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電子合同有效性法律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04-27 10:03
論文摘要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有效性認定
。ㄒ唬┪闯赡耆撕炗嗠娮雍贤男ЯφJ定
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特點,在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交易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未成年人簽訂交易合同的行為,對合同的有效性,建議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認定:
一是對未成年人簽訂的純獲利益的電子合同,不應當因為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有限而予以否定。此類基于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簽訂的由未成年人純獲利益的電子合同,應從保護未成年人、鼓勵未成年人的角度出發(fā),認定為有效合同。
二是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企業(yè)可以通過設置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帳號、填入出生年月日、填入與銀行賬號或身份證號綁定的手機驗證碼等技術手段,防范未成年人的交易行為。通過采用以上技術障礙手段,如果未成年人仍能完成合同簽訂或獨立交易成功,則說明未成年人從事實上滿足了《合同法》中關于合同訂約當事人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條件。因此,對于此類由未成年人簽訂的合同,法律應該視其為有效合同。
三是對于未成年人簽訂的金額特別巨大、合同標的物與未成年人的生活無顯著關聯(lián)的電子合同,如購買名人字畫、珠寶玉器等,則可以認定該電子合同無效。
同時,對合同成立后產(chǎn)生的法律效果,應有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承繼,而不能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缺乏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為由,認定合同無效或撤銷合同,推卸自己應當承擔的監(jiān)護責任。未成年人如果違反電子合同中的先合同義務、相對人利益受損、未成年存在過錯、未成年人的過錯與相對人遭受的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未成年人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且未成年人在電子合同中的行為如果符合了侵權行為的構(gòu)成要件,也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ǘ┐嬖阼Υ玫碾娮雍灻炗喓贤男ЯφJ定
在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交易中訂立的電子合同,脫離了傳統(tǒng)的書面介質(zhì)的方式,使得傳統(tǒng)交易中用于識別當事人身份的簽名或蓋章方式很難適應電子合同的需要。而驗證服務商在從事服務過程中,面臨著諸如數(shù)字記錄丟失、信息審查不嚴致使證書含虛假陳述等風險,對此,建議做如下認定:
一是對于有瑕疵的電子簽名簽訂的合同,只要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是出于善意進行的合同簽訂,不存在惡意和嚴重過失,就應當承認該電子合同有效。目前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交易量呈飛躍上升趨勢,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高科技化、無邊界性等特點成為電子合同簽訂量不斷攀升最直接的原因。如果因為電子簽名存在瑕疵就認定合同無效,這對維持網(wǎng)絡交易秩序和國家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帶來消極的影響。在我國《合同法》中,對自始無效的合同界定為:因欺詐、脅迫訂立的合同無效,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無效。因此,當存在瑕疵的電子簽名的電子合同并非為以上三類絕對無效情形時,我們一般應當認定為合同有效。
二是按照《電子簽名法》中規(guī)定,如果認定驗證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有瑕疵的電子簽名簽訂的電子合同有效,依據(jù)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電子簽名認證服務,電子簽名人或者電子簽名依賴方因從事民事活動而遭受損失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若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在電子簽名系統(tǒng)中,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電子簽名認證服務是一個技術性和風險性很高的服務。一方面,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高技術的電子簽名產(chǎn)品,需要依靠簽字人自己提供的信息對簽字人進行認證,對于簽字人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本身就存在很大風險,因為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不可能去一一驗證簽字人信息可靠性的;另一方面,簽字人利用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電子簽名所簽訂的合同的標的額會遠遠高于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從簽字人那里得到的簽字證書的對價。如果一旦由于電子簽名的缺陷而使得簽字人或合同另一方當事人遭受損失,要求電子服務提供者承擔全部損失,顯然是不公平的。
。ㄈ┓侨藶橐蛩貙е聝(nèi)容錯誤的電子合同效力認定
對于因非人為因素錯誤導致內(nèi)容發(fā)生改變的電子合同,不能一概否認它的效力。建議做如下認定:
一是在實際認定中,應當以一般人的適當注意判斷合同內(nèi)容的合理性。如果按照普通人的辨識能力,認為合同內(nèi)容是恰當?shù),沒有明顯的錯誤,并且承諾當事人是善意的,就應當認定電子合同有效。
二是如果因為系統(tǒng)或程序的錯誤,造成電子合同所訂立的商品的售價明顯過度低于其價值, 比如一輛全新汽車的交易價格為一元,或者商品的售價明顯過度高于其價值, 比如一支普通鉛筆的價格為一萬元,相對人應明顯知道合同內(nèi)容存在問題,但是又無法確定當事人真正意思表示的,該意思表示應當認定為無效,在此情況下簽訂的電子合同也應當認定為無效電子合同。
本文編號:39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395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