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大學生情商教育的拓展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08-04 08:14
論文摘要 我國的高校教育對學生智商方面的開發(fā)和研究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層面,在情緒智商的研究方面顯得相對薄弱。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客觀需要,也是我國高校教育所面臨的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情商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出現了很多關于情商教育和情商管理的學術性研究成果,一些高校也開設了關于大學生情商提升的課程。但是,我國大學生的情商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具體表現在:自我意識強烈、抗挫折能力較差;智商較高、接受能力強,,社會適應力缺乏;好奇心重、個性張揚,自控力不強;不能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團隊意識薄弱等等。本文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情商現狀的分析,點出現代大學教育體系中關于情商教育的不足,進而結合教育的具體實踐,提出強化高校情商教育,建立健全大學生情商培育的具體措施,提高大學生情商水平,順利幫助他們成功成才。
論文關鍵詞 情商 情商培養(yǎng) 情商教育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幾年來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D.J.Mayer和P.Salovey秉承“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所提出來,主要指一個人在情緒、情感、意志和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一個人能否在某行業(yè)或領域取得成功,智力水平是最重要的。但越來越多的現實事例明確地告訴我們,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的成才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會超越智力因素。情商的主要內容概括起來包括五個要素:即認識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激勵、理解別人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我國大學生作為一群智力水平較高的群體,又處在自己能力提高和性格完善的重要時期,情商的培養(yǎng)與學生成功成才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學生在人生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內高校進行的一些情商水平測試以及心理健康測試問卷中,暴露出一部分大學生情商水平較低的現狀。一方面是高校情商教育的匱乏、大學生存在的諸多問題,另一方面是大學生情商水平和情商能力越來越多地為社會和用人單位所重視,成為他們成才與成功的關鍵因素。這種矛盾的存在也要求我們高校廣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和研究中增強對情商教育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情商水平。
一、當代大學生的情商現狀
欠缺獨立的自我管理能力。90后的大學生大多數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從小父母就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習慣性地做事情。進入大學以后,較為寬松的校園環(huán)境和相對自由的自我管理模式,導致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不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希望通過別人的幫助來管理自己。
協(xié)調合作和配合能力差。自從一個作家發(fā)表《中國的小皇帝》一文后,“小皇帝”一詞就成為了中國獨生子女的新興代名詞。這些“小皇帝”自小以自我為中心,習慣別人聽自己的,而不習慣去聽別人的。進入大學后,表現為不配合輔導員和班干部的工作,處處張揚自己的個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我行我素”的作風,協(xié)調合作和配合能力差。據調查,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選取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要具有團隊協(xié)作合作意識,因此,在校園中對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是不容忽視的。
心理承受能力差。最近幾年,高校中學生自殺和他殺事件接連發(fā)生,有些人就會產生疑惑,大學生正處于充滿青春和朝氣的年紀,又是什么事情讓他們舍棄自己多彩的生命而輕生呢?據國家教育司2013年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部分是因為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特別是一些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的學生,自尊心極強,一旦在學習生活方面落后,極易產生不良情緒,經過日積月累,再加上缺乏應有的調節(jié)機制,超過心理承受底限就會產生一些極端行為。
自信心相對缺乏。自信心是對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價值的充分認識和客觀評價。它是促使人們實現理想的內在推動力,也是一個人順利實現自身價值所具備的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品質。在中國的傳統(tǒng)家庭育才過程中,一直奉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理念。父母自身沒有實現的理想,就希望在孩子身上幫他們得到實現。從小就對孩子施加各種壓力。越來越多的孩子生活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再加上有些父母忽視了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使得很多大學生缺乏應有的自信心。
缺乏良好的習慣。據社會學專家調查發(fā)現:我們90%的行為是出自于習慣的支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絕大程度上都是習慣。大學生努力奮斗學習,為的就是在走入社會的那一天能獲取自己的成功。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具備良好的習慣,而現實情況卻表明,現在的大學生大多缺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一方面是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越來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卻是種種的不良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大教育力度,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交友習慣、鍛煉習慣和生活習慣。
二、對大學生進行情商培育的必要性
