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xué)概論第二章
本文選題:大氣科學(xué)概論第二章 切入點: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1 輻射概述 §2 輻射平衡的基本規(guī)律 §3 太陽輻射及其在大氣中的衰減 §4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5 地氣輻射 §6 地面輻射差額和氣溫變化 §7 地氣系統(tǒng)能量平衡
大氣科學(xué)概論
本章重點:
黑體與灰體 基爾霍夫定律 斯蒂芬-玻爾茲曼定律 斯蒂芬 玻爾茲曼定律 維恩定律 大氣對輻射的吸收特點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太陽高度角 大氣透明度 大氣中長波輻射的特點 地面輻射差額時空分布特征 大氣窗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 輻射概述
§1.1 輻射的概念 輻射的傳播—電磁波 §1.2 輻射的傳播 電磁波 §1.3 黑體與灰體 §1.4 輻射場物理量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 習(xí)題
1、什么是輻射? 、什么是輻射? 2、什么是黑體和灰體? 、什么是黑體和灰體? 3、輻射通量和輻射通量密度的概念。 、輻射通量和輻射通量密度的概念。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1 輻射的概念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其溫度在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其溫度在-273℃以上, ℃以上, 都以電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都以電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傳播能 量的方式稱為輻射 輻射。 量的方式稱為輻射。 輻射是能量的一種形式, 輻射是能量的一種形式,指物質(zhì)以電磁波的形式 是能量的一種形式 放射的能量。 放射的能量。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2 輻射的傳播—電磁波
1、傳播速度:3×108m/s 、傳播速度: × 2、波長范圍:10-16m—103m 、波長范圍: — λ: 宇宙射線< γ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 : 宇宙射線< 射線 射線< 射線 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 射線< 波)<無線電波
不同電磁波的具體波長范圍
名稱 紫外線 可見光 近紅外 紅 外 線 中紅外 遠紅外 超遠紅外 毫米波 微 波 厘米波 分米波 波長范圍 100埃 0.4微米 100!0.4微米 0.4微米~0.76微米 0.4微米~0.76微米 微米 0.76微米~3.0微米 0.76微米~3.0微米 微米 3.0微米~6.0微米 3.0微米~6.0微米 微米 6.0微米~15微米 6.0微米~15微米 微米 15微米~1000微米 15微米~1000微米 微米 1~10毫米 10毫米 1~10厘米 10厘米 10厘米~1米 10厘米~ 厘米
可見光波長范圍
色彩名稱 紫 藍 青 綠 黃 橙 紅 波長范圍 0.40~0.43微米 0.40~0.43微米 0.43~0.47微米 0.43~0.47微米 0.47~0.50微米 0.47~0.50微米 0.50~0.56微米 0.50~0.56微米 0.56~0.59微米 0.56~0.59微米 0.59~0.62微米 0.59~0.62微米 0.62~0.76微米 0.62~0.76微米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2 輻射的傳播—電磁波
3、大氣科學(xué)對輻射的研究對象: 、大氣科學(xué)對輻射的研究對象: 太陽短波輻射、地球和大氣長波輻射 太陽短波輻射、
§1.3 黑體與灰體(1)
Q0 Qr
Qa Qd
Q 0 =Qa + Qr + Qd
Qa Qr Qd 1 =Q + Q + Q 0 0 0
a + r + d =1
大氣科學(xué)概論
水分含量對玉米葉子反射率的影響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不同土壤的反射波譜曲線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土壤濕度對反射率的影響
大氣科學(xué)概論
水的混濁度對其反射波譜曲線的影響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各種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
地表 森林 田地(綠色) 田地(已開墾的干地) 草地 裸地 沙地 反射率 3~10 3~15 20~25 15~30 7~20 15~25 地表 雪地(新雪) 雪地(陳雪) 冰 水面hθ>40° 水面hθ=5~30° 反射率 80 50~70 50~70 2~4 6~40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以上圖表可以說明什么?
