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升誡子書①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
本文關鍵詞:直言賈禍,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精英家教網 > 高中語文 > 題目詳情
李應升誡子書①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yǎng)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勢不可凌。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yè),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貧家,須與妝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防閑③。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yǎng)。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yǎng)。他日伺祖父母千百歲后,葬我于墓側,不得遠離。
注:①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東林黨人,敢言直諫,多次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入獄而死。②韋弦:韋,熟牛皮;弦,弓弦。成語有“韋弦之佩”,意為用來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規(guī)勸。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③防閑:防,防水的堤壩;閑,防獸的圈欄。泛指防備和禁阻。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吾直言賈禍——招致
B.祖父母拱璧視汝——看見
C.衣鮮食甘——很少
D.以負我志——擔負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若長而弗改——若上進無望
B.不復與汝相見——須與妝田百畝
C.汝長成之日——及獄中幽囚痛苦之狀也
D.以貴公子待汝——當待以同胞
3.下列各句,全部屬于李應升對兒子的“告誡”的一組是
[ ]
①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②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
③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 ④人不可上,勢不可凌
⑤內外出入,謹其防閑 ⑥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閹黨屈服,決心以死報效朝廷,因此寫下這封信,作為臨終遺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兒子身上存在的過于任性、不敬長輩、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兒子認清危害,改正缺點,學會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們和睦友愛,妹妹出嫁時要以一百畝田地作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財產,誰也不要想多占一點。
D.作者把自己的兩點遺愿托付給兒子:一是希望兒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將來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5.斷句。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
祖 父 母 愛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訓 汝 汝傲而 弗 親 今 吾不 測 汝 代 吾 為 子 可 不 仰 體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矣
6.翻譯下面的句子。
、俅艘酥t以全身,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谖峋庸賽勖(jié),未嘗貪取肥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2.B3.B4.C5.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當斷不斷,不當斷而斷,都算錯。)6.①這樣就應該謙遜恭謹,來保全自身,這是第二點。 ②我做官,愛惜名聲和節(jié)操,從來沒有貪婪攫取,使家里富裕。
年級 高中課程 年級 初中課程
高一 高一免費課程推薦! 初一 初一免費課程推薦!
高二 高二免費課程推薦! 初二 初二免費課程推薦!
高三 高三免費課程推薦! 初三 初三免費課程推薦!
更多初中、高中輔導課程推薦,點擊進入>>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23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斷句題4分;翻譯題10分)
李應升①誡子書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yǎng)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勢不可凌。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yè),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貧家,須與妝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防閑③。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yǎng)。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yǎng)。他日伺祖父母千百歲后,葬我于墓側,不得遠離。
【注】①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東林黨人,敢言直諫,多次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入獄而死。②韋弦:韋,熟牛皮;弦,弓弦。成語有“韋弦之佩”,意為用來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規(guī)勸。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雹鄯篱e:防,,防水的堤壩;閑,防獸的圈欄。泛指防備和禁阻。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吾直言賈禍 招致
B.祖父母拱璧視汝 看待
C.衣鮮食甘 鮮艷
D.神明殛之矣 誅殺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不復與汝相見 失其所與,不知
B.此宜儉以惜福 厚斂以雕墻
C.當足其衣食 則或咎其欲出者
D.葬我于墓側 以其無禮于晉
下列對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閹黨屈服,決心以死報效朝廷,因此寫下這封信,作為臨終遺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兒子身上存在的過于任性、不敬長輩、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兒子認清危害,改正缺點,學會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們和睦友愛,妹妹出嫁時要以一百畝田地作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財產,誰也不要想多占一點。
D.作者把自己的兩點遺愿托付給兒子:一是希望兒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將來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
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
①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
譯文:
②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
譯文:
③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李應升誡子書①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yǎng)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勢不可凌。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yè),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貧家,須與妝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防閑③。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yǎng)。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yǎng)。他日伺祖父母千百歲后,葬我于墓側,不得遠離。
【注】①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東林黨人,敢言直諫,多次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入獄而死。②韋弦:韋,熟牛皮;弦,弓弦。成語有“韋弦之佩”,意為用來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規(guī)勸。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雹鄯篱e:防,防水的堤壩;閑,防獸的圈欄。泛指防備和禁阻。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吾直言賈禍 招致
B.祖父母拱璧視汝 看見
C.衣鮮食甘 很少
D.以負我志 擔負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若長而弗改 若上進無望
B.不復與汝相見 須與妝田百畝
C.汝長成之日 及獄中幽囚痛苦之狀也
D.以貴公子待汝 當待以同胞
下列各句,全部屬于李應升對兒子的“告誡”的一組是( )
①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②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
③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
④人不可上,勢不可凌
⑤內外出入,謹其防閑
⑥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閹黨屈服,決心以死報效朝廷,因此寫下這封信,作為臨終遺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兒子身上存在的過于任性、不敬長輩、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兒子認清危害,改正缺點,學會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們和睦友愛,妹妹出嫁時要以一百畝田地作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財產,誰也不要想多占一點。
D.作者把自己的兩點遺愿托付給兒子:一是希望兒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將來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斷句和翻譯。
⑴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
祖 父 母 愛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訓 汝 汝 傲 而 弗 親 今 吾 不 測 汝 代 吾 為 子 可 不 仰 體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 矣
