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介紹一下東巴木刻嗎?
東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視為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木刻東巴文字掛鐘,是結合東巴藝人對古老文字現代體現,具有獨特的民族氣息和收藏價值。
東巴木刻藝術集中反映在木偶、面偶和木雕的制作上。用樹木雕刻成的木偶,是東巴在宗教儀式中制作所用神鬼泥面偶時參考的模型。東巴們都有一雙具有藝術靈性的巧手,個個能雕會塑,所雕出的各種神木偶,有的似凝神沉思,有的像舉手遠眺,有的張口欲鳴,形貌古怪。東巴木偶則頭戴法帽、胸掛神珠,端坐自如,輪廓粗獷,線條剛勁。
東巴面偶和木偶作品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并不注重去刻畫形象外部的逼真酷似,而是用整體寫意的手法,如眼睛就似隨意凹陷的兩個洞,嘴巴的輪廓也只似微張的一條縫,從局部看顯得十分簡單,但如果從整體看,整個造型給人一種活靈活 現的神態(tài),從并不維妙維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種內在的生命精神。
在東巴文化藝苑中,還出現了東巴文字和神靈鬼怪形象的木刻雕板。東巴木刻是在發(fā)揚東巴教祭祀中使用的各種木偶、面偶、竹木編扎品、木刻東巴象形文字、木刻東巴畫的原始藝術基礎上,加入現代設計理念而形成的一門新的民族木刻藝術。東巴木刻以其樸素、稚拙、生動、自然的藝術特點,素為文化藝術界收藏之珍品。
東巴制作木刻雕板的目的主要是想用來拓印,這為廣泛傳播東巴文化藝術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個條件。這些木刻雕版大都采用整體寫意的表現手法,,但造型上則大膽夸張,夸而有節(jié),變化適度,著意表現人物動態(tài)的傳神寫照。
整個造型稚拙、質樸、洗練、明快感,活躍的、夸張乃至幽默的動勢,使形象充滿生氣,觀眾在欣賞時不再注意人體結構、比例的精確度,而為真摯感人的形象所吸引,這大概就是“大巧若拙”的奧妙之所在
本文編號:27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zzj/2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