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和其他檢測試題及答案
本文關鍵詞:十八歲和其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文章來 源
蓮山課件 w w
w.5 Y K J.Com
十八歲和其他 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ā 。
A.迷惘眷戀急燥光宗耀祖
B.煩腦炫耀涉獵歷歷在目
C.摭拾抹殺惆悵廢寢忘食
D.溺愛鎖碎晨曦欣欣向榮
2.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欣慰( ) 迷惘( )
晨曦( ) 沉湎( )
炫( )耀 眷( )戀
摯()友 譬( )如
怪癖( ) 摭( )拾
詫( )異 瑣( )碎
遨( )游 翱( )翔
3.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佇立 傾軋 莫不關心 衣錦還鄉(xiāng)
B.滄涼 偏僻 閑情逸致 出神入化
C.湮沒 剔除 惹是生非 語無倫次
D.磋商 風姿 人情事故 一愁莫展
4.解釋下列詞語。
(1)沉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怪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摭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瑣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5~8題
①十八歲使我想起初長彩羽.引吭試啼的小公雞,使我想起翅膀甫健.開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鷹,整個世界填滿不了十八歲男孩子的雄心和夢。
②十八歲使我想起我當年跟學校大隊同學遠足深山。春夏初交,群峰碧綠,我漫步于參天古木之中,發(fā)現(xiàn)一大叢新長的桉樹,枝椏上翹,新芽競長,欣欣向榮。我指著其中挺秀的一株對同學說,這就是我,十八歲的我。好自負的年齡。
③孩子,現(xiàn)在你是十八歲了,告訴我你把自己比作什么?做些什么年輕的夢?我不想向你說教,只是希望你不要想得太復雜,太現(xiàn)實。青春是可愛的,希望你保持純真,永遠有一顆赤子之心,人生就會滿足.快樂。
④東東,人到了中年便時有閑愁,怪不得詞人會感嘆年華一瞬,容銷金鏡,壯志消殘,我也不免有些感觸。想起一手托著你的身體,一手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鬧不睡,我抱著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想起陪你考幼稚園.考初中.考高中的一段段往事;還有那無數(shù)瑣碎而有趣的回憶……孩子,一切都歷歷在目,我真不相信十八年已溜走了。不過,看到你英姿俊發(fā),我年輕時的夢,正由你在延展,亦深覺人生之樂,莫過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長.茁壯。你讀過《金縷衣》吧,勸君惜取少年時,孩子,多珍重!
5.用自己的話概括上面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上面這段文字講了幾層意思,請分別說出層意。
7.為什么作者提起十八歲便使他想起“小公雞”.“幼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8.文中說,“人到了中年便時有閑愁,怪不得詞人會感嘆 年華一瞬,容銷金鏡,壯志消殘,我也不免有些感觸!边@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9~15題
(一)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對于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并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于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還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chǎn)物,后兩者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9.請用最短的語句,概括這四種人生境界的特點。
①
②
③
④
10.文中畫線的句子,“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與“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各指什么?
11.“超道德價值”怎么理解?
(二)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詞典》,我流了淚。
是那個人感動了我。他的家庭夢想都是為了家人,幾乎沒有自己一件東西。他有一個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電腦沒有打印機,于是他想得到一臺打印機送給妹妹。王小丫問,那你怎么送給妹妹?他說,我再要兩張去加拿大的往返機票,讓我的父母去送,他們想女兒了。聽到這里,我就有些感動,主持人王小丫也很感動。她問,那你為什么還要一臺電腦給你父母?他說,父母有了電腦就可以給遠在萬里的妹妹發(fā)郵件,妹妹也能及時把思念寄回家。
要實現(xiàn)這三個家庭夢想,必須全部答對12道題,談何容易!當主持人問他,有把握嗎?他笑著應道,當然。神情是那樣的輕松.自信!還好,開始幾題很順,看來他真挺有實力的?墒,答到第6題時他就卡殼了,這時他使用了第一條熱線,讓現(xiàn)場觀眾幫助他。結果他幸運地:通過了,但他很平靜,甚至有些沮喪。主持人很奇怪,因為要是別的選手早就歡呼雀躍了,他說,他覺得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都會而他不會。
答題依然在繼續(xù),氣氛也越來越緊張。答到最后一題時,我的手心里已是一把的汗,心也快跳出來了。我想,僅僅為了他的孝順和對妹妹的寵愛,現(xiàn)場的觀眾和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定都像我一樣默默為他加油,盼著他能實現(xiàn)夢想!
最后一題出來了,是有關水資源的,答案六選一,又偏又難。
他靜靜地看著這道題,好久沒有說話,他的父母也坐在臺下,緊張地看著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異功能把答案告訴他一樣。
這時他使用了最后一條求助熱線,把電話打給了遠在加拿大的妹妹。電話接通了,王小丫提醒他抓緊時間,因為念題在內只有短短的30秒鐘!