⑵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②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甘肅省高二下期期末考試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李應升誡子書①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yǎng)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勢不可凌。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yè),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貧家,須與妝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防閑③。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yǎng)。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yǎng)。他日伺祖父母千百歲后,葬我于墓側,不得遠離。
【注】①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東林黨人,敢言直諫,多次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入獄而死。②韋弦:韋,熟牛皮;弦,弓弦。成語有“韋弦之佩”,意為用來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規(guī)勸。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③防閑:防,防水的堤壩;閑,防獸的圈欄。泛指防備和禁阻。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吾直言賈禍招致
B.祖父母拱璧視汝看見
C.衣鮮食甘很少
D.以負我志擔負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若長而弗改若上進無望
B.不復與汝相見須與妝田百畝
C.汝長成之日及獄中幽囚痛苦之狀也
D.以貴公子待汝當待以同胞
3.下列各句,全部屬于李應升對兒子的“告誡”的一組是( )
① 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②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
③ 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
④ 人不可上,勢不可凌
⑤ 內外出入,謹其防閑
⑥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閹黨屈服,決心以死報效朝廷,因此寫下這封信,作為臨終遺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兒子身上存在的過于任性、不敬長輩、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兒子認清危害,改正缺點,學會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們和睦友愛,妹妹出嫁時要以一百畝田地作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財產,誰也不要想多占一點。
D.作者把自己的兩點遺愿托付給兒子:一是希望兒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將來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5.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祖 父 母 愛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訓 汝 汝傲而 弗 親 今 吾不 測 汝 代 吾 為 子 可 不 仰 體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矣
6.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②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年湖南省高三十二校聯(lián)考第二次考試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23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斷句題4分;翻譯題10分)
李應升①誡子書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yǎng)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勢不可凌。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yè),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貧家,須與妝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防閑③。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yǎng)。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yǎng)。他日伺祖父母千百歲后,葬我于墓側,不得遠離。
【注】①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東林黨人,敢言直諫,多次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入獄而死。②韋弦:韋,熟牛皮;弦,弓弦。成語有“韋弦之佩”,意為用來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規(guī)勸。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③防閑:防,防水的堤壩;閑,防獸的圈欄。泛指防備和禁阻。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吾直言賈禍招致
B.祖父母拱璧視汝看待
C.衣鮮食甘鮮艷
D.神明殛之矣誅殺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不復與汝相見失其所與,不知
B.此宜儉以惜福厚斂以雕墻
C.當足其衣食則或咎其欲出者
D.葬我于墓側以其無禮于晉
3.下列對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閹黨屈服,決心以死報效朝廷,因此寫下這封信,作為臨終遺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兒子身上存在的過于任性、不敬長輩、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兒子認清危害,改正缺點,學會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們和睦友愛,妹妹出嫁時要以一百畝田地作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財產,誰也不要想多占一點。
D.作者把自己的兩點遺愿托付給兒子:一是希望兒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將來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4分)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
5.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10分)
①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
譯文:
②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
譯文:
③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屆廣東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李應升誡子書①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shù)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yǎng)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楚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勢不可凌。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yè),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貧家,須與妝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防閑③。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yǎng)。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yǎng)。他日伺祖父母千百歲后,葬我于墓側,不得遠離。
【注】①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東林黨人,敢言直諫,多次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入獄而死。②韋弦:韋,熟牛皮;弦,弓弦。成語有“韋弦之佩”,意為用來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規(guī)勸。語出《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雹鄯篱e:防,防水的堤壩;閑,防獸的圈欄。泛指防備和禁阻。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吾直言賈禍招致
B.祖父母拱璧視汝看見
C.衣鮮食甘很少
D.以負我志擔負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若長而弗改若上進無望
B.不復與汝相見須與妝田百畝
C.汝長成之日及獄中幽囚痛苦之狀也
D.以貴公子待汝當待以同胞
3.下列各句,全部屬于李應升對兒子的“告誡”的一組是( )(3分)
①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②汝少所習見游宦赫奕
③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
④人不可上,勢不可凌
⑤內外出入,謹其防閑
⑥汝資性不鈍,吾失于教訓,讀書已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閹黨屈服,決心以死報效朝廷,因此寫下這封信,作為臨終遺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兒子。
B.作者指出兒子身上存在的過于任性、不敬長輩、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兒子認清危害,改正缺點,學會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們和睦友愛,妹妹出嫁時要以一百畝田地作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財產,誰也不要想多占一點。
D.作者把自己的兩點遺愿托付給兒子:一是希望兒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將來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5.斷句和翻譯。(10分)
⑴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祖 父
母 愛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訓 汝 汝 傲 而 弗 親 今 吾 不 測 汝 代 吾 為 子 可 不 仰 體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 矣
⑵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此宜謙以全身,二也。
②吾居官愛名節(jié),未嘗貪取肥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文關鍵詞:直言賈禍,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8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4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