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的寫作范式——兼論語言學博士三年的治學方法
本文關鍵詞:學術論文的寫作范式——兼論語言學博士三年的治學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治學 追述 創(chuàng)新 學術史 經(jīng)典著作
【摘要】:針對語言類期刊很少刊登談治學方法文章的現(xiàn)象,結合個人讀博經(jīng)驗,文章從聽課、讀書、寫作三方面探討了博士三年的治學之道。在分析語言學及相關學術論文的基礎上,把學術性論文按研究對象分為三專,按寫作方式分8個系列,并對每類論文進行了分析。
【作者單位】: 廣西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治學 追述 創(chuàng)新 學術史 經(jīng)典著作
【分類號】:H0
【正文快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學方法對初入學術殿堂的學者來說至關重要。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我認為“學習是一種方法之學,學習語言學更是一種方法之學,如果掌握不了學習語言學的方法,即便學再多的語言學知識也沒有用,也只能是望其門而不入,望門興嘆!”我在南大讀博三年,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魯川;王玉菊;;常用字“定型字義”和二字詞“詞義方程式”[J];漢語學習;2006年02期
2 李宇峰;于廣元;;談粵語源英語外來詞對普通話的影響[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孫艷;漢藏語四音格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Maharani(陳玉蘭);漢語、印尼語動詞重疊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申修瑛;現(xiàn)代漢語詞語搭配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4 吳欣;高誘《呂氏春秋注》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謙;現(xiàn)代漢語反義語素合成詞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2 于秒;現(xiàn)代漢語“X性”詞研究[D];延邊大學;2006年
3 吳善子;漢語區(qū)別詞與韓國語冠形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06年
4 王劍瑤;漢語英源外來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5 邊馨;《莊子》的成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孫果哲;網(wǎng)絡語言對中學語文教學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曾柱;論虛概念[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安松蘭;韓國語漢字副詞與漢語對應詞對比[D];延邊大學;2007年
9 張雯;語言符合任意性原則及其在辭格實證分析中的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陳正輝;關于省級衛(wèi)視欄目的命名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景捷升;要為四化“擒蛟龍”[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2 ;《夜讀》叢刊 創(chuàng)刊號要目[J];名作欣賞;1980年02期
3 陳智超;;史學家陳垣傳略[J];晉陽學刊;1980年02期
4 彭明;漫談治學[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4期
5 楊周翰 ,鈞楊;楊周翰同志答本刊記者問[J];外國文學研究;1981年01期
6 忍言;;科學高峰、學術師承及其他——李學勤治學經(jīng)驗雜談[J];讀書;1981年02期
7 方治;;國內學者盛贊和支持《傳略》的編輯出版[J];晉陽學刊;1981年02期
8 殷孟倫;;我的治學經(jīng)驗[J];江蘇社會科學;1981年11期
9 楊越;易廬;;想起了杜老的生平和治學——為紀念杜國庠同志逝世二十周年而作[J];學術研究;1981年01期
10 曾祥芹;《為學》的辯證哲理和議論技巧[J];殷都學刊;198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秦學智;;顏之推論學習[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2 ;前言[A];河北省歷史學會第三屆年會史學論文集[C];1983年
3 李寶珍;王崇仁;;著名老中醫(yī)王士相教授治學經(jīng)驗瑣談[A];第24屆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研討會、中醫(yī)藥高等教育兒科教學研討會、兒科名中醫(yī)講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4 劉世峰;;在實踐中研習中醫(yī)經(jīng)典[A];重慶市中醫(yī)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秦學智;;顏之推論學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柯賢偉;五百多年前的友誼之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2 本報通訊員 黃東貴 本報記者 王永長;發(fā)展都市農(nóng)業(yè) 推進農(nóng)村城市化[N];深圳商報;2000年
3 王琪森;對人文主義精神的回溯和呼喚[N];文學報;2000年
4 ;干線飛機沒有飛起的夢[N];中國經(jīng)營報;2000年
5 記者 劉幼萍;歷時3年有余 今日終劃句號[N];證券時報;2000年
6 王澤華;學術論文當心走進三個誤區(qū)[N];光明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倪迅 新華社記者 翟偉;“五個一號文件”是怎樣誕生的[N];光明日報;2001年
8 李書源;賢良方正可為官[N];吉林日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韓克銘;友愛互助 真情一片[N];遼寧日報;2001年
10 紫茵;中國作曲家在做什么?[N];音樂周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記》學術史[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孔超瓊;胡適學術演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江南;徐利治先生數(shù)學教育思想初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737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kx/73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