他沉默了一會兒,好像是努力地鎮(zhèn)定自己,然后不緊不慢地問妹妹:“妹妹,你想爸爸媽媽嗎?”“想呀,當然想!”妹妹急切地說。坐在電視機前的我著急了,都什么時候了,怎么還說這沒邊沒沿的話?難道他要放棄這最后的沖刺嗎?真急人!真可氣!“那就讓爸媽去加拿大看你好嗎?”又是那不緊不慢的聲音。妹妹說:“那太好了!真的嗎?”他點頭,很自信地說:“是的,你的愿望馬上就要實現(xiàn)了!边@時30秒的時間也到了。
天啊,我一下子全明白了,這道題的答案他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借這個電話聽聽妹妹的聲音,只是想早一點兒同自己最親最愛的妹妹分享成功的喜悅!我的眼淚一下流了出來,為他的智慧,為他超常的冷靜。
果然他答對了!整個現(xiàn)場頓時掌聲雷動,經(jīng)久不息。我還看到不少人淚流滿面,包括他的父母。王小丫也難掩自己的激動:“我還從來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選手!笔堑模瑥膩頉]有誰取得這樣的成功,從來沒有誰給人們如此之大的喜悅和震撼!
我一直以為只有“情”是美麗動人的,比如愛情.親情.友情。沒有想到智慧也會如此美麗動人!它讓我們慢慢麻木的心靈,在這個美好的晚上,輕舞飛揚。
12.“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詞典》,我流了淚”,“我”為什么會流淚?
13.當現(xiàn)場觀眾幫助他答對了第6題時,他為何沮喪?
14.文中說“從來沒有誰取得這樣的成功”,他的成功有何不同?[
15.下面是對文章的分析,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開頭簡潔明了,是全文的總起。“我流了淚”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一臺知識類節(jié)目何能如此?使讀者有興趣看下去。
B.“他的家庭夢想都是為了家人,幾乎沒有自己一件東西”,表現(xiàn)了他具有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C.“他使用了最后一條求助熱線”這一部分寫得非常成功。通過“我”的心理活動描寫和現(xiàn)場氣氛的渲染,很好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個性。
D.本文通過一臺電視節(jié)目的記敘,歌頌了親情的偉大,立意很新。[
E.結尾一段就事展開議論,發(fā)表看法,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四.寫作
1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請以“發(fā)現(xiàn)”為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小說.戲劇外,文體不限;不少于700字。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C
2.Wèi wǎng xī miǎn
xuàn juàn zhì pì
pǐ zhí chà suǒ
ǎo áo
3.C(A項“莫”應為“漠”;B項“滄”應為“蒼”;D項“事”應為“世”,“愁”應為“籌”)
4.(1)沉酒:沉溺。
(2)怪癖:古怪的癖好。
(3)披拾:拾,撿。
(4)瑣碎:細小而繁多。
二.課內閱讀
5.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十八歲的人應該有自己的雄心壯志,應該珍惜少年時光。
6.分兩層,①~③節(jié)是說十八歲的青年要有切合實際的理想。第④節(jié)是說要珍惜時光。
7.要點:
①從生理角度看,小公雞.幼鷹剛好才具備了試啼翱翔的能力;
②從心理角度看,小公雞.幼鷹都有一展身手的雄心,這兩點與十八歲的青年是相似的。這樣寫顯得很生動,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了。
8.人應該抓住青年時光提升自己,否則老大徒傷悲。
三.拓展閱讀
(一)
9.①自然境界:本能原始,蒙昧狀態(tài),做事無意義。②功利境界:利己為己,心胸狹隘,有功利意義。③道德境界:為了社會利益,講究道德行為。④天地境界:為社會為宇宙,自覺自愿,是天民與圣人。
10.“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指沒有受過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指應該成為賢人.圣人。
11.因為天地境界高于道德境界,兩者是不同的,“超道德價值”就是高于道德境界的價值,就是“超乎社會價值”,從“宇宙”觀的高度去做事.做人。
(二)
12.是“那個人”對父母的孝順.對妹妹的寵愛以及他超常的冷靜和智慧感動了我。
13.他覺得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都會而他不會。
14.不僅僅是實現(xiàn)了家庭夢想,他以品質.親情和智慧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喜悅和震撼。
15.BD(B.對父母的孝順和對妹妹的寵愛,親情的角度;D.親情的偉大只是一個方面,主要是智慧的美麗。)
四.寫作
16.[要點解說]
