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圖書情報核心期刊文獻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的計量分析
本文關鍵詞:2005~2009年圖書情報核心期刊文獻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的計量分析
【摘要】:利用CNKI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中國引文數(shù)據庫網絡版為統(tǒng)計數(shù)據源,對2005~2009年期間我國圖書情報學15種核心期刊的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下載與被引的年代分布、高下載與高被引文獻等作對比分析,嘗試通過數(shù)量分布特征來探討這2個最直觀的計量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并了解我國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在網絡上的傳播交流特征和讀者利用網絡期刊的特點。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醫(yī)藥信息系;
【分類號】:G353.1
【正文快照】: 下載頻次能在第一時間對文獻的使用情況做出反映,這一獨特的揭示功能使其在網絡時代可以作為審視學科發(fā)展以及科學評價的指標之一。被引頻次能揭示文獻的應用價值、參考價值或學術影響力,被研究者引用越多,表明其對學術交流和學術研究產生的作用越大。那么,期刊文獻的網絡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劉筱敏;張建勇;;數(shù)字資源獲取對科學研究的影響——電子期刊全文下載與引用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1期
2 ;《給水排水》單篇文獻網絡傳播情況統(tǒng)計表Top 10[J];給水排水動態(tài);2007年04期
3 劉俊婉;蘇新寧;;哲學研究現(xiàn)狀:基于CSSCI的評析[J];情報科學;2006年01期
4 張洋;;期刊Web下載總頻次的布拉德福分布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6年06期
5 萬錦X,花平寰,孫秀坤;期刊論文被引用及其Web全文下載的文獻計量分析[J];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徐軍;《安徽機電學院學報》的引文分析[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劉金立;邵征翌;張健;;基于布拉德福定律的海洋學科學術論文分布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4期
3 張志轉;魏鳳娟;朱永和;;《安徽農業(yè)科學》文獻在發(fā)表后3年內的網絡傳播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16期
4 劉蘭桂;李超;;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獻被引分析與評價——來自CSSCI(1998-2007年)的實證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金偉;;《編輯學報》2001—2005年引文分析[J];編輯學報;2006年06期
6 高申;李國玲;杜宇欣;;“中國知網”在科技期刊選題策劃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0年05期
7 馮春明;參考文獻的功能分析[J];編輯之友;2003年06期
8 王文宏;;2003-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作者及引文的統(tǒng)計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王琳;魏杰;;引文分析與科技期刊評價[J];今傳媒;2012年05期
10 郝麗娜;引進移植方法與圖書館學情報學[J];圖書與情報;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林長春;杜紅;;境外科學教育中HPS教育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初步分析——以《Science & Education》期刊為例[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劉芬;;2006-2008年《情報理論與實踐》載文、作者與引文統(tǒng)計分析[A];2011年全國電子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吉燦忠;武術“文化空間”論繹[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2 胡小君;基于科技引用網絡結構算法的科學計量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3 孫瑞英;信息資源配置質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5 康宇航;一種基于共現(xiàn)分析的科技跟蹤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高軍;我國大學教師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仁義;高校教師科技績效評價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8 王曉文;知識型企業(yè)的知識測評分析與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9 陳敬全;科研評價方法與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10 王凌峰;基于定序合作博弈模型的人力資本定價級差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高森;1999-2008年《中國實用內科雜志》載文數(shù)量及質量指標的變化趨勢和比較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吳葉林;大學章程立法初探[D];西南大學;2011年
3 康紅芹;我國大陸成人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趙青;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高被引論文的內容與形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蔣靜;開放存取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邵慧琴;1999-2009年我國15種中文核心期刊體育旅游研究文獻計量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何鳳遠;基于詞頻統(tǒng)計的齊夫定律漢語適用性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8 施金晶;基于圖書館學視角的我國旅游學術文獻計量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9 宮麗娜;我國體育類核心期刊網球運動科研論文的文獻計量學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1年
10 史東軍;我國中文體育核心期刊體育經濟類論文引文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張玉華,潘云濤,馬崢;科技論文評估方法研究[J];編輯學報;2004年04期
2 李國亭,梁立明,林世選,郭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命科學項目資助狀況的定量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7年04期
3 邱均平,段宇鋒,陳敬全,宋恩梅,嵇麗;我國文獻計量學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J];科學學研究;2003年02期
4 姜春林;基于CSSCI的管理科學部分源期刊學術影響力分析[J];情報科學;2002年02期
5 蘇新寧;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設計[J];情報學報;2000年04期
