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及其作用_寫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1.松鼠像粒子彈似的從里頭躥了出來。()2.字典
本文關鍵詞:修辭,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考點名稱:修辭方法
小學階段的比喻手法:
1、比喻: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這種修辭叫做比喻。
常用的比喻詞有:像、好像、仿佛、猶如、似的等。
例如:彎彎的月亮像小船一樣。其中月亮是本體,小船是喻體,像是比喻詞。
2、擬人:根據(jù)想象把物當做人寫或把人當做物寫。
例如:一路上,花兒一直對我微笑。
3、夸張:為了表達上的需要,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事物盡力做擴大或縮小的描述,這種修辭叫夸張。
例如:這間小屋連個人都站不下。
4、對偶: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shù)相等、意義上密切相聯(lián)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這種修辭叫對偶。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5、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例如:在這里我見了最藍的天空、最白的云朵、最偉大的奇觀……
6、反問:就是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常用肯定語氣表否定,否定語氣表肯定。
例如:難道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7、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目的是引人注意,引發(fā)思考。
例如:對面走來的是誰?正是我們敬愛的班主任老師。
8、反語:實際上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強幽默諷刺的表達效果。
例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9 、引用:把別人的話或大家熟悉的成語典故等有選擇地組織到自己的文章里。
10、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征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
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chǎn))
11、對比: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出來,相對比較描述。
12、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
13、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現(xiàn)互相補充,互相轉化的彼此溝通現(xiàn)象。
不同修辭手法的作用:
比喻 :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
擬人: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夸張: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lián)想效果。
排比 :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對偶 :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
設問 :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反問 :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引用 :引用現(xiàn)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
借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
以上內容為魔方格學習社區(qū)()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關鍵詞:修辭,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0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xrw/19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