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懷舊電影研究
本文選題:中國當代電影 切入點:懷舊之源 出處:《電影文學》2017年1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自20世紀80年代起,"懷舊"之緒在中國社會轉(zhuǎn)型的過程中被全面點燃,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懷舊"濫觴,集合影、音、像為一體的電影成為"懷舊"審美的最便捷途徑,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花繁果碩。本文將以闡釋"懷舊"為開端,立足《陽光燦爛的日子》《大紅燈籠高高掛》《孔雀》《紫蝴蝶》等中國當代影壇上的懷舊力作,從"懷舊之源""懷舊之敘""懷舊之蘊"三個層面探析中國當代電影中的懷舊情結(jié)。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thread of "nostalgia" has been lit up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nostalgia" in daily life, movies with images, sounds and images have become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to "nostalgia" aesthetic. This article will begin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nostalgia", based on "sunny days", "Red Lantern hanging high", "Peacock", "Purple Butterfly" and other nostalgic work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ostalgia complex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ource of nostalgia" and "the narration of nostalgia".
【作者單位】: 洛陽師范學院;
【基金】:2016河南省教育廳資助計劃項目“全媒體語境下河南電影的傳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7-ZZJH-362)研究成果
【分類號】:J9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云;革命記憶與愛情呈現(xiàn)——論中國當代電影的一個基本主題[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理由 ,無語;換一種眼光看中國當代電影——評陳曉云教授新著《中國當代電影》[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唐建明;;審讀中國當代電影[J];藝術(shù)百家;2005年06期
4 單建鑫;陳輝;;中國當代電影音樂多元化創(chuàng)作解讀[J];電影評介;2007年15期
5 單建鑫;張躍進;;中國當代電影音樂的文化特征解讀[J];電影文學;2007年16期
6 楊柳;;頭發(fā)的編碼——中國當代電影的頭發(fā)敘事[J];電影評介;2009年06期
7 桑大鵬;痛哉!電影人——試論中國當代電影人的素質(zhì)[J];電影評介;1990年06期
8 王寧;略論中國當代電影的兩難及出路[J];電影藝術(shù);1996年06期
9 劉書行;;中國當代電影中的瘋癲形象分析[J];文教資料;2009年08期
10 王金柱;;中國當代電影改編文學作品的影響因素[J];青年與社會;201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犀禾;萬傳法;;中國當代電影的工業(yè)和美學:1978~2008年[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趙豬;中國當代電影的野蠻生長[N];中國經(jīng)營報;2013年
2 于宏建邋馬劍;中國當代電影展亮相莫斯科[N];人民日報;2007年
3 徐建華;真實記錄中國當代電影的發(fā)展[N];中國文化報;2013年
4 文新;《中國當代電影發(fā)展史》首發(fā)[N];文藝報;2007年
5 辛 聞;中國當代電影展迷倒巴黎觀眾[N];中國文化報;2004年
6 ;中國當代電影的困境與求索[N];解放日報;2006年
7 臘拉;中國電影感動俄羅斯[N];中國電影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張悅;主流電影振興推動中國當代電影發(fā)展[N];中國藝術(shù)報;2009年
9 段運東;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N];中國電影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紅;基于詹姆遜的后現(xiàn)代理論對中國當代電影后現(xiàn)代特征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孫意函;論民俗元素在中國當代電影敘事中的作用[D];吉林藝術(shù)學院;2016年
3 呂超;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微現(xiàn)象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4 唐盈;文化研究與中國當代電影的文化解讀[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5 馮嶺;后現(xiàn)代沖擊下的中國當代電影[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楊婷;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電影中的方言元素探究[D];暨南大學;2012年
7 周圓;“黑暗中的舞者”[D];吉林大學;2008年
8 張金華;中國當代電影中的悲劇品格[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林華;試論法國“新浪潮”對中國當代電影的影響[D];貴州大學;2007年
10 張曉慧;論中國當代電影的“奇觀化”轉(zhuǎn)向[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34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63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