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在普外科急腹癥診斷與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6-04-26 13:01
在50例患者當中,原發(fā)性腹膜炎3例、急性盆腔炎1例,采用腹腔鏡下腹腔沖洗引流處理進行治療;宮外孕5例,采用腹腔鏡下“宮外孕”手術治療;閉合性腹部損傷3例,采用腹腔鏡下穿孔修補的方式治療;8例急性闌尾炎中6例采用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2例中轉(zhuǎn)開腹;4例腸梗阻探查清楚是由于小腸粘連及壓迫所導致的,因此采用腹腔鏡腸粘連束帶松解手術進行治療;1例重癥急性胰腺炎采用腹腔鏡下清創(chuàng)及腹腔引流的方式進行治療,在完成手術之后灌洗腹腔,同時實施透析治療;膽囊扭轉(zhuǎn)2例、急性膽囊炎5例、膽囊結石13例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胃潰瘍穿孔采用腹腔鏡穿孔修補的治療方式。
3結果
4討論
隨著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給急腹癥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采用腹腔鏡技術能夠查明很多原因不清的急腹癥的病因,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剖腹探查率,并且能夠?qū)⒉槐匾钠矢故中g避免。在本次研究當中,所有患者經(jīng)過腹腔鏡探查均被正確診斷,達到了100%的確診率,同時有48例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治愈出院,這一結果充分地表明了在外科臨床上腹腔鏡的優(yōu)越性。
在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要對腹腔鏡的禁忌證以及適應證予以嚴格的掌握。除此之外,在急腹癥的診斷和治療中,腹腔鏡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其只能夠?qū)εK器表面病變進行觀察,難以察覺實質(zhì)性臟器病變,所以如果采用腹腔鏡無法處理,就必需要及時地對患者進行中轉(zhuǎn)開腹。
綜上所述,腹腔鏡技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準確率、十分顯著的療效以及較快的術后恢復等特點,對診斷和治療普外科急腹癥具有十分明顯的優(yōu)勢。
,
本文編號:40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402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