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高校的調研
一、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及其作用
(一)家庭因素的含義
家庭是每個人出生的第一環(huán)境,也是每個人成長的終身環(huán)境。從古至今,對家庭的定義多種多樣。在西方,早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從人類自身再生產(chǎn)的角度解釋家庭,指出:"每日都在重新生產(chǎn)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chǎn)另外一豎人,即增值。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家庭。"美國人口普查對家庭的定文是:"在傳統(tǒng)上和法律上,家庭指的是居住在一起,由血緣、婚姻或收養(yǎng)關系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們"。在國內(nèi),《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對家庭的定義頗有代表性:"家庭是由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系所組成的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家庭從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在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家庭因素,主要就是指在家庭這個社會基本系統(tǒng)中的各種因素,如婚姻、親屬關系、家庭經(jīng)濟、代際關系等,并且不同領域所研究的家庭因素也有所不同。生物學主要關注家庭中的基因和夫婦的懷孕生育問題;經(jīng)濟學更多關也家庭送個基本社會單位的經(jīng)濟問題,家庭消費行為和生活水平等;而歷史學從歷史的角度研究家庭在時間上的起源、趨勢及模式。對心理健康和也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因素是指來自于家庭的對心理健康和也珪健康教育具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生理、心理、社會因素。本文所指的家庭因素,正是取自這方面的含義,具體地說,是指包括家族遺傳、家庭背景與狀況、家庭成員及其相互關系、家庭氛圍、教養(yǎng)方式、家庭生活事件等影響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家庭特點與環(huán)境。不僅指大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受到的影響,還包括從出生到進入大學前的十多年間受到的影響。
...................
(二)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也理健康研究先驅、精神病學家格林布拉持(M,Greenblatt)等人的研究曾表明,心理健康與個人所擁有的社會網(wǎng)絡有很大關系,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人往往擁有較廣泛的且支持性強的社會網(wǎng)絡。家庭提供給個人最初且始終存在的社會網(wǎng)絡,是個體成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環(huán)境,對個體個性形成和心理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家庭對個體也理成長的影響受到關注,關心孩子的心理發(fā)展逐步引起家長重視。但是,不少家庭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仍然存在重智育捂德育、重學習成績輕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象,忽視對子女心理健康教育與培育。在子女上了大學后,許多家長對子女學習、生活、就業(yè)乃至身體健康方面的關心遠勝于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家庭因素對大學生的也理健康具有重要影響。首先,大學生的也理健康與在進入大學之前的也理發(fā)展狀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后者是大學生也理健康的心理背景與基礎。比如,在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許多大學生的也理問題或是進入大學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也理問題的延續(xù),或是與從前受到的也理傷害密切相關,或是與之前的屯、理發(fā)展狀況和形成的個性品質存在內(nèi)在的因果關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學生入學之前心理發(fā)展的基礎上,無論是發(fā)展性教育還是彌補性教育,都不是孤立和斷裂的,是學生入學之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續(xù)。從這個意義上說,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既是過去時,又是現(xiàn)在進行時,是仍然存在著的。其次,在子女上了大學后,家庭因素仍然對他們的也理健康有著重要影響。與中學生、小學生相比,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相對成熟,獨立能力相對較強,但我國國情是大學生對家庭在經(jīng)濟、生活和也理上仍然有著很強的依賴關系,不但家庭因素對"離開"了家庭的大學生仍然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且家庭對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心理還不夠成熟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的道路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社會支持力量。因此,即使是上了大學,家庭因素對大學生的也理發(fā)展和也理健康仍然具有重要的影響。
.....................
