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4年“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情況分析
本文關鍵詞:2004-2014年“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情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2004-201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開展了10屆"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通過對論文評選的基本情況、獲獎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主題、來源學校及指導教師等情況分析發(fā)現:在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中比較高等教育研究比重最大;研究方法呈現出多樣化和綜合化等特點;形成了以廈門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為核心的高等教育學研究集群;指導教師結構在不斷變化,形成了老一輩及中青年學者有序結合的良性發(fā)展局面。
【作者單位】: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處學術部;
【關鍵詞】: 高等教育學 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 定量分析
【分類號】:G643.8;G640-4;G353.1
【正文快照】: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落實推進“國家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工程”的重要舉措。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論文評選旨在促進高等教育學學科的發(fā)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增強博士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領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雷振;;學科標準視域中的“高等教育”學科屬性探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04期
2 楊明宏;祝峰;;吶喊·匡正·引領——潘懋元“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理論”之解[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3 袁昱明;遠程教育學的元研究和學科建設[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9期
4 羅丹;;從元視角看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J];大學(學術版);2011年11期
5 陳清洲;;成人教育學科體系的構建與發(fā)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6 鄭確輝;;深化高教研究要多點問題意識[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7 周茂東,柳倩華;論學分制對我國高等教育適應多樣化的促進作用[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8 鐘柏昌;李藝;;中國教育技術學基礎理論問題研究——關于理論體系的評述[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9 劉堯;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探討[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10 許慶豫;從多維的角度理解高等教育學對象[J];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孫寧;;新建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yè)的一些體會[A];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yè)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1 教學論文)[C];199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田虎偉;我國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現狀、問題及出路[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李青霞;高職教師發(fā)展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3 鄭倫仁;大學學術權力運行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孫蕾;高等教育學博士成長與貢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趙軍;研究生教育思想范疇論[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3 陳方;影響我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社會因素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科;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呂壽偉;區(qū)域教育學學科生成機制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文娟;基于高校檔案教育的檔案文化功能新構建[D];南昌大學;2009年
7 王榮;高等教育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方法調查與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8 肖莉;我國高等教育學學位點建設調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9 謝依;江西民辦高校特色發(fā)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春霞;如何提高農科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從中國農科院連續(xù)三屆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談起[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2年03期
2 ;我校兩篇論文入選2003年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3 ;我校兩篇論文入選2003年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7期
4 孫p
本文編號:3658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kx/36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