總結往往有發(fā)現(xiàn)。因為有了發(fā)現(xiàn),人類告別了童年,步入了信息時代;因為有了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少了一分隔膜,多了一份溝通;發(fā)現(xiàn)伴隨我們成長。“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可寫的東西很多,一般說來,能以小見大的材料為上乘。立意切忌膚淺,務求深刻.新穎.有時代氣息。至于文體,可以寫記敘文.議論文,也可以寫哲理散文.抒情散文.托物言志的小品文.寓言故事等,不一而足。但不管寫哪一種文體,務必得體,切忌四不像。另外,從字面上看,“發(fā)現(xiàn)”有兩種含義:一是經(jīng)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guī)律;二是發(fā)覺。作文究竟寫哪一點,在審題時應當考慮。
[習作點評]
發(fā) 現(xiàn)
夏日的夜晚,天氣依舊炎熱,我躺在涼席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白天的一幕又浮現(xiàn)在眼前……
中午放學回家,叫聲爸.媽,居然沒人應。我疑惑地推門進去,發(fā)現(xiàn)媽媽一聲不吭地在做飯,而爸爸正在看著一張報紙,我問媽媽:“你們兩個怎么啦?”媽媽說:“沒你的事!整理桌子,準備吃飯!”我又來到爸爸身邊,小聲問道:“發(fā)生什么事了?”爸爸放下報紙,微微一笑:“沒事,沒事,吃飯,吃飯。”聽著他倆言行不一的話語,我更加疑惑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腦中晃動:“他們到底怎么了?”[
開飯了,媽媽把飯菜端到桌上后,繼續(xù)忙碌,我和爸爸坐下來吃飯,空氣似乎凝固了,沒人說話,只有碗筷的聲音叮叮地響,我呆呆地望著爸爸,又望望媽媽,猜想他們的矛盾。無聲的午飯結束了,我進我房間睡午覺,爸爸也是。過了一會兒,我迷迷糊糊正欲睡著,聽見媽媽的聲音,我一下子坐起來,豎起耳朵聽他們爭什么。“這月工資怎么回事?還有300元呢?”這是媽媽的聲音!霸趺椿厥?”還是媽媽的聲音,爸爸一聲不吭,似乎是爸爸理虧。我在想:300元上哪兒了呢?爸爸不抽煙,不喝酒,會用到哪兒去呢?那即使用了,爸爸怎么不說呢?聽著媽媽喋喋不休的責問,我也在思考著……
當我醒來時,爸爸.媽媽都已上班去了,我來到爸爸房間,呀!爸爸手表也忘帶了,想必是被媽媽一中午的責問搞昏了頭了。再抬頭,看到爸爸的公文包放在電視機旁,看來也忘了。我正想轉身離開,忽想:爸爸會有什么秘密呢?難道……禁不住的好奇使我打開了包,雖然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包里都是文件,還有幾份黨報,我失望了。拉開旁側一個拉鏈,我發(fā)現(xiàn)里面有個信封,我連忙拿了出來,信封上未寫字,口也沒封,我急急地把里面的紙抽了出來,這是一張公文紙,疊得很好,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展開,恍然大悟……
正當我沉思的時候,電話響了,我拿起一聽,是爸爸。爸爸急急地問:“包在家嗎?”我告訴它在,他才松了口氣,并說要回家取包,我連忙說:“我送吧!”爸爸想了想說:“好罷!別把里邊的東西丟了,下午開會有用!蔽亦嵵氐卮饝。
回家的路上,我想著爸爸的話:“先別告訴媽媽,她可能會舍不得!蔽铱紤]著會有什么兩全其美的辦法,不使媽媽產(chǎn)生誤會?梢幌挛纾稽c兒頭緒也沒有。媽媽下班的時間到了,我分明聽到樓梯口熟悉的腳步聲了,我猜想著怒氣沖沖的媽媽的臉?烧l知——一開門,媽媽笑臉盈盈,手中拎著剛買的菜。我既奇怪,又擔心!皨專趺聪肫鹳I菜?”“中午沒給你們燒好菜,晚上補一補!薄澳闩龅绞裁锤吲d事了?”一定要有高興事,才買菜嗎?“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又不好明著問。爸爸下班了,就進廚房幫著媽媽揀菜,我聽媽媽說:我上班時,聽小王愛人說你捐了300元給災區(qū),這有什么可隱瞞的?好事呀!”偷聽的我這才發(fā)現(xiàn)我和爸爸想多了,這才發(fā)現(xiàn)媽媽也是可愛的……
我躺在床上,似乎又看到那張我從爸爸包里發(fā)現(xiàn)的“捐款數(shù)額登記單”……
評點:范文圍繞“發(fā)現(xiàn)”設置了一道又一道關口,讓讀者在層層發(fā)現(xiàn)之后恍然大悟,頗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旨趣。這是一篇記敘文,一般說來,記敘文的篇末宜安上議論.抒情的語句,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根據(jù)文章意思,羅丹的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彼坪蹩梢越釉诮Y尾,點明主題。但是,這樣的安排削弱了記敘文的含蓄美,不是最佳選擇。從情節(jié)發(fā)展看,本文用的是倒敘手法,第一段“我躺在涼席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可改為“我躺在涼席上讀羅丹的書,不覺被這么一句話深深打動了:‘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其它的可以不變。還可將這句名言插至文章的中間,如第六段“我”在回家的路上,用心理描寫的方法將材料寫進去。
蓮山課件 w w
w.5 Y K J.Com
本文關鍵詞:十八歲和其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84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18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