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歸閱讀答案_人日思歸翻譯賞析_作者薛道衡
本文關鍵詞:人日思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 > 人日思歸閱讀答案_人日思歸翻譯賞析_作者薛道衡
人日思歸閱讀答案_人日思歸翻譯賞析_作者薛道衡
發(fā)布時間:2014-11-27 11:51:15 編輯:童鞋會
<人日思歸>作者為唐代文學家薛道衡。其詩詞全文如下: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譯文]
詩人在舊年的歲末來到南方,轉眼進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時間雖短,卻已經(jīng)歷了舊年和新年兩個年頭。人日思歸閱讀答案_人日思歸翻譯賞析_作者薛道衡。七天和兩年的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心切。大雁是候鳥,每年春天北歸。這時大雁從南方飛回北方,自己卻沒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讓人快樂的,自己因為思鄉(xiāng),在花前反而更惆悵了。
[鑒賞]
據(jù)劉
更多相關內容:
分頁:
如果你喜歡本頁,請不要忘記收藏哦
上一篇:
九日送別翻譯賞析_作者王之渙
下一篇:
曾子殺彘閱讀答案_文言文曾子殺彘翻譯賞析
隨機推薦
如果你喜歡本頁,請不要忘記收藏哦
本類熱門
全站熱點
推薦欄目
文言文<陳元方候袁公>選自小學文言文大全其詩文如下:
陳元方年十一歲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suí)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陳元方候袁公閱讀答案_陳元方候袁公翻譯賞析。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注釋]
1、候:拜訪,問候
2、履行:實踐,做
3、綏:安,安撫
4、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王侯皇后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等稱呼
5、師:學習
6、嘗:曾經(jīng)
7、卿:客氣,親熱的稱呼
8、法:效法,仿效
9、稱:稱贊,贊不絕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動靜:這里指思想和行動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為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我父親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jīng)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學孔子,孔子也不學周公。陳元方候袁公閱讀答案_陳元方候袁公翻譯賞析。”。
[鑒賞]
袁公比較自負,問題刁鉆。如「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稍微不慎則顏面盡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誰學了誰,而是有意為難陳元方。
元方機智應變。如「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顧了對方的尊嚴,又保存了自己的體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損人也不損己,想袁公聽了,定會暗暗點頭稱奇。
分頁:
民工父親的幸福
(1)剛剛搬入新居不久。這天,我面朝著寬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電腦前,專心打字。明媚的陽光像瀑布一樣成桶地潑灑進來:溫暖、清亮、寧靜。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氣氛中。民工父親的幸福閱讀答案。
(2)突然,大門響起一陣很不規(guī)則的敲門聲。
(3)[你找誰?"我警惕地將門打開一條縫隙。
(4)[我是住在您這片小區(qū)里干活的民工,想請您幫個忙。"那個陌生人囁囁嚅嚅地說。
(5)[什么事?你說吧。"
(6)[快到暑假了,我兒子要到城里來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城里蓋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蓋了許多,可我從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況,我很難給孩子描述清楚。民工父親的幸福閱讀答案。要是他來了,我能帶他到您家看一看嗎?"
(7)這位民工一口氣把話說完后,他望著我,一臉的焦灼和企盼,兩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8)我恍然大悟--真是一個心細、慈愛的父親啊!我也是一個父親,在工作中取得了一點成績,或在報刊上發(fā)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歡在兒子面前表現(xiàn)一番嗎?那是一個做父親的自豪和驕傲啊!想到這,我答應了。
(9)他激動得連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臉上現(xiàn)出喜悅的神色。他連聲說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問了好幾家,有的一句話也不說,隨手就將門咣地關上了;有的還懷疑我是壞人,一直看著我走進了工棚--"
(10)幾天后,這位民工父親果然帶著一個小男孩來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歲,黝黑的皮膚,結實的身體,明亮的雙眸。
(11) [換上吧。"我熱情地說。父子倆換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將木地板踏壞了似的,步子邁得格外輕緩,給人一種拘謹?shù)母杏X。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父親對孩子說:[這位叔叔住的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蓋的。我負責砌墻,眼細、心細、手細,不能有絲毫的偏差--對了,爸爸也通過了中級工的考試,F(xiàn)在,我也是有文憑的建筑工人了。"
(12)兒子聽著,眼里流露著一種自豪和驕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父親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許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種溫暖和甜蜜的感覺。
(13)一會兒,這對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門邊時,這位民工父親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動地說道:[今天,是我進城打工以來過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帶孩子到城里人家來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溫暖,這種幸福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看到這位民工父親的眼里閃著晶瑩的淚光。真沒想到,在我看來一件簡單、普通的事,竟讓這位民工父親這么激動。一下子,我也感動了,我和這位民工父親的距離拉近了許多。我差一點把那位民工父親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種隱痛扎著我的心。
(14)父子倆互相攙扶著下樓,那孩子對他父親說道:[爸爸,您真了不起,蓋出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們在城里也能住上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兒子的語氣里有一種羨慕和向往。父親愛憐地摸了摸孩子的頭,說道:[傻孩子,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書念好,幫爺爺奶奶多干點活就行了。"
(15)孩子仰起稚氣的臉,擲地有聲地說道:[ "
(16)聽了孩子的一番話,這位民工父親將孩子往懷里摟了摟。
(17)我看到,這位民工父親的腰桿努力地挺了挺。
(18)頓時,他在我眼里一下子變得高大起來--一個父親的偉岸和善良!
