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條件對巴氏殺菌乳風味品質的影響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圖1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味感值雷達圖
2.1.1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電子舌雷達圖分析如圖1所示,利用電子舌傳感器對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的酸、苦、澀、鮮、豐富性、咸、甜等味感值進行測定,其中豐富性味感值最大,酸的味感值最小,其他味感值介于兩者之間。低溫長時巴氏殺菌組(圖1A)與原料乳相比,在68℃殺菌35....
圖2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揮發(fā)性風味物質種類數對比
如圖2所示,利用GC-MS技術檢測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中的風味物質,結果表明:原料乳中共有19種揮發(fā)性風味物質,主要為醇、酯、烷、酸等物質;11種加熱后消失,8種受熱處理條件影響在含量上發(fā)生變化,共產生了42種新物質。低溫長時巴氏殺菌組(圖2A)中,烷類、醛類物質的含量無明....
圖4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揮發(fā)性風味物質種類聚類分析
2.2.3聚類分析由圖4可知,7類風味物質被聚為3類,第1類為酚、醛、酮,是高溫短時殺菌組產生的主要風味物質;第2類為酯、酸、醇,主要由低溫長時巴氏殺菌組產生;第3類為烷類物質,乳中的烷類物質可能來源于飼料,經過消化轉移到乳中[30]。該結果與圖3結果基本保持一致,較好反映不同....
圖5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游離氨基酸含量熱圖
2.3.1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中游離氨基酸測定結果利用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對不同熱處理條件下巴氏殺菌乳的游離氨基酸含量進行測定,并采用Origin2018軟件對測定結果進行分析,并繪制非聚類熱圖。如圖5所示,紅色越深,表示游離氨基酸含量越高;藍色越深,表示游離氨基酸含量越....
本文編號:39473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94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