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意理論視域下出版物和碩博士論文中的中式英語研究
本文關鍵詞:釋意理論視域下出版物和碩博士論文中的中式英語研究
【摘要】:受漢語、中國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影響,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寫作、翻譯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并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現(xiàn)象。中式英語在英語學習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在一些由著名教育機構的名師公開出版的書籍中也出現(xiàn)中式英語,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碩士生和博士生相對一般英語學習者具有更高的英語水平,但在碩士和博士生公開發(fā)表的學位論文中,也屢見中式英語。鑒于此,作者認為有必要研究公開出版物和論文中的中式英語,以達到幫助英語學習者避免中式英語的目的。作者收集了很多中式英語的典型例子,她也是第一個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者。本論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介紹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論文結構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作者在回顧前期學者對中式英語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界定了中式英語,總結了中式英語的特征,并為了更好的說明中式英語,理清了其與中國英語的關系:認為中國英語自身成系統(tǒng),與標準英語主要是詞匯上的不同,而中式英語在詞匯、語法等層面上隨意性較強,對于不同英語學習者,中式英語的表現(xiàn)不同。用于研究中式英語的理論有很多,作者認為釋意理論在研究避免中式英語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并用釋意理論分析了出現(xiàn)中式英語的原因,即釋意不到位、脫離語言外殼不完全、重新表達不合適,并闡述了消除中式英語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理論框架。作者回顧了釋意理論的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并系統(tǒng)闡述了釋意理論的主要觀點。釋意理論第一次提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目的是翻譯作者的欲言;翻譯過程的三角模型:釋意、脫離語言外殼和重新表達,以及翻譯標準。作者認為經(jīng)過釋意理論的指引,譯文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漢語的影響。第四部分是論文的主體部分,作者應用釋意理論從重復、詞語誤用、詞語缺漏、句子結構、習慣表達幾個方面分析了熱賣的英語出版物和碩博士論文中的中式英語,并根據(jù)釋意理論的指導給出建議的版本,使原譯文符合英文的表達方式,從而實現(xiàn)釋意理論提出的三“忠實”,即忠實于原作者的欲言,忠實于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忠實于目標讀者的認知。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總結,作者總結了分析過程的新發(fā)現(xiàn),提出避免中式英語的策略,并給出論文的不足和未來研究的建議。此研究驗證了釋意理論在避免中式英語方面的有效性,也是對釋意理論的補充。希望此研究能幫助英語出版物的作者和碩博士生避免中式英語,加強人們對中式英語的重視,使得中國和英語國家的跨文化交際暢通。
【關鍵詞】:中式英語 翻譯 釋意理論 脫離語言外殼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0.1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4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1-12
- 1.2 Objective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12
- 1.3 General Structure12-13
- 1.4 Methodology of the Thesis13-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23
- 2.1 Definition of Chinglish14-15
- 2.2 The History of Chinglish15-16
- 2.3 Chinlish and English Varieties16-17
- 2.4 Chinglish and China English17-19
- 2.4.1 Definition of China English17-18
- 2.4.2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glish and China English18-19
- 2.5 Causes of Chinlish19-21
- 2.5.1 Incomplete Interpretation20
- 2.5.2 Incomplete De-verbalization20-21
- 2.5.3 Inappropriate Re-expression21
- 2.6 The Necessity of Avoiding Chinglish21-23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3-38
- 3.1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of Sense23-27
- 3.1.1 The emergence of The Theory of Sense23-24
- 3.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ense of Translation24-26
- 3.1.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ense in China26-27
- 3.2 Main Points of the Theory of Sense27-38
- 3.2.1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27-28
- 3.2.2 Sense28-29
- 3.2.3 The Triangle Model29-33
- 3.2.4 The Translation Criteria of the Theory of Sense33-38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Sense on Chinglish in PopularPublications,Theses and Dissertations38-64
- 4.1 Redundancy38-46
- 4.1.1 Unnecessary Nouns and Verbs39-41
- 4.1.2 Unnecessary Modifiers41-44
- 4.1.3 Redundant Twins44-45
- 4.1.4 Saying the Same Thing Twice45
- 4.1.5 Repeated References to the Same Thing45-46
- 4.2 Misuse of Words46-52
- 4.2.1 Misuse of Nouns47-49
- 4.2.2 Misuse of Verbs49
- 4.2.3 Misuse of Adjectives49-50
- 4.2.4 Misuse of Adverbs50-51
- 4.2.5 Misuse of Prepositions51-52
- 4.2.6 Misuse of Articles52
- 4.3 Lack of Words52-56
- 4.3.1 Lack of Pronouns53-54
- 4.3.2 Lack of Conjunctions54
- 4.3.3 Lack of Prepositions54-55
- 4.3.4 Lack of Verbs55
- 4.3.5 Lack of Adjectives55-56
- 4.4 Sentence Structure56-61
- 4.4.1 The Location of the Central Words56-57
- 4.4.2 The Word Order57-58
- 4.4.3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58
- 4.4.4 Positive and Negative58-59
- 4.4.5 Continuative Verbs and Non-Continuity Verbs59-60
- 4.4.6 Dangling Modifiers60-61
- 4.5 Idiomatic Expressions61-6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4-68
- 5.1 Findings64-66
- 5.2 Limitations66
- 5.3 Future Proposals66-68
- Works Cited68-71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靜;試論在英語寫作中如何避免中式英語[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2 張錦龍;談中式英語多余詞、重復詞[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4年03期
3 陳三東;中式英語特點淺析[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阮玉慧;中式英語與中國英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李卓,解麗麗;“中式英語”的主要表現(xiàn)及原因[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鄭健全;朱曉軒;;從“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談英語教學[J];社會科學家;2005年S2期
7 曹寧;;也論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鄭晶;;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之對比分析[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6年06期
9 程媛;;中國英語的特點及與中式英語的區(qū)別[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易安銀;;淺析中式英語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鄭晶;;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之對比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蔡莉;;試論中國英語和中式英語的關系[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3 陳利紅;;從英漢不同思維模式解讀中國英語與中式英語[A];貴州省外語學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俞碧芳;;外事商貿漢英翻譯中的“中式英語”及對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李昂;;經(jīng)濟詞匯英譯之我見[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承影;中式英語不光雷人[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旅美文化學者 常江;為“中式英語”說兩句公道話[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喬繼紅;什么造就了《中式英語》的成功?[N];經(jīng)濟參考報;2011年
4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潘文國;規(guī)范英文譯寫告別“中式英語”[N];中國教育報;2014年
5 鐘海之;“中式英語”受追捧 應學老外包容度[N];世界報;2009年
6 譯言;“已被嘗了三口的冰激淋”[N];世界報;2009年
7 記者 潘旭;長三角聯(lián)手,向“中式英語”標識宣戰(zhàn)[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本報記者 靳曉燕;生活、語言,誰牽引誰[N];光明日報;2011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劉嬋;從洋涇浜一路走來的中式英語[N];中國文化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媛;[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年
2 劉新飛;第三空間中的文化雜糅—黃哲倫《中式英語》的文化翻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3 孫冬雪;高中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現(xiàn)象分析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劍龍;漢英交替?zhèn)髯g中中式英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5 呂巖;漢譯英口譯中譯員的中式英語分析[D];外交學院;2016年
6 王錦年;運用語塊教學法減少初中生英語寫作中中式英語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7 胥娟;漢英口譯中的中式英語處理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江璐;釋意理論視域下出版物和碩博士論文中的中式英語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9 呂鷺;中國英語與中式英語的研究內容及方法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孫靜芳;高職新生英語學習中的中式英語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03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kx/70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