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26 05:23
為了考察樺褐孔菌多酚的抑菌活性,進行測定抑菌譜、抑菌影響因素、細胞電導率、細胞滲漏、掃描電鏡(SEM)等試驗分析,探究pH、溫度、紫外照射、鹽濃度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樺褐孔菌多酚具有廣譜抑菌效果,且對革蘭氏陽性菌G+的抑制能力優(yōu)于革蘭氏陰性菌G-,對大腸桿菌(G-)、金黃色葡萄球菌(G+)、單增李斯特菌(G+)、沙門氏菌(G-)和枯草芽孢桿菌(G+)最小抑菌濃度(MIC)分別為2.50 mg/mL、1.25 mg/mL、2.50 mg/mL、5.00 mg/mL和5.00 mg/mL。在pH值為6、鹽濃度為0.8%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徑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8.36 mm、18.66 mm。樺褐孔菌多酚抑菌在40~121℃熱穩(wěn)定性較好,并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10 mg/mL時最大抑菌圈直徑為(19.5±0.15)mm,比同濃度下枯草芽孢桿菌、單增李斯特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分別高23.4%、8...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0597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 p H值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響
2.3.1pH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的影響由圖1可知,不同pH值樺褐孔菌多酚溶液的抑菌活性有一定改變。隨著pH升高,抑菌圈直徑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pH值為3~6范圍處理后,抑菌圈直徑隨著pH升高而增大,在pH值為6時,抑菌圈直徑達到最大值為18.36mm,當pH....
圖2 溫度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響
2.3.2溫度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的影響由圖2可知,多酚提取液在40~121℃范圍處理后,抑菌圈直徑大小變化不明顯,說明樺褐孔菌多酚抑菌熱穩(wěn)定性較好,當溫度>80℃處理后,其抑菌圈直徑雖有變小但減小不明顯,仍有很好的抑菌效果?赡茉蚴歉邷厥固崛∫褐械囊志镔|發(fā)生了化學變化,致使....
圖3 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響
2.3.3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的影響由圖3可知,隨著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的升高,抑菌圈直徑逐漸增大,當鹽質量分數(shù)為0.8%時,抑菌圈直徑最大為18.66mm,與未添加鹽的抑菌圈直徑相比增加顯著,低濃度的鹽對樺褐孔菌多酚的抑菌效果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抑菌圈大小隨著....
圖4 紫外輻射對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4可知,隨著紫外輻射時間增加,抑菌圈直徑變化不明顯,說明紫外輻射在試驗條件下,多酚對金黃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不明顯。當紫外輻射后抑菌圈直徑較未經紫外輻射的抑菌圈變化微弱。說明紫外照射沒有對樺褐孔菌多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產生影響。2.4樺褐孔菌多酚抑菌機制
本文編號:4020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4020597.html
上一篇:食品行業(yè)廢水的處理和有效利用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