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牟宜之故居_牟宜之子女_亂世名士牟宜之

發(fā)布時間:2016-08-08 18:07

  本文關(guān)鍵詞:牟宜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牟宜之故居_牟宜之子女_亂世名士牟宜之

老革命、老詩人、老右派牟宜之。 (受訪者提供/圖)

國家不幸詩人幸,1966年之后牟宜之詩心勃發(fā)。他傳世的兩百余首詩中,創(chuàng)作于1966年到1975年的詩作占一半以上。在這些詩歌中,牟宜之不再以當下之是非為判斷標準,而是把小我、當代政治放進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中掂量。

1973年10月,黑龍江初冬將至。一輛大卡車裹挾著灰塵駛離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qū),一位矮胖的老者站在車斗里,雙手緊握欄桿,隨車身上下顛簸?ㄜ嚌u漸消失在視野中,18歲的大慶儀表廠青工牟廣豐凝視著天邊荒草,心下茫然,淚流滿面。

站在車斗里的老者是詩人、老革命、老右派牟宜之。流落昂昂溪近8年,64歲的牟宜之僅存的愿望是攜家離開貶謫之地。至于去哪兒,和幼子牟廣豐一樣,他心里也沒數(shù)。

在北京折騰了一年多,回京無望。1975年乍暖還寒時,牟宜之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山東。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只求葉落歸根。

鄧小平的親筆批復、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建委的介紹信,換來的是冷遇和推諉。曾經(jīng)威風八面的牟宜之,垂老之年在故鄉(xiāng)竟無安榻之地。連日奔波,終于心力交瘁,只得在濟南山東賓館繼續(xù)等待。

有一天,牟宜之在賓館走廊里迎面碰到一撥春風滿面的人,雙方照面,牟宜之愕然失語。人群中有幾位,正是他當年在東北看管過的國民黨戰(zhàn)犯,此時他們已經(jīng)獲得自由,以貴賓待遇在全國參觀游覽。

這次照面之后,牟宜之突發(fā)中風,3個子女趕到濟南。1975年4月29日下午2時,牟宜之抱憾辭世。搶救期間,同為右派的妻子劉純和牟廣豐等一直守在病榻旁。

“搶救期間我父親數(shù)次拔掉吊針,手背鮮血淋漓。他雖然不能說話,但眼神充滿暴躁和不平。”回憶當年,牟廣豐的悲愴之情,溢于言表。

幼有詩才

牟宜之,1909年生于山東日照。其父畢業(yè)于北洋法政學堂,后回鄉(xiāng)務農(nóng),傾心培育家族子弟。

牟宜之自幼即有恃才傲物之心,更有經(jīng)世濟民之情,14歲高小畢業(yè),賦詩“蒼生何罪同遭劫,此意茫茫欲問天”。在濟南讀書期間,16歲的牟宜之加入共青團,參與宣傳、聯(lián)絡等外圍工作。

1929年,牟宜之年方二十,涉世未久即發(fā)一生宏愿:“少年頗負倜儻名,略觸談鋒舉座驚。足涉八荒志在遠,胸填五岳意難平。王侯將相了無意,農(nóng)工學商各有情。踏平坎坷成坦途,大道如天任我行!”能文能武,縱橫任俠,個體意志飛揚,效命家國天下,現(xiàn)在看來牟宜之的志向是奢侈的。那個年代,讀書人或為保持個性而徹底規(guī)避政治,或為拯救國家而完全融入某一政黨,既保持個性又投身政治,幾乎不可能。

丁惟汾悉心栽培

青年牟宜之確實有奢侈的本錢。他有才華,也有人脈。

牟宜之的姨父,是國民黨元老丁惟汾。丁惟汾早年加入同盟會,功勛卓著,孫中山先生曾有“唯丁是賴”的評語。在早期國民黨中有“蔣家天下丁家黨”的說法。有此優(yōu)勢,牟宜之為何卻一門心思靠攏共產(chǎn)黨呢?《國士:牟宜之傳》的作者清秋子認為,國民黨太讓人失望了,牟宜之遂把希望寄托在了共產(chǎn)黨身上:“在牟宜之的所有資料中,沒發(fā)現(xiàn)他對共產(chǎn)主義有多少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倒是俯拾即是。他絲毫不覺得民主自由、獨立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有何抵觸,相反,他認為那正是古代圣賢的道統(tǒng)理想。”