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中的高智商人群,同時又處在自己人生中性格完善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時期,情商教育與學生成功成才間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我國大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助于推進我國和諧社會的發(fā)展進程。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要求大學生具備相對完善的人格和充分對自我情緒、情感的認知,這是情商教育的基本內容。而大學生情商的現狀卻不容樂觀。由于情商問題,首先導致大學生個人內在的情緒不和諧,其次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最終導致進入社會后出現就業(yè)困難。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情商教育和開發(fā),能讓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個人能力和自身人格得到完善的發(fā)展,對促進和諧校園、和諧集體的創(chuàng)建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進而推動整個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
有助于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的健全。《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明確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具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促進大學生性格完善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也是高等院系思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進行情商教育,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求職擇業(yè)、性格完善等多種成長中出現的困惑。因此,我們在高校的素質教育中,應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的情商教育,完善高校情商教育和培養(yǎng)機制,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環(huán)境的能力,幫助他們順利成功成才。
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成才成功,順利實現求職再擇業(yè)。首先,情商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早日成才。大學生渴望成功,也非常急切地想具備較強的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各種能力。每一個大學生都具備強烈的成才愿望,希望自己的綜合素質能被社會所認可,而現今高校的情商教育在如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的內容是很有限,甚至說是缺失的。一方面是學生強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卻是相對滯后的高校情商教育現狀,因此,推進高校的情商教育勢在必行。在學生進入社會以后,如何進行職業(yè)選擇,怎樣盡快適應迥異于校園的競爭環(huán)境,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恰恰就是情商教育的核心內容,從這個層面講,加強情商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順利成功成才。
三、加強大學生情商培育的途徑選擇
。ㄒ唬⿴椭鷮W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恰當進行自我定位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原理講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應用的過程表現為自我認識、自我接受、自我肯定和自我呈現,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大學生在自我認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自卑或自負情緒。這些不良情緒都是因為不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認知而產生的。在自我認知過程中,過高或過低對自己進行定位都會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幫助并引導大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和定位是大學生情商培育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學?梢酝ㄟ^多種形式,諸如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綜合素質拓展、就業(yè)能力講座、社會實踐等等。多途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行自我定位,在職業(yè)規(guī)劃、實踐參與中了解自己、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從而最終實現自我。
。ǘ┢占按髮W生情商教育課程,充分利用課堂提高大學生情商水平
高校的教育應該重視并加大對學生情商課程的開設,將情商教育和情商管理課納入學生必修課。并且在課程安排和授課內容上進行改革,使團隊情商、心理健康、禮儀修養(yǎng)、自我認知、挫折耐受教育等相關課程進入情商課堂,完善情商教育內容體系。同時,高校也應該加大師資培訓力度,通過定期召開教師情商課程培訓、課程研討會等形式提升情商教師的授課能力和綜合素質。使教師轉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接受并喜歡情商管理的課程,使同學們真正在情商教育的課堂上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從而最終實現自我。
。ㄈ┰趯W生教育中引入適當的挫折教育,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能夠承受失敗的后果,具備較強的挫折承受能力是情商體系中重要的一個衡量因素,也是決定學生成才的一個關鍵因素。當前大學生情商方面較低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心里抗挫折能力較弱,在面對學業(yè)競爭、人際矛盾、情商問題及一些意外情況時容易出現焦慮、恐慌甚至自殺等行為。因此,高校的情商教育課程應該增加情商素質理論學習內容,通過課堂談論、實踐演練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增強耐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使他們順利實現自身的價值。
。ㄋ模┘訌姶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心理教育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內容,過硬的心理素質是高情商的重要組成因素。因此,要真正提高大學生的情商水平,必須綜合多種教育形式、充分發(fā)揮高校心理教師的作用,在課堂以及課下強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高校應完善素質教育體系,增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開設專題團體輔導、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等形式,使大學生掌握較多的心理健康知識,鍛煉出過硬的心理素質;二是高校應建立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并不斷完善其職能,在同學們出現心理問題時及時得到幫助;三是各個院系應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全院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測評,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對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特殊輔導。
本文編號:83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ijiedaxue/834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