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學視角看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自古以來,我國就存在“蒙以養(yǎng)正”的觀念,凸顯幼兒階段的教育乃人生學習的敏感期和關鍵期。而幼兒體育教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xiàn)幼兒體育價值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和體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社會對幼兒體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幼兒體育的發(fā)展趨勢,不僅要增強體質,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能力,,還要承擔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的責任。然而,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體育活動的開展大多停留在口頭上,輕視或者忽視幼兒體育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劉焱教授曾就這一現(xiàn)象指出,“幼兒園教室中的游戲在迅速減少,使用筆和作業(yè)紙的現(xiàn)象在急速增長”,“幼兒教育也已被納入到應試教育的軌道”①。這一現(xiàn)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反思。而在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當中,出現(xiàn)了一些諸如幼兒教師缺乏對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的思考、小學化現(xiàn)象嚴重、難以顧及幼兒個體方面的差異性、執(zhí)教者主宰著體育課堂等等問題,難以達到時代對于幼兒體育教育的要求。因此對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研究迫在眉睫。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教育的歸宿;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②。以人為本的體育課程觀,強調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完整的人”,強調對人的價值、人的健康發(fā)展、人的尊嚴充分關注,強調關注學生的生命品質和人文關懷。在人學的視角下,幼兒體育教育亦是屬于“人之為人”的活動。所以,對于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研究應當結合人學的觀點,把重點關注到完整的“人”,關注幼兒“多向度”的發(fā)展,包括需要、情感、意志、個性、特長,關注幼兒的生存質量及發(fā)展前景。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國家教育部在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規(guī)定:“在幼兒園采取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進行體、德、智、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①。由此可見,幼兒體育作為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已經(jīng)被推倒了幼兒教育的首位。雖然幼兒體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關注,但離《規(guī)程》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幼兒體育課程教學作為實現(xiàn)幼兒體育教育價值的重要途徑,其開展的質量關乎著幼兒的身心和諧發(fā)展、關乎著幼兒全面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在梳理國內(nèi)外有關幼兒體育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人學視角予以審視,通過對長沙市幼兒體育課程教學開展現(xiàn)狀的調查與訪談,對當前幼兒體育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整體性的困境分析,尋求改善幼兒體育課程教學困境的措施與策略。為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一些建議與參考。使幼兒體育課程教學能夠“以人為本”,更好的為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服務。幼兒體育教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幼兒體育價值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和體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社會對幼兒體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幼兒體育的研究視角也越來越廣泛。幼兒體育不能再單純作為強身健體的工具存在,時代向幼兒體育教育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體育的發(fā)展方向不僅是要增強體質,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能力,還要承擔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的責任。在幼兒體育的研究范圍內(nèi),大多是從教育學、心理學等角度就幼兒體育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及如何開展幼兒體育等方面進行相應的分析和解答。然而事實上,很少從關注幼兒本身的視角來解讀和檢視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人學視角下幼兒體育課程教學困境與出路的研究,可以使幼兒體育課程教學更為關注于“人”本身,注重“以人為本”,使幼兒體育課程教學通過人性的回歸,在更高的層次上發(fā)展,逐步提升幼兒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科學性、合理性與有效性,符合時代對于幼兒體育教學發(fā)展的需求。
.........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幼兒體育課程教學。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在長沙市選取40 所公辦及民辦幼兒園(天心區(qū)、雨花區(qū)、芙蓉區(qū)、岳麓區(qū)各取十所)的 150名從事幼兒園體育教學的老師及部分家長作為調查對象,研究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了解情況、提高認識,尋找一般共識。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各種途徑查閱了國內(nèi)外大量有關研究幼兒體育的論文和著作,資料來源包括中國知網(wǎng)、各大學前教育網(wǎng)站、各種教育核心期刊及與幼兒發(fā)展相關的其它學科領域,并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了細致的分類整理和總結歸納工作。
2.2.2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針對調查對象設計調查問卷 150 份,主要圍繞幼兒園的基本狀況、體育師資情況、課程教學目標、課程教學組織形式、內(nèi)容的選擇、場地器材設施配情況等方面進行問卷設計并發(fā)放調查。問卷采取當場發(fā)放收回的方式,回收142 份,回收率為 94.6%,剔除無效問卷后為 135 份,有效率為 95.07%。為了確保問卷的可靠性,本文采用重復測試的方法對問卷的信度進行了檢驗。筆者在第一次回收問卷后的一個月,又隨機抽取了兩所幼兒園再次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計算問卷前后兩次結果的相關系數(shù) ,得出 R≈0.851,P<0.01,說明前后兩次調查結果高度相關,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為了保證問卷的質量,確保調查的有效性,在問卷初步設計完成后,筆者邀請了 10 位熟悉本研究的專家對問卷進行了評定與邏輯有效性分析。主要針對問卷的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進行“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三種評分方法的評價,并依據(jù)專家的評價和建議對問卷進行調整,做必要的補充和刪減。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 18