6 王崇德;也談“影響因子”與學術刊物的評價——與鄒承魯先生商榷[J];情報資料工作;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明泓;;《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被引頻次和下載頻次分析[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丁佐奇;鄭曉南;吳曉明;;科技論文被引頻次與下載頻次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3 張明偉;《圖書館雜志》被引頻次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2年11期
4 孔玲燕;;海峽兩岸圖情學科SSCI論文的比較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1年07期
5 津;黑龍江大學圖書情報學系首屆本科生畢業(yè)[J];圖書館建設;1989年05期
6 韓鵬鳴;;期刊論文的影響力分析[J];情報科學;2010年10期
7 劉磊;;90年代我國圖書情報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J];圖書館學研究;1993年03期
8 彭斐章;圖書情報學教育改革與學科建設[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4年04期
9 王儉敏;我國圖書情報學方法論研究進展透視(1990~2000)[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10 李農;;何謂“圖書情報學”?[J];圖書館雜志;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竹萍;龔雪;王曙明;于松波;楊愛麗;;《暖通空調》雜志文獻統(tǒng)計數(shù)據對分析受眾群體需求的啟示及思考[A];第11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科技期刊立體化出版模式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精品復讀[A];2009“泰山杯”全國骨科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優(yōu)秀論文評選論文選集[C];2009年
3 董軍;;地震科學主流期刊總被引頻次的分析[A];中國地震學會第十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專集[C];2004年
4 李敏;;淺議圖書情報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A];山西省科技情報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2002年《JCR》公布的中國科技期刊(化學類)總被引頻次在相應學科中的排位[A];第二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6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引頻次影響因子排行高校學報前5名[A];全國第六屆固體內耗與超聲衰減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張建合;;被引頻次對期刊選題策劃的評價作用[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欣;劉亞萍;;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科技期刊的評價作用[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200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化學類期刊總被引頻次排序表[A];第二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金明生;;周文駿的學術成就與學術思想述論——慶祝浙籍圖書館學家周文駿先生從事圖書情報事業(yè)50周年[A];新世紀的圖書館與信息服務——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圖娃;圖書情報學需建資格認證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齊芳;游蘇寧強調 論文被引頻次與學術質量無直接聯(lián)系[N];光明日報;2007年
3 楊伏鳴;溫職院多項指標居首[N];溫州日報;2010年
4 白毅;《中國藥學雜志》第十二屆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張微;文獻計量學的基礎建設:引文數(shù)據庫[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6 ;《文藝報》八年間被引用頻次為5179次[N];文藝報;2008年
7 趙波 張志強 鄭軍衛(wèi);中國地學論文量多質不優(yōu)[N];地質勘查導報;2006年
8 記者 任麗梅;我國科協(xié)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穩(wěn)步提高[N];中國改革報;2008年
9 尹玉吉;如何評價我國學術期刊[N];光明日報;2005年
10 魯璞;多來醬油少來醋[N];地質勘查導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鐘鎮(zhèn);中國物理學研究績效與發(fā)展特征的國際比較[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張冬玲;中國科學論文產出與合作狀況的計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4 孫宇;醫(yī)學出版社系統(tǒng)環(huán)境分析與定位策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5 侯劍華;工商管理學科演進與前沿熱點的可視化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6 楊志勇;營銷學科圖譜[D];東華大學;2011年
7 梁永霞;引文分析學的知識計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胡德華;生物醫(yī)學類開放存取期刊學術質量評價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喬林;基于多關鍵詞檢索的企業(yè)競爭情報搜集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何南洋;圖書情報學知識圖譜的構建及解讀[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王玉;中國科學院部分院士H指數(shù)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王玉;中國科學院部分院士H指數(shù)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4 黃明睿;預防獸醫(yī)學及其相關學科科技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3年
5 李媛媛;近十年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軌跡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6 曹藝;面向學術影響力評價的網絡學術交流中文獻的下載與引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7 張芳;AH指數(shù)的可行性及其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8 許侃;基于CSSCI的管理學引文可視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9 應心;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碩士點大學H指數(shù)評價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夏愛紅;SCI收錄的昆蟲學科期刊評價指標分析及我國論文的分布情況[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83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118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