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運用于臨產室護理的效果分析
1.1方法:
對照組僅采用臨產室中的基礎護理干預,包括基礎宣教、產前產中準備的相應內容。研究組則應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開展方法如下:
①產前護理:產前護理內容以臨產產婦的心理護理為重點,在臨產前產婦會有強烈疼痛感及異常緊張、恐懼的心理負擔,此時需要助產護理人員在旁保持親切耐心的態(tài)度安慰并引導患者。除講解正確分娩方式外,還可適時為患者講述之前其他患者成功分娩的經歷,以此鼓勵產婦積極應對分娩,緩解其恐懼心理。
同時,增加與產婦之間的肢體交流,如撫摸背部、緊握手部等肢體動作,分擔患者緊張情緒,同時增強產婦對助產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告知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將一直有專業(yè)的助產士陪同并給予幫助,不需要擔心。對產婦及產婦家屬的疑問要認真解答,對分娩前后期產婦及家屬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指導,確立雙方共同配合的和諧醫(yī)患關系。
②產中護理:將產婦推入待產室,避免磕碰,將待產室濕度控制適中,溫度調節(jié)至24℃左右。盡管在待產前已經對產婦進行過心理干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產婦情緒得以緩解,但進入待產室封閉的環(huán)境后,產婦會潛意識浮現(xiàn)印象當中的分娩場景,從而加劇緊張和恐懼心理。應對此種情況,助產護理人員應充分利用之前護患之間建立起的良好互信關系,加強對產婦的心理干預,鼓勵產婦重拾分娩信心,同時為保證產婦有足夠的體力生產,可讓產婦進食少量高熱量食物。此外,助產士可保持輕柔、體貼的語氣與產婦交流,以此轉移產婦注意力,介紹各項無痛護理措施,爭取產婦配合,具體實施時,動作穩(wěn)、準、嫻熟,密切觀察產婦反應,操作程度控制在產婦耐受程度內,縮短產婦不適時間,減輕陣痛帶來的疼痛感。
分娩過程中,為支撐產婦分娩的輔助醫(yī)療器械墊上襯墊,提高舒適程度,及時更換會陰墊,并為產婦擦拭汗液,指導產婦雙腿彎曲置于腳撐上,以溫水沖洗會陰處。
分娩時為產婦遮擋身體其他部位,避免造成心理負擔,助產士可適當為產婦按摩,指導放松身心,指導正確的用力方式。在分娩后,及時為患者清理身上殘留血跡,對宮底進行按壓,輔助殘留積血排出。另外,清潔產婦乳頭后,指導產婦配合嬰兒早吸吮,待身體清潔后為產婦穿好衣物,監(jiān)測母嬰情況均正常后,推入病房。③術后護理:術后,指導產婦進行喂養(yǎng)方式,并注意觀察會陰切口、宮縮情況、泌乳情況及心理狀態(tài),協(xié)助產婦做好應對措施。
1.2觀察指標:
2結果
在臨產時中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產婦身心狀態(tài),改善分娩結局,有效避免危險事件。
3討論
臨產室中給予合理有效的干預措施是保證分娩安全的基礎,本研究中針對58例患者采用了舒適護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為產婦提供更為舒適的身心感受,以此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為臨床安全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舒適護理病程“以患者為中心”的基本理念,加深護理服務質量,完善護理干預內涵,為助產士的工作創(chuàng)造更深層的價值。
本組患者經舒適護理干預后,其順產率達到75.9%,產程時間縮短至(7.0±2.4)h,新生兒窒息率1.7%,胎兒窘迫發(fā)生率3.4%,而陰道分娩產婦的出血量也降至(179.7±81.6)m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護理能夠良好改善臨產室中產婦的分娩結局,并增加分娩的安全程度。
,
本文編號:42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4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