3.1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人學視角認知 ........ 18
3.1.1 人之地位: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 ......... 18
3.1.2 人之需要:關注幼兒的需要 ......... 19
3.1.3 人之生成:注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 19
3.2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 20
3.2.1 家長對幼兒體育課程的認知程度分析 ......... 20
3.2.2 幼兒體育教師結構及特點分析 ..... 21
3.2.3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分析 ..... 23
3.2.4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設置分析 ..... 24
3.2.5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組織形式分析 ..... 25
3.2.6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場地器材的配置分析 ..... 26
3.3 人學視角下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困境分析 .... 27
3.4 人學視角下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出路 .... 31
3.4.1 增強對幼兒體育的認識,加強政策與現(xiàn)實對接 ......... 31
3.4.2 加強幼兒體育課程教學中“人”的研究 .......... 32
3.4.3 明晰幼兒體育課程設置,完善幼兒園體育課程體系 ........ 33
3.4.4 加強幼兒體育器材與活動場地的投入 ......... 33
3.4.5 優(yōu)化幼兒體育教師結構,加強幼兒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 34
4 結論與建議.... 35
4.1 結論 ..... 35
4.2 建議 ..... 36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人學視角認知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認為人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目標,成為“自覺自由的人”,把人的“主體論”、“需要論”和“發(fā)展論”作為“人學三論”,作為人學研究的核心問題①。那么從人學的角度來解讀幼兒體育課程教學,也應該從人的主體性、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fā)展三個方面進行認知。使得對于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的理解范圍更廣、內(nèi)涵更深邃馬克思說:人在自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在人的自覺能動的實踐活動中,就成了主體,也就體現(xiàn)了人的主體性。那么幼兒的主體性,亦是一種自身的自然存在。主體性的根本特性包括自主性、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自主性主要表現(xiàn)為自尊、獨立、自主、自決、自強等自我意識,以及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能力等;主觀能動性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興趣、求知欲、成就動機、競爭意識與精神、參與態(tài)度與行為以及社會適應性等;創(chuàng)造性主要表現(xiàn)為創(chuàng)造意識與精神、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等。在幼兒體育教學中主體性越強,他們越會明白該去做什么、怎么做、為何而做。而主體性越弱,往往就是被動的、機械的接受教育。 在德國一所大學里有一座雕塑,一位教師打開學生的“天靈蓋”,把知識之水澆灌進去。這尊雕像赤裸裸的展現(xiàn)了當今部分幼兒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一味的灌輸,學生只是被動的“填鴨式”接受。長期以來,在中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禁錮下,“以教師教,學生學,師道尊嚴”的觀念一直主宰著中國教育。在幼兒體育課程教學上,由于教學對象年齡階段的特殊性,這種現(xiàn)象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完全聽從教師安排,不能自主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項目。往往是老師規(guī)定什么,就必須做什么。在技動作的學習上,主要依靠教師的傳授以及幼兒對教師的模仿,這種現(xiàn)象極大的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結論
幼兒體育課程教學是實現(xiàn)幼兒體育教育價值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承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兒體育課程教學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人學視角下的幼兒體育課程教學困境與出路的研究,有利于整個幼兒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能夠為體育幼兒教育改革提供依據(jù),使“以人為本”的教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通過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幼兒體育課程教學是指體育教師根據(jù)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特點,以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為目的,選擇適宜幼兒的教學內(nèi)容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幼兒施加有計劃的教育過程。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幼兒體育課程教學開展的情況不盡人意,難以達到時代對于幼兒教育的要求。探尋幼兒體育課程教學規(guī)避和走出教學困境,不僅是深化幼兒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幼兒體育發(fā)展的需要。
(2)通過人之地位、人之需要、人之生成三個維度,對幼兒體育課程教學進行認知和解讀。幼兒體育課程教學應是以增進幼兒健康和愉悅為目的,給予幼兒以豐富的生命感悟和情感體驗,關注教育個體的持續(xù)成長,尋求人的生命本質,培養(yǎng)幼兒內(nèi)在的體育素養(yǎng)。同時,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師幼持續(xù)性的互動與溝通,使師幼建立起信任、尊重、彼此接納和理解關系。
(3)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方法,分別從家長對幼兒體育課程的認知程度、幼兒體育教師結構及特點、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內(nèi)容設置、組織形式、場地與器材的配置六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大部分家長對幼兒體育課程價值的認知程度不高;幼兒體育教師性別結構失衡,女教師占多數(shù)。學歷基本符合國家的要求,但體育專業(yè)出身的教師較少;幼兒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片面注重幼兒身體發(fā)展方面,忽視了其它方面的價值;教學內(nèi)容是以身體基本運動技能與游戲為主,結構較單一;教學組織形式較為豐富,但幼兒主動學習機會較少;大部分公辦幼兒園活動場地較為開闊,體育器材較為豐富,但部分民辦、私辦的幼兒園場地器材配置與之差異明顯。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106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10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