題組一:
1.通讀全文,說說民工父親的[幸福"指什么?(寫出兩點即可)(3分)
2。文中的[我"對民工父親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哪三個階段的變化?(3分)
3。開篇描寫新居[明媚的陽光像瀑布一樣成桶地潑灑進來",其用意是什么?(2分)
4.民工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中具體內容簡要分析(3分)
5。 結合上文,展開合理的想象,將第15段孩子要說的話續(xù)寫出來。(50字以內)(3分)
參考答案:
1、示例:①父親終于實現(xiàn)了帶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②父親感到自己能進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種城里人家的溫暖。③父親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別人的尊重。④兒子為父親感到自豪和驕傲,父親感到幸福。
2、起先[警惕"、[一臉狐疑"(不信任)后來[恍然大悟"、[點頭答應"(理解),最后感到[和這位民工父親心的距離拉近了許多了"(感動)。
3、⑴體現(xiàn)新居的寬大、溫暖、清亮、寧靜。⑵烘托[我"愉悅、興奮的心情。
4、示例:①他是一個既細心又富有愛心的父親。例如他克服種種困難,,乞求城里人讓孩子看自己在城里蓋得房子。
②他是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有上進心的農(nóng)民工。例如他對兒子說:[我負責砌墻,--必須做到心細、手細、眼細,不能有絲毫的偏差。"[--我的中級技工考試也通過了,現(xiàn)在,我也是有文憑的建筑工人了。
5、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讓您和媽媽住上您在城里蓋好的房子,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題組二:
1、文章圍繞[民工父親"主要寫了哪些事情?請簡要概括。(3分)
2、作者在第10段寫到[父親的腰板似乎又挺直了許多"和在第十四段中又寫到[這位民工父親將腰桿努力地挺了挺",你是如何理解這兩次挺腰的。(4分)
3、結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并分析人物形象。(6分)
(1)只見那人臉一下子漲得通紅。他從口袋里抖抖顫顫地摸出一包皺巴巴的香煙,從里面抽出一支遞過來,臉上堆滿了真誠的笑意,囁嚅道:[同志,我是您住的這片小區(qū)干活的民工。我想請您幫個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2)孩子仰起稚氣的臉,擲地有聲地說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讓您和媽媽住上您在城里蓋的房子,和城里人一樣生活。"
4、題目是[民工父親的`幸福`",讀完全文后,你認為這位父親[幸福"嗎?請簡述理由。(3分)
參考答案:
1、①為了找一間讓孩子參觀自已造的漂亮房子而四處碰壁,最后[我"答應了他的要求。②帶著孩子來[我"家觀參,并為孩子介紹造房子時的生動場面。③對于[我"的幫助,表示真摯地感謝④聽到孩子的志向后,感到開心而自豪,并將孩子摟入懷中。 (3分,4點答到任意3點即可,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第十段中父親挺腰是因為父親讓兒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打拼時的工作的情景。并讓孩子感受到了有這樣一位父親而感到自豪和驕傲。第十四段中的挺腰是因為聽到兒子說一定要努力讀書,讓父母也能住進城里的房子而感到無比的欣慰。(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①在句子中用了動作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或者寫[漲得通紅、抖抖顫顫地摸、堆滿了真誠的、囁嚅道"等詞),意在小心的討好[我",為了讓孩子能看一看他自已造的房子,寫出一位父親的偉岸、堅強,善良以及對孩子深沉的愛。②在句子用了語言描寫(或者寫[仰起、擲地有聲地說、一定要"等詞句),表明了孩子看到父親的偉大杰作后美好愿望和堅定的志向。同時孩子有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要報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6分,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幸福。因為雖然民工在城市 里面打拼時很苦很累的,但當蓋出這么好的房子后,看到自已的杰作一件又一件地完成時,這是幸福的;而當自已的孩子看到了父親的杰作時,更讓父親有一種滿足的幸福感;特別是在文章最后聽到兒子的豪言壯語和這樣的美好愿望和堅定志向后,更增加了父親的幸福感。這表明父親的偉大和善良。也呼吁我們要多關注社會中的民工的生存境況,要多給予他們關心。
不幸福。自已付出了那么多才造成了房子,到最后想讓孩子看看自已的杰作,卻碰到這么多人的拒絕,甚至被當作不法分子而被跟蹤。這是一個普通勞動人的悲哀與不幸。呼吁我們要多關注社會中的民工的生存境況,要多給予他們關心。 (3分。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
分頁:
本文關鍵詞:人日思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5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8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