牟宜之在上海曾與康生等人一起被捕入獄,丁惟汾出面,牟宜之是旋捕旋放,而康生則被羈押幾天之后才被虞洽卿保出。1932年,23歲的牟宜之賣了夫人陪嫁的30畝地,購置槍械參與日照暴動,失敗后避禍上海,藏進丁惟汾家。丁惟汾安排牟宜之東渡日本,留學到1935年秋。憑著牟宜之的詩文及訓詁功底,如果留日期間一心向?qū)W,走上學術(shù)之路并不困難,然而讓他魂牽夢繞的不是學問,而是風雨飄搖的江山社稷。

開始軍政生涯

歸國之后,得益于丁惟汾的斡旋,牟宜之成為《山東日報》總經(jīng)理兼總編輯,疾呼抗日救國。日寇南下,別人爭著往大后方撤退,牟宜之卻迎敵而上,投筆從戎,謀得險惡之地——山東樂陵縣縣長一職,開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軍政生涯。

1938年9月27日,牟宜之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出現(xiàn)了。其時國共合作已經(jīng)展開,“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開進樂陵,牟宜之見到“挺進縱隊”司令蕭華之后,脫口道“還是個娃娃嘛”,從此蕭華“娃娃司令”的名號不脛而走。那一年蕭華22歲,牟宜之29歲,兩位青年才俊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就此結(jié)交終生。

牟宜之是國民政府任命的縣長,卻處處與共產(chǎn)黨保持一致。上司沈鴻烈大光其火,拍案訓斥:“你是我的人,為什么要聽共產(chǎn)黨的?”牟宜之回答:“我是中國人!誰抗日,誰為人民謀福利我就聽誰指揮!”對牟宜之在樂陵的作為,周恩來曾說:“倘若在抗戰(zhàn)伊始,中國有十個牟宜之這樣舉一縣之人、財、物力投身革命的縣長,就會極大地促進抗戰(zhàn)事業(yè)的發(fā)展,使抗戰(zhàn)全局有所改觀。”

投身統(tǒng)戰(zhàn)

此后,牟宜之與姨父丁惟汾仍有交集。1939年春,牟宜之因在國民政府有深厚的人脈,受中央指示赴重慶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周旋于國民黨高層之間。談及重慶統(tǒng)戰(zhàn),牟宜之曾不無得意地說,“國民黨元老我多半都認識”。這其中固然有丁惟汾的面子,但更重要的是牟宜之自身的學識、抱負和人格魅力。

牟宜之在重慶受周恩來領(lǐng)導,周恩來稱他為“宜之兄”,而鄧穎超則半開玩笑半批評地稱其為“牟爺”,起因是牟宜之不拘小節(jié),從不自己疊被子,而周恩來夫婦則總是自己動手,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

1939年秋,鄧穎超回延安,牟宜之隨行。在延安見到了毛澤東,約談兩個小時。毛澤東問及他與康生在上海被捕的細節(jié),牟宜之證實康生是被虞洽卿保出的。這也就意味著,康生并非自首獲釋。毛澤東很滿意,特招康生前來相見。牟宜之和康生都是山東人,毛澤東興沖沖地說,這里還有一個山東人!這個山東人就是江青。

事實上牟宜之早就認識江青,江青曾在丁惟汾家當過一段家庭教師,牟宜之對其印象不佳。他曾試圖上書阻止毛澤東和江青的婚事,被蕭華勸阻,在重慶還對周恩來說過這事,周恩來也委婉勸阻。

毛澤東建議他繼續(xù)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牟宜之謹守與蕭華之約,執(zhí)意回山東;厣綎|路上,牟宜之與鄧小平、卓琳同行,行至八路軍太行山總部,認識了朱德、彭德懷、左權(quán)、劉伯承等將帥。當時牟宜之手頭有兩筆經(jīng)費,總計10萬大洋,全數(shù)奉送劉伯承、鄧小平,為129師的將士購置了冬裝。

