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_文學館作者圖片_現(xiàn)代文學館 觀后感
本文關鍵詞: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現(xiàn)代文學館 觀后感
今天,我和姨夫還有表妹張子儀和小姨去了由巴金先生建立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參觀展覽。我不但學會了歷史,而且了解了許多書本。
我們先參觀了一樓,,突然,表妹子儀一聲尖叫,我們趕忙跑過去問怎么了,子儀說:“這兒有個人,坐在展覽的房子里!贝蠹乙豢垂笮ζ饋碚f:“這只不過是一塑蠟像而已!闭娴模矣X得這塑蠟像簡直太逼真了,做它的人一定很了不起。
接著,我們又看到了老舍、巴金、冰心、曹禺、魯迅、茅盾、郭沫若等人的資料和衣物。另外,我還看見魯迅給郭沫若寫的信呢。
然后,我們分頭行動,我來到了二樓,看見了更多作家的照片和資料。讓我來給你介紹幾個吧……
首先是‘茅盾’他于1896年出生,于1981年去世;原名為‘沈德鴻’字雁冰。曾寫過的書有:《小說月報》、《蝕》三部曲、《子夜》、《春蠶》等。
‘曹禺’生于1910年,1996年去世;原名為‘萬家寶’字小石。曾寫過的書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到了第三層,我看見了許多作家留下來的筆、書、自行車……在玻璃門上有這些物品的主人的名字和是哪類作家我都記了下來,就不一一說了。
今天去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讓我流連忘返,使我受益伸長。
11月10日,滿天的鵝毛大雪,把北京城厚厚的包上了一層銀裝,我們干訓班的全體同學去參觀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不知是最近甲型H1N1攪的人心惶惶,還是什么原因,讓我感覺這潔白的雪來的及時、有一種瑩光濁日除,素氣新空繞的爽快,雖然路很滑,但我還是準時趕到,心情也無比激動,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是由巴金先生倡議建立的,它是一座珍藏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冊的紀念碑,記載著杰出的象魯迅、郭沫若、矛盾、巴金、丁玲等一大批文學巨匠的足跡,它引導人們去探尋當年驚天動地的事業(yè),聆聽歷史的回聲。
我們沿著講解員指引的路線參觀,在現(xiàn)代文學館內,有我們非常熟悉和崇敬的作家,文學家,文學大師們。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分為A座一層、二層、三層和B座一層“二十世紀文學大師風采展”,展示了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七位文學大師的寫作和生活環(huán)境的模擬實景。還有作家的書房:葉君健書房、劉白羽書房、丁玲書房、楊沫書房和李準書房。他們的書房各具特色,不但美觀而且都非常有書香氣息。
正門的兩側,高3米多、總寬30來米的彩色玻璃鑲嵌畫,它們分別是魯迅《祝!、郭沫若《女神》、茅盾《白楊禮贊》、巴金《家》、老舍《茶館》和曹禺《原野》中的人物。正門前廳的東西兩側分別立著兩個大青瓷花瓶,每個高3米、重一噸半,上面有五千多名中國作家的簽名字跡。寬大的過廳兩側是兩副令人震撼的18米長、2.8米寬的巨副油畫壁畫《受難者》和《反抗者》,他們分別取材于魯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葉圣陶、艾青、許地山、沈從文等的作品。
從“五•四”運動開始,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涌入社會:冰心的《寄小讀者》;魯迅的《社戲》;郭沫若的《山茶花》;老舍的《四室同堂》;鄭振驛的《海燕》;巴金的《繁星》……都是當時社會上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且對鼓舞中國人民重新站起來抗擊國內外的反動派,建立新中國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欣賞我的祖國,是因為中國曾經經歷了多少滄桑、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啊;我熱愛我的祖國,是因為它在毛澤東、鄧-小-平、……總書記的領導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敬佩我的祖國,是因為在孫中山這位大總統(tǒng)的領導下,打響了“武昌起義”,發(fā)動了“辛亥革命”使中國從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中走了出來;我喜歡我的祖國,是因為祖國的壯麗風景使人心曠神怡……
一代輝煌的事業(yè)造就了一批文學有志之士,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是中國現(xiàn)代史的見證,作為現(xiàn)代的中國人,為有這樣的優(yōu)秀才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愿他們的史詩永垂千秋!
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現(xiàn)代文學館 觀后感”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原文地址
本文關鍵詞: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4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xrw/5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