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本文選題:文具的家 + 教學設計
本設計是配合統(tǒng)編教科書語文學科一年級下冊《文具的家》一課的教學,是基于課程標準,追求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教科書分析:
1.課文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小女孩貝貝在媽媽的教導下,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課文讓學生知道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f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故事短小,主要情節(jié)以對話形式呈現,很適合一年級學生學習朗讀。
2.樹立單元整體意識,是一個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注意教科書以人文主題和知能主線結構單元的編寫特點,要注意第一學段主要通過人文主題結構單元的編寫特點,建立單元教學整體。該課文是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因此,組織學生感悟主題就有其特殊的意義了,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3.課文結合內容配有兩幅插圖,,既呈現了課文文字內容,又重現了學生生活中的情景。要充分利用這個教學資源,幫助學生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并以此評價學生能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這個教學目標。
4.課后“讀一讀,記一記”除了擴大學生詞匯量,起到積累語言的作用外,還提示了要在會認字教學中組織學生口頭組詞,達到提供詞語的語言環(huán)境、了解字義來記認會認的字的目的,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目的。
學情分析:
1.雖然是進入第7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課堂學習操作已經比較熟悉,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只有學習的刺激對的注意力集中持久和學習興趣的維持還是不夠的,因此,除了不斷提出學習任務刺激注意力集中和學習興趣外,還是需要設置激勵性的活動來維持的。
2.到了這個單元的學習,由于會認的字以及生活中認識的字已經達到一定數量,這會給學生會寫字的記認造成干擾,因此,在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強運用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形近、音近字比較,記認字形細部尤為重要。
3.課文講述的故事講的就是學生的生活,學生是熟悉的,這有利于對本課主題的感悟。
設計理念:
簡簡單單教語文,踏踏實實轉方式,實實在在向全體。
簡簡單單教語文:目標導向,以學定教;反饋評價,
本文編號:20992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209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