回到山東,牟宜之曾任沂蒙區(qū)公署專員。組織民工修建了長大堤,題名“民主堤”,時任山東省政府主席黎玉題詞“民主戰(zhàn)勝一切”;1940年,牟宜之主政沂蒙區(qū)時發(fā)布《人權(quán)保障條例》。

解放戰(zhàn)爭時期,詩人沒有寫詩

山東時期,牟宜之的詩人心性、俠客風采活靈活現(xiàn)。他屢屢以身犯險,面對日寇用日語高喊:“你們還得練練才能打著老子!”他以“東林黨人之后”自詡,隨時寫詩作對,不無炫耀地自稱《康熙字典》里沒有他不認識的字。他曾率人深夜?jié)撊肴湛苷碱I(lǐng)的村莊,把叛徒從床上揪出來,鍘刀砍頭;孤身深入偽軍巢穴,把曾經(jīng)的結(jié)義兄弟王道呵斥得抱頭痛哭,率軍反正。據(jù)統(tǒng)計,牟宜之受命策反3股敵偽軍投誠起義,兵力近萬人,時人稱之為“騎俠式革命縱橫家”。

延安整風運動時,牟宜之曾自認散漫,然而其后并無悔改之意。無論何時何地,總免不了名士的狷介之氣。“他愿意為圣賢的事業(yè)殉道,但堅決不摧眉折腰,喪失自我。”清秋子說。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牟宜之奉調(diào)到東北,歷任遼東軍區(qū)司令部秘書長兼敵工部長,繼續(xù)發(fā)揮他的強項,教育改造被俘的國民黨軍官,策動國民黨184師潘朔端部起義。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愛詩如命的牟宜之沒寫一首詩。其中原委,未見夫子自道,不好妄加猜測。不過1980年代牟廣豐赴美,一位親戚對他說:“十哥(牟宜之)是個好人啊,”追問之下那位親戚說,他的一位親戚曾在東北國民黨部隊中當軍醫(yī),被解放軍俘虜后剛好歸牟宜之管,牟宜之私下放走了他。“我父親解放戰(zhàn)爭期間沒寫詩,可能是對國共內(nèi)戰(zhàn)有所痛心吧。”牟廣豐說。

官越做越小

北平解放后,牟宜之擔任首任北京市建設(shè)局局長,他以為大顯身手的機會終于來到了。疏浚北海、中南海,還發(fā)揮訓詁專長,提出古之州府皆建于水濱,州者,川三點,人傍川居,首都新城應循古例建于永定河兩岸,舊城不動用。該方案與“梁陳方案”建城于北京西郊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一樣被否決。

一次偶然事件,牟宜之的警衛(wèi)員誤將企圖偷槍的社會閑雜人員擊斃。牟宜之把錯誤攬過來,受到北平市軍管會的批評處分。1950年,牟宜之調(diào)任濟南建設(shè)局局長。牟宜之的第一次“降職”應該說是自找的,然而接下來的兩次降職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1953年,牟宜之調(diào)回北京,先任林業(yè)部經(jīng)營司司長,不久即降為副職。公開的說法是“牟宜之不愛開會”,“不務正業(yè)”。“不愛開會”可能是真的,“不務正業(yè)”指的是他經(jīng)常舞文弄墨,除了寫詩還撰寫出版了少年讀物《難忘的一次夜行軍》和《八斤鞋》,當時一篇文章稿費即可抵一兩個月工資,難免被人嫉妒。“牟宜之降職的真正原因,實際上還是‘社會關(guān)系復雜者不得重用’這個魔咒在起作用。”清秋子說。在林業(yè)部工作期間,牟宜之干了一件頗具傳奇色彩的事情——率先向部領(lǐng)導揭發(fā)騙子李萬銘。李萬銘偽造歷史,一路高升,被牟宜之察覺并揭穿后終于落網(wǎng)。牟宜之將此案通報蕭華,由劉少奇批示向全黨公布。牟宜之因此在黨內(nèi)名聲大振,老舍依據(jù)此案寫出諷刺話劇《西望長安》,但此事卻讓很多被李萬銘騙倒的官員臉上無光。

