音方面的意識與優(yōu)長,至其第三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已呈現出濃郁的作者風格。技藝在提高,風格在形成,但電影里他對生命的肯定與自我的堅持始終沒有改變。
[Abstract]:Cheng ' s film creation is based on the type narration , and is continuously integrated into individual taste and hobby , including his consciousness and preference in sound , to his third film , romance , romance and death , and has a strong author style . The skill is improving and the style is formed , but in the film he has not changed the affirmation of lif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self .
【作者單位】: 云南開放大學信息技術與資源建設中心;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基金】: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第七代電影藝術研究”(項目編號:2015Y37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9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軍;簡介德國土耳其裔青年導演電影創(chuàng)作[J];電影藝術;2005年04期
2 史博公;朱敏;;方言:電影創(chuàng)作的活水源頭[J];當代電影;2007年02期
3 徐棟;;聲音的語言——談聲音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J];電影評介;2008年06期
4 程木;;《電影的力量》:電影創(chuàng)作指導手冊[J];電影藝術;2009年05期
5 郭志艷;;新中國農村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理想化傾向[J];電影文學;2009年15期
6 尹家美;王稼之;;淺析自媒體環(huán)境下的微電影創(chuàng)作[J];文藝爭鳴;2013年05期
7 吳湊春;;當下電影創(chuàng)作的困境及對策芻議[J];電影文學;2013年22期
8 杜清源;;一股不可忽視的濁流——評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庸俗化傾向[J];電影藝術;1982年04期
9 袁文殊;;對于當前電影創(chuàng)作的一些意見——《影壇風云錄》前言[J];電影藝術;1984年01期
10 ;成蔭同志電影創(chuàng)作年表[J];當代電影;198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力;;論科教電影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本規(guī)律[A];科教影視論文集[C];2004年
2 趙寧宇;;重建表演藝術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核心地位[A];銀幕形象塑造——第十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5年
3 高了;;將電影手段應用于博物館文化展示類影片創(chuàng)作的思考[A];創(chuàng)意科技助力數字博物館[C];2011年
4 孫紹誼;;多樣性與學科“危機”:轉型中的電影研究[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虞吉;;重擬的知識體系:從“像”到“像化敘述”[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6 韓敏;;少女的愛欲與成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少女成長電影研究[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7 肖詩予;;李安電影研究[A];2013福建省傳播學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陳曉云;;作為電影研究社會維度之一的明星研究[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郭培筠;;從歷史寓言走向文化寓言——新世紀內蒙古草原電影創(chuàng)作的審美轉型[A];論草原文化(第八輯)[C];2011年
10 王利麗;;電視劇中的北京城市空間[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慶江;留守兒童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得與失[N];文藝報;2013年
2 薩仁托婭 內蒙古電影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秘書長;英模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的新思路[N];內蒙古日報(漢);2014年
3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張斌寧;電影創(chuàng)作有沒有門檻[N];光明日報;2014年
4 郁鑫鵬 實習生 陳福英;“激活”江西電影創(chuàng)作[N];江西日報;2004年
5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 趙實;努力構建和諧文化 全面繁榮電影創(chuàng)作[N];中國電影報;2006年
6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國家一級導演 尹力;電影創(chuàng)作要無愧于時代[N];光明日報;2008年
7 潘懷遠;國有廠改制要推進電影創(chuàng)作[N];中國電影報;2008年
8 趙軍;今天電影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真相[N];中國電影報;2011年
9 記者 孫麗萍;上海每年出資2500萬扶持電影創(chuàng)作[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10 本報記者 胡鈺;本土動漫電影創(chuàng)作困局[N];華夏時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毛琦;追尋、認同與反思[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檀懷遠;湯姆·提克威電影藝術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王哲;中國新聞事件改編電影創(chuàng)作及傳播特征分析[D];浙江大學;2015年
3 鄭琳;論塔可夫斯基電影創(chuàng)作與詩歌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冰;淺談微電影創(chuàng)作與現實的觀察與體驗[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5 吳瓔儒;當下鄉(xiāng)村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缺陷與對策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6年
6 王萍;論陳凱歌電影創(chuàng)作的驅動機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7 汪暮榮;微電影創(chuàng)作的情感表達與策略[D];福建師范大學;2016年
8 姜懿峰;微電影創(chuàng)作中編導與監(jiān)制一體化模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9 雷剛;論彼得·布魯克的電影創(chuàng)作[D];上海戲劇學院;2012年
10 王海旭;美國影視劇生產模式對微電影創(chuàng)作的引導[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03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0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