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學勘探
發(fā)布時間:2016-03-10 10:25
地球化學勘探 - 簡介
化學勘探是指通過系統(tǒng)測量天然物質的地球化學性質,發(fā)現各種類型的地球化學異常的一種調查方法。天然物質可以是巖石、鐵帽、土壤、水、水系沉積物、冰積物、植物或氣體等。所測量的地球化學性質主要是元素的含量。地球化學勘查的目的一直是通過地球化學異常的線索來找尋礦床,地球化學勘查的應用正在逐步擴大,它不僅可用于找礦,還可為解決環(huán)境污染、農業(yè)、畜牧業(yè)、地方病以及各種地質問題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地球化學異常成礦物質在礦床形成或解體過程中留下的,在各種天然物質的元素分布的正常模式或背景模式的基礎上能夠辨認出來的一切印跡,都可稱為地球化學異常。在找礦中有意義的是正異常,即在背景模式上顯現出來的元素高含量地帶。負異常,與背景相比元素的低含量帶,在找礦與其他方面的實用意義也已開始受到重視與研究。20世紀70~80年代發(fā)展了一些較完善的地球化學勘查程序。它們的基本思路是運用高效率的地球化學勘查方法在廣大面積內進行廣泛的偵察,舍棄大片沒有希望的地區(qū),縮小找礦靶區(qū),然后用效率較低,但能較精確的圈定礦化范圍的方法在已經縮小的靶區(qū)范圍內工作。這種做法可以用盡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找到有經濟價值的礦床。
地球化學勘探 - 工作程序
域性掃描及普查。區(qū)域性掃描所發(fā)現的大量異常經過篩選,,挑出其中有遠景的異常進行檢查。異常檢查。迅速再作少量工作對所發(fā)現的異常取得更詳細的情報,以便精選出最有遠景的少數異常進行詳查。
異常詳查。詳查的要求是精確地圈定礦化范圍,了解其產狀與剝蝕程度并估計其經濟價值以便布置鉆探工作
鉆探驗證。根據鉆孔中原生異常資料繼續(xù)追蹤盲礦。在不同工作階段,要根據地質地理條件及每一階段的工作目的選用最合理的地球化學勘查方法。
本文編號:30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30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