1955年,牟宜之轉(zhuǎn)任城建部公用局局長,不久又降為副局長,這是第三次降職。老友蕭華已經(jīng)獲得上將軍銜,蕭華的兒子蕭云問牟宜之,伯伯你是什么將?牟宜之說,我在林業(yè)部管木頭,是木匠;在城建部管建設(shè),應是泥瓦匠。但連續(xù)三次降職,牟宜之難免心有所感,他曾當眾自嘲:“我是房子越住越小,車越坐越大(公交車)。”

“不就是當個右派嗎”

“反右”風暴襲來,牟宜之渾然不覺,即便夫人劉純率先被打成右派,牟宜之仍然堅信自己跟這事兒沒關(guān)系。風向已明,眾人紛紛噤口,而牟宜之依然堅持業(yè)務導向,公開品評部里一些業(yè)務不精、專事逢迎的干部“庸才耳!”當城建部“右派指標”尚不足額時,牟宜之仍然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當個右派嗎?算我一個!”

一語成讖,1957年10月,牟宜之成了右派。其右派言論主要有7條,如,提倡控制人口;反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對文學作品不要亂扣帽子、亂打棍子;毛澤東被譽為“人民的大救星”,牟宜之反問:“不是說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嗎?”……

早上出門是官員,晚上回家就成了右派,牟宜之懵了,連續(xù)幾天在家喃喃自語:“我是英雄的父親,我是英雄的父親……”英雄指的是牟宜之的二兒子牟敦康。牟敦康自幼不喜讀書,16歲從軍,航校畢業(yè)后參加抗美援朝,任空三師七團三大隊大隊長,擊落美國戰(zhàn)機5架,1951年壯烈殉國,時年23歲。

“剛當右派時,牟宜之還認為是誤傷。他覺得自己和老革命相比文人習氣確實重了點,,但他是英雄的父親,兒子的生命都獻給國家了,怎么成了右派呢?他想不通。”清秋子說。

清秋子認為,進城后牟宜之說的最“叛逆”的話應該是這段——“我們的自由是很多,但自由也受限制很多,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就是必須提出對立面,必須唱對臺戲、抬杠子,才能搞出問題來,專搞一面是不行的”。“奇怪的是,這段話日后并沒有算做他的‘有罪言論’”。

牟宜之的內(nèi)心是強大的。他迅即鎮(zhèn)定下來,以詩人態(tài)度對待右派帽子。離開公用事業(yè)局之前,牟宜之在工作細目最后留下兩行字:今朝風流屬劉郎,衣冠翩翩欲飛翔。

回頭捋一下牟宜之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他的幾句話足以讓他當上右派,但讓他當上右派的絕不僅僅是那幾句話。他的老獄友康生說透了其中玄機:“就憑牟宜之在國民黨內(nèi)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他也是右派。”

全家發(fā)配黑龍江

雖然成了右派,但工資尚在,且是高薪階層。“下崗”的牟宜之反倒逍遙,讀古書,寫古詩,與何思源、黃萬里等老友下棋,教育子女學習中國古代經(jīng)典。

“三年大饑荒”時期,滿街行人面黃肌瘦,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讓牟宜之心里一沉再沉,他隱約感到,事情沒那么簡單,1961年端午節(jié),牟宜之連寫三首詩悼念屈原。接下來兒女的升學因系右派家庭出身受到牽連,高官朋友幫忙都無濟于事。牟宜之在詩中罕見嘆息,“生計艱辛累子女,心情跌宕寄山川”。清秋子認為,在“文革”前,牟宜之對時局有所反思但尚未完全認識透徹,仍然心存朦朧的期望。

直到1966年6月,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出世,“文革”全面爆發(fā),當月,牟宜之夫妻帶著4個孩子被“發(fā)配”至黑龍江。

