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chǎn)品中食源性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12:26
目的建立一種同時鑒定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亂弧菌的多重PCR快速檢測技術(shù),為水產(chǎn)品中食源性病原菌檢測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沙門氏菌inv A基因、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prfA、副溶血性弧菌tlh和霍亂弧菌ompW4靶基因保守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進行單重PCR擴增和敏感性試驗;優(yōu)化多重PCR反應體系中退火溫度,進行多重PCR特異性、敏感性和人工添加目的菌污染魷魚檢測試驗;建立多重PCR檢測技術(shù).結(jié)果建立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對4種目標菌的單一或混合基因組DNA進行特異性擴增,而非目標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霍亂沙門氏菌、普通變形桿菌、小腸耶爾森菌、大腸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糞腸球菌、蠟樣芽孢桿菌、志賀氏菌、陰溝腸桿菌等其他菌株的基因組DNA均未見任何條帶;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霍亂弧菌的最低檢出限為104cfu/mL,副溶血性弧菌最低檢出限為107cfu/mL.應用多重PCR對人工添加目標菌和非目標菌的魷魚進行檢測,其結(jié)果可信.結(jié)論本研究建立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亂弧菌的多重PCR檢測,具有快速、簡便、靈敏、準確等優(yōu)點,可為水產(chǎn)品食源性...
【文章來源】: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21(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單重PCR擴增和靈敏度檢測結(jié)果
由圖2可以看出:退火溫度對多重PCR擴增效果的影響很明顯,退火溫度在52~58℃時均能擴增出4條清晰的目的條帶;但溫度在60℃時,沙門氏菌未能擴增出目的片段,其中以退火溫度為54℃(泳道2)時各菌株目的基因的擴增效率稍高,且較均衡,故選擇54℃為該多重PCR的最佳退火溫度.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反應體系:模板DNA8μL(各個菌DNA模板各2μL),4種引物各2μL,2×Taq Master Mix 14.5μL,總體積45μL.退火溫度54℃45 s.結(jié)束反應,4℃保存,30 min后通過瓊脂糖凝膠紫外成像分析系統(tǒng)記錄并保存.2.3 多重PCR特異性試驗結(jié)果
優(yōu)化后的PCR反應體系通過單管多重PCR檢測4株目的菌特異性,每管加入4種、3種、2種和1種混合基因組DNA,均能擴增出特異性目的片段.見圖3.2.4 多重PCR靈敏度試驗結(jié)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溶血性弧菌微滴數(shù)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J]. 方佩佩,趙麗青,馬云,王昌軍,唐靜,李正義,賈俊濤,姜英輝.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8(19)
[2]我國食品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的研究進展[J]. 董慶利,王海梅,Pradeep K MALAKAR,劉箐,宋筱瑜,田明勝,陸冉冉. 食品科學. 2015(11)
[3]創(chuàng)傷弧菌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致病機制研究現(xiàn)狀[J]. 武靜,劉曉斐,胡成進.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5(03)
[4]致病性弧菌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因子研究進展[J]. 滕勇勇,王琪,吳雷,姚月嫻,趙德堅,莫秋華,孫虹.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4(10)
[5]全國肉類及水產(chǎn)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現(xiàn)況[J]. 周虓.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4(03)
[6]美國Bareilly沙門菌和Nchanga沙門菌感染暴發(fā)疫情對我國影響的風險評估[J]. 曹洋,倪大新,涂文校,孟玲,李雷雷,洪志恒,金連梅. 疾病監(jiān)測. 2013(09)
[7]水產(chǎn)品病原菌及其檢測與控制技術(shù)研究進展[J]. 吳燕燕,李鳳霞,李來好. 微生物學通報. 2009(01)
本文編號:3303563
【文章來源】: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21(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單重PCR擴增和靈敏度檢測結(jié)果
由圖2可以看出:退火溫度對多重PCR擴增效果的影響很明顯,退火溫度在52~58℃時均能擴增出4條清晰的目的條帶;但溫度在60℃時,沙門氏菌未能擴增出目的片段,其中以退火溫度為54℃(泳道2)時各菌株目的基因的擴增效率稍高,且較均衡,故選擇54℃為該多重PCR的最佳退火溫度.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反應體系:模板DNA8μL(各個菌DNA模板各2μL),4種引物各2μL,2×Taq Master Mix 14.5μL,總體積45μL.退火溫度54℃45 s.結(jié)束反應,4℃保存,30 min后通過瓊脂糖凝膠紫外成像分析系統(tǒng)記錄并保存.2.3 多重PCR特異性試驗結(jié)果
優(yōu)化后的PCR反應體系通過單管多重PCR檢測4株目的菌特異性,每管加入4種、3種、2種和1種混合基因組DNA,均能擴增出特異性目的片段.見圖3.2.4 多重PCR靈敏度試驗結(jié)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溶血性弧菌微滴數(shù)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J]. 方佩佩,趙麗青,馬云,王昌軍,唐靜,李正義,賈俊濤,姜英輝.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8(19)
[2]我國食品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的研究進展[J]. 董慶利,王海梅,Pradeep K MALAKAR,劉箐,宋筱瑜,田明勝,陸冉冉. 食品科學. 2015(11)
[3]創(chuàng)傷弧菌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致病機制研究現(xiàn)狀[J]. 武靜,劉曉斐,胡成進.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5(03)
[4]致病性弧菌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因子研究進展[J]. 滕勇勇,王琪,吳雷,姚月嫻,趙德堅,莫秋華,孫虹.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4(10)
[5]全國肉類及水產(chǎn)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現(xiàn)況[J]. 周虓.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4(03)
[6]美國Bareilly沙門菌和Nchanga沙門菌感染暴發(fā)疫情對我國影響的風險評估[J]. 曹洋,倪大新,涂文校,孟玲,李雷雷,洪志恒,金連梅. 疾病監(jiān)測. 2013(09)
[7]水產(chǎn)品病原菌及其檢測與控制技術(shù)研究進展[J]. 吳燕燕,李鳳霞,李來好. 微生物學通報. 2009(01)
本文編號:33035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30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