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抗洪精神_新時期的抗洪精神_抗洪救災 艱難困苦中孕育民族精神
本文關鍵詞:抗洪精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蔣新宇 中國網(wǎng)時事評論員
神州七月,洪災肆虐,南北告急,全民關注。
面對“洪水猛獸”,習近平總書記指示:人民解放軍和武警相關部隊迅即奔赴第一線,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守土有責、履職盡責”,防止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領導干部要靠前指揮。
目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已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受災地區(qū)正緊鑼密鼓的進行災后重建工作,而此次洪災又一次考驗了中華在災難面前堅挺的民族脊梁,堅強的民族。
發(fā)生在神州大地的一切災難,都無法磨滅中華民族的高昂斗志,每一場災難都孕育出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斷豐富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
多難興邦,艱難困苦中孕育民族精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紅軍進行了亙古未有的偉大長征,,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長征向世界宣告了革命紅軍的英雄氣魄,向沿途十一個省大約兩億人宣傳了紅軍的革命道路,散播了革命種子。長征鑄就了中華民族精神中的樂觀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精神,而這種精神是保證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從此,“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xiàn),豐富了民族精神的內涵。
多難興邦,艱難困苦中孕育民族精神。全民共御兇頑,一度愁眉不展,黨群齊聲喊,非典必定被斬。2003年3月,非典疫情向全國擴散,其中尤以北京為烈,中華民族迎來了又一次歷史考驗,而在這危急萬分的非典疫情被控制后,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抗擊非典精神”被鐫刻在民族精神的碑柱上。當2014年埃博拉病毒再度爆發(fā)并席卷全球的時候,美媒、法媒同時發(fā)聲:“抗擊非典的經(jīng)驗令中國應對埃博拉侵入占有絕對優(yōu)勢,亞洲各國抗擊埃博拉可借鑒當年中國抗擊非典的經(jīng)驗!钡拇_,我國在非典以后加強了公共衛(wèi)生體系和高效的防范機制,應對埃博拉疫情游刃有余!翱箵舴堑渚瘛币脖话l(fā)揚在國家建設的各個領域。
中華民族歷經(jīng)苦難、飽經(jīng)滄桑,卻從未被打倒。內涵豐富的民族精神一直是支撐中華民族面對困難災難的精神支柱!熬虐抗洪精神”、“汶川抗震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一次次考驗中鑄就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面對各種艱難險阻的自信源泉。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經(jīng)受住各種考驗,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民齊力,洪水已退,但精神要繼續(xù)傳承下去。
本文關鍵詞:抗洪精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77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7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