在一路向北的列車上,牟宜之糾結(jié)于貶謫的感覺,跟孩子說,“我就像挨了一個大耳刮子”。

火車轉(zhuǎn)汽車,齊齊哈爾市昂昂溪,曠野上一座小磚房中不到20平方米空間,牟宜之的新家。牟宜之舉目四望心下蒼涼,跟孩子說:“我敢說從這棟樓一直到西伯利亞都不會再有人了。”在新家居住的第一個清晨,牟宜之早上起來洗了七八次臉。他不相信自己竟然落得如此結(jié)局,更不相信這就是自己參與解放的東北。

匆匆安頓下來,牟宜之接到工作。挑沙子,和泥,把彎釘子敲直。一起干活的工人說,你這老頭兒,敲直一顆釘子的工錢夠買一斤新鐵釘了!牟宜之只能苦笑。隨后“文革”迅速走向狂暴,噩耗不斷傳來,老頭這才驚覺,“流放”東北實屬僥幸,留在北京肯定死路一條!

牟宜之變“皮實”了。掛牌子游街,夫妻二人被迫拿著鐵盆子,邊敲邊喊——我是右派分子牟宜之!我是右派分子劉純!牟廣豐回憶,父母白天游街示眾,晚上若無其事,該干啥干啥。牟宜之不再認為自己是被誤傷。“他到了黑龍江之后,總的想法就是,我不能死,我要親眼看到大結(jié)局!”牟廣豐說。

向死而生,鳳凰涅槃

國家不幸詩人幸,1966年之后牟宜之詩心勃發(fā)。他傳世的兩百余首詩中,創(chuàng)作于1966年到1975年的詩作占一半以上。

在這些詩歌中,牟宜之不再以當下之是非為判斷標準,而是把小我、當代政治放進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中掂量。在他心里右派之名已不算什么,壓制和迫害是君子的必然遭遇,也是個體升華之途徑,關(guān)鍵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何在?1970年秋天,他在《重陽之四》中寫道:“五谷豐登人猶餓,九月衣寒布未酬。形勢依然稱大好,回天乏力淚長流。”

無力國事,牟宜之就悉心培養(yǎng)子女。“不掏錯兜,不上錯床”,“敞開肚皮吃飯,瞪起眼睛看書”,父親當年的教誨,牟廣豐記憶猶新。其時古人風雅已被歸為“四舊”,牟宜之仍然固守家風舊俗教育子女,要求牟廣豐背唐詩宋詞,《古文觀止》。某日,喇叭里響起了江青的聲音。牟宜之臉色驟變,喝令幼子牟廣豐,“《討武曌檄》,背!大聲背!”當時牟廣豐不解其意,時隔多年憶及往事,感慨嗟呀。

楊勇將軍的兒子楊小平在“文革”中“流放”齊齊哈爾,光明日報社總編輯穆欣的兒子穆星星因父親身陷囹圄,春節(jié)無家可歸,也到牟宜之家“貓冬”。牟宜之做東先后款待兩位晚輩,圍著爐子烤土豆片,邊吃邊吟詩作對,牟宜之當場背誦聊齋中的冤獄故事《席方平》。穆星星興奮得直拍大腿,“牟伯伯,咱們就是當今的東林書院哪!”

時局變幻如走馬燈,詩人的中國古典士人之心則愈發(fā)堅定。1971年林彪墜機溫都爾汗,牟宜之詩云“一世英雄寂寞收”,對其命運遭際則解釋為“宮闈秘事”;隨即話鋒一轉(zhuǎn),“權(quán)貴廝殺如豺虎,百姓躬耕似馬牛。”“批林批孔”運動隨之風起,牟宜之則深為不屑——林彪怎么能和孔子并列呢?