二、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影響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廣大學生也理素質為著眼點,針對大學生特殊的年齡、心理特征以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心理問題,完善心理品質和提高心理素質。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因素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較多表現(xiàn)在家族的遺傳、家庭結構、家庭關系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等四個方面。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最直接因素。遺傳是親子之間基因的遺傳,送里主要指遺傳疾病,即親子之間的遺傳病。常見的遺傳病有糖尿病、高血壓、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遺傳對大學生也理健康狀況有著重要影響。大學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為例,己有的研究普遍認為它與遺傳有著重要關系。精神分裂癥是家族遺傳的。"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癥,其后代的患病風險是46%,而一般人群中只有1%。"另一種大學生中常見的精神疾病抑郁癥,研究認為,在家族抑郁癥中與某患者有較近血緣關系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癥。
除了遺傳性精神疾病,其他遺傳性生理疾病也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遺傳性的生理疾病治療困難,給患者造成學習、生活的諸多困難,影響自信心和自尊心,產(chǎn)生焦慮抑郁和痛苦。
2.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就是組成家庭的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組合狀況。也可以說,家庭結構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模式和類型。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個體自我意識的增強,以前通常的"四世同堂"家庭已經(jīng)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增加的獨生子女家庭、單親家庭和隔代家庭。這些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可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
(二)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發(fā)揮的影響
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也、理健康有重要影響,因而其對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應得到重視。子女進入大學后,因距離和空間限制,這種影響更多體現(xiàn)在家長對子女也理層面的關也、支持和必理健康的維護上。目前,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中家庭因素所具有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發(fā)揮,而家庭自身包括家庭(長)對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視、關注、及態(tài)度等是影響發(fā)揮的重要困素。
1.家長的重視程度
家庭(長)重視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是其發(fā)揮應有作用的基本前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方面,多數(shù)家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前述的筆者對浙江省高校的問卷及訪談調查也證實了送一基本情況。調查結果顯示,58.8%的被調査者認為多數(shù)家庭(長)不太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占被調查者的一半以上。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
....................
三、影響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擇作用的原因.............36
(一)家長的認知誤區(qū)............37
(二)家庭的應對困難............39
四、充分發(fā)揮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41
(一)充分發(fā)揮家庭的原生性作用............42
(二)密切學校和家庭的協(xié)作關系..............44
三、影響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作用的原因
(―)家長的認知誤區(qū)
家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缺失直接影響影響了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有參與。
首先,家長缺乏對也理健康知識的全面認識和了解。一方面,家長知識結構有限。大學生的家長大多出生在上世紀六走十年代,在他們當時的教育中,對必理健康相關知識提及很少。當他們成為父母后,會讓子女從小去學藝術,學體育,去旅行,但是很少有家長要求子女了解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這是因為他們自己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無。家長知識結構的限制不僅影響了他們對子女健康私理的培養(yǎng),也影響了自身的心理建設。另一方面,家長對大學生屯、理健康教育了解較少。大多數(shù)父母不清楚高校設有心理健康教育專門機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家長只關心子女的學習和同學之間的關系,殊不知出了問題到底怎樣引導和疏解,或者能找誰幫助。當子女出現(xiàn)屯、理問題時,部分家長可能無法全面了解子女也理問題對其成長的危害及影響,他們更關心的是子女能否繼續(xù)完成學業(yè),會否被同學歧視及自身的工作等問題。這都是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不足造成的。
.....................
四、充分發(fā)揮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值康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在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的也理健康教育需要學生家長的積極支持與充分參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迫切需要改變目前家庭積極性發(fā)揮不足的現(xiàn)狀,通過多方面努力,充分發(fā)揮家庭因素在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家長不僅要關也子女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和技術技能的提高,還應重視子女的也理健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個性,提高也理素質和抗挫折能力,以促進子女的也理健康發(fā)展。大學生與中小學生不同,大學生己成年,逐漸脫離家庭的管教,大學教育的目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家庭始終是個體也理成長重要的社會環(huán)境,而中國特有的國情,也使得大學生即使進入大學也仍與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不能忽視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也理健康的影響,不能否認家庭因素在大學生也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原生性"主要是指研究對象原始的,原本的屬性,更多適用于電子科技中。這里的家庭原生性作用正是取其"原始的"意思,指從家庭自身出發(fā),家庭本來應該具有,并能充分發(fā)揮的作用。
在進入大學前,家長要著重注意對子女健康也理品質的培養(yǎng),促進其也理成長。近日,教育部印發(fā)《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王作的指導意見》,指出了家庭教育在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梢,家庭的培養(yǎng)和教育對一個人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大學生已不再是小孩,但童年受到的培養(yǎng)仍影響著長大后的心理發(fā)展。
參考文獻(略)
,
本文編號:54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5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