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生物被膜檢測與清除方法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4-04-14 08:49
開展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研究以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顯著的實踐意義。作為細菌為適應不良環(huán)境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可以黏附在食品原材料表面以及各種食品加工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增大了消毒清洗的難度,給食品安全帶來了嚴重的隱患和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清除細菌生物被膜成為食品安全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結(jié)合細菌生物被膜形成過程和調(diào)控機制,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總結(jié)了細菌生物被膜的檢測與清除方法的現(xiàn)狀,為實現(xiàn)細菌生物被膜的有效控制,消除由生物被膜造成的食品安全隱患提供了綜合性的認識,可為研究人員解決細菌生物被膜帶來的食源性微生物污染提供參考,對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意義。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1.1 細菌黏附期
1.2 生物被膜生長期
1.3 生物被膜成熟期
1.4 細菌的分散
2 細菌生物被膜的調(diào)控機制
3 細菌生物被膜檢測方法
3.1 細菌生物被膜定性研究方法
3.1.1 銀染法
3.1.2 細胞培養(yǎng)板法
3.1.3 剛果紅瓊脂培養(yǎng)法
3.1.4 掃描顯微鏡和透射電鏡掃描
3.1.5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SLM)
3.2 細菌生物被膜定量研究方法
3.2.1 平板分析法
3.2.2 超聲波平板法
3.2.3 微孔板法
3.2.4 結(jié)晶紫染色法
3.2.5 熒光法
3.2.6 試鹵靈試驗
3.2.7 MTT/XTT試驗
3.2.8 ATP生物發(fā)光法
4 細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方法
4.1 物理方法
4.2 化學方法
5 總結(jié)
本文編號:3954421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1.1 細菌黏附期
1.2 生物被膜生長期
1.3 生物被膜成熟期
1.4 細菌的分散
2 細菌生物被膜的調(diào)控機制
3 細菌生物被膜檢測方法
3.1 細菌生物被膜定性研究方法
3.1.1 銀染法
3.1.2 細胞培養(yǎng)板法
3.1.3 剛果紅瓊脂培養(yǎng)法
3.1.4 掃描顯微鏡和透射電鏡掃描
3.1.5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SLM)
3.2 細菌生物被膜定量研究方法
3.2.1 平板分析法
3.2.2 超聲波平板法
3.2.3 微孔板法
3.2.4 結(jié)晶紫染色法
3.2.5 熒光法
3.2.6 試鹵靈試驗
3.2.7 MTT/XTT試驗
3.2.8 ATP生物發(fā)光法
4 細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方法
4.1 物理方法
4.2 化學方法
5 總結(jié)
本文編號:3954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95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