牟宜之看明白了,可他的身體日益衰老,子女眼看著就要荒廢在東北。牟宜之反思平生,曾跟兒子牟廣豐說,如今落得這般處境,或許是當年在東北奉命處決不肯轉(zhuǎn)變立場的國民黨青年軍官的報應?在大女兒的苦苦哀求之下,牟宜之終于違心認錯,1973年讓孩子代筆寫下悔過書,嗣后只身回京,試圖“告罪還鄉(xiāng)”。

事實上牟宜之不僅認定自己無罪,更認定有罪者正是加罪于他的那些人。1974年在京期間牟宜之憤然賦詩:“安邦濟世思有道,禍國殃民罪無窮。冷眼旁觀桀紂事,宴客高樓瞬時傾!”或許預感到生命即將終結(jié),牟宜之最后一首詩上天入地,宛如業(yè)滿歸天的謫仙人——忽然鬧天宮,忽然掘泥犁;钸獥疃桑芩抉R懿?浊鹨疚易陷V為分席。麻姑為搔背,西施為浣衣……被驅(qū)離京華,又到昂昂溪。飛馳復飛馳,神志總不迷。擲筆一長嘆,淚為荒唐滴。明日再談詩,不覺又揚眉!

牟宜之與夫人安茂青、劉純共育有11位子女,牟宜之去世之前,最牽掛的是生死不明的三兒子牟敦庭。牟敦庭仿效哥哥加入空軍,因父親的右派問題遭遇清退,負氣出走新疆,杳無音訊。牟敦庭在新疆要過飯,賣過唱,伐過木,養(yǎng)過老虎,當過背尸人,炸過爆米花,當過皮匠……粉碎“四人幫”之后牟家找到牟敦庭時,他已落戶昌吉農(nóng)村,以打零工為生,流落47年。牟家為其安排了工作,牟敦庭一口回絕。清秋子說,牟敦庭拒絕這樣的救贖,他就是想要個說法。幾年前牟敦庭終于回到老家日照,老人飄零無助,終生單身,但筆耕不輟,仿佛與父親精神相通,牟敦庭作詩千余首,針砭時弊,激濁揚清。

牟敦庭小名叔帶兒,意思是叔叔帶大的。這位叔叔叫牟乃纮,此人一向以兄長牟宜之為楷模,青年時代渴望隨兄加入共產(chǎn)黨,結(jié)果陰差陽錯投了國民黨,先到臺灣后到美國,終生未能見到兄長。牟乃纮的兒子牟永寧倒是回過大陸。1970年春,受家風熏染,牟永寧在美國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了“保釣運動”,“文革”尚未結(jié)束即從加拿大回到大陸。曾在武漢大學工作,1989年移居美國,現(xiàn)為美籍華人。

清秋子認為牟宜之是生錯了時代的古之名士。牟廣豐則表示,自己曾因不肯與父親決裂而被譏為“孝子賢孫”,“現(xiàn)在我認為,孝子賢孫是褒義詞,是我終生追求的目標!”

網(wǎng)絡編輯: 小碧 責任編輯: 劉小磊

<wb:share-button social="text,face">

<wb:follow-button uid="1639498782" type="red_4" >

相關(guān)新聞 “自然”痛失老友 梁從誡先生二三事 我與梁先生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認識的,可以說是一見如故。在談起一些往事時,也會涉及兩家先人。 讀《牟宜之詩》八絕句——紀念詩人百年... 牟宜之的情懷 讀牟宜之的詩作,可以看到詩人對自己的生命和國家感情的深切表達,也可以看到20世紀中國人在艱... “遺詔”能證明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嗎 現(xiàn)存海峽兩岸的康熙遺詔有多個復本,它們都并非康熙皇帝臨終前親自手書,也不等同于現(xiàn)代法律意義... 九歌 對于君王來說,“功高蓋主”始終是最忌憚的事情,更遑論臣子居功自傲,將功勞統(tǒng)統(tǒng)攬在自己身上。... 我的神交吳家謙 這部書的增訂本出版了。我真想怎樣能夠告慰故人。古人懸劍空壟的故事令我感動,可惜我也無法模仿...

牟宜之故居_牟宜之子女_亂世名士牟宜之

評論13條

  • 牟宜之故居_牟宜之子女_亂世名士牟宜之

  • 同步評論并分享本文到: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QQ空間
  • 評論發(fā)送中,請稍候

  • 所有評論
  • 1234

    牟宜之故居_牟宜之子女_亂世名士牟宜之


      本文關(guān)鍵詞:牟宜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87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887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8d0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