物體的吸收率、 物體的吸收率、反射率 和透射率大小隨著輻射 的波長和物體的性質(zhì)而 改變。 改變。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3 黑體與灰體(2)
黑體: 黑體:若物體對于投射到其上所有波長的輻射都 絕對黑體。 能全部吸收的物體稱為絕對黑體 故有: 能全部吸收的物體稱為絕對黑體。故有: a=1,r=d=0 a=1,r=d=0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3 黑體與灰體(3)
若物體僅對某一波長輻射能全部吸收,稱為相對 若物體僅對某一波長輻射能全部吸收,稱為相對 黑體。 黑體。 灰體: 小于1且不隨波長而變化的物體。 灰體:a小于1且不隨波長而變化的物體。 a=1若物體不透明,則透射率 0 吸收率a=1 若物體不透明,則透射率d=0 ,吸收率a=1-r。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4 輻射場物理量
1、輻射通量Φ: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某一平面的輻射 、輻射通量 : 能,也稱為輻射功率,單位為J/s或W。 也稱為輻射功率,單位為 或 。
dQ Φ= dt
2、輻射通量密度E:單位面積的輻射通量,或是單 、輻射通量密度 :單位面積的輻射通量, 位面積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輻射能, 位面積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輻射能,單位為W·m-2 ·
dΦ dQ E= = dA dA ? dt
輻照度
輻出度
大氣科學(xué)概論
輻射光譜
全部波長的總輻射能: 全部波長的總輻射能: Fλ為分光輻射出射度或 者叫單色輻射通量密 度。
Fλ
λ dλ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2 輻射平衡的基本規(guī)律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習(xí)題: 習(xí)題: 基爾霍夫定律 斯蒂芬-玻爾茲曼定律 斯蒂芬 玻爾茲曼定律 維恩定律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 輻射平衡的基本規(guī)律
§2.1 輻射平衡 §2.2 基爾霍夫定律 斯蒂芬-玻爾茲曼定律 §2.3 斯蒂芬 玻爾茲曼定律 §2.4 維恩定律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1 輻射平衡
當(dāng)物體放射出的輻射能等于它吸收的輻射能時, 當(dāng)物體放射出的輻射能等于它吸收的輻射能時, 物體處于輻射平衡狀態(tài),可用一態(tài)函數(shù)—溫度 來 物體處于輻射平衡狀態(tài),可用一態(tài)函數(shù)—溫度T來 描述,因此平衡輻射又稱為溫度輻射。 描述,因此平衡輻射又稱為溫度輻射。 溫度輻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2 基爾霍夫定律
在一定溫度下,對某一特定波長而言, 在一定溫度下,對某一特定波長而言,任何物體 的輻出度與吸收率之比是一個普適函數(shù),該函數(shù) 輻出度與吸收率之比是一個普適函數(shù), 之比是一個普適函數(shù) 溫度和 有關(guān), 只與溫度 波長有關(guān) 而與物體的其它性質(zhì)無關(guān)。 只與溫度和波長有關(guān),而與物體的其它性質(zhì)無關(guān)。 即具有選擇吸收性: 即具有選擇吸收性: 選擇吸收性
Fλ ,T Aλ ,T = E (λ , T )
E(λ,T)為絕對黑體的分光輻出度,即某一波長范圍 為絕對黑體的分光輻出度, 為絕對黑體的分光輻出度 內(nèi)的輻出度。 內(nèi)的輻出度。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2 基爾霍夫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表明: 基爾霍夫定律表明: 某溫度、 某溫度、某波長的任何物體的輻射出射度和其吸 收率之比都等于同溫度、 收率之比都等于同溫度、同波長下黑體的輻射出 射度。 射度。 在一定波長、一定溫度下,一個物體的吸收率等 在一定波長、一定溫度下, 與該物體同溫、同波長的放射率。 與該物體同溫、同波長的放射率。 同一物體在溫度T時它放射某一波長的輻射 時它放射某一波長的輻射, 同一物體在溫度 時它放射某一波長的輻射,在同 樣溫度下也吸收這一波長的輻射。 樣溫度下也吸收這一波長的輻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3斯蒂芬-玻爾茲曼定律
黑體的總放射能力E 與它本身的絕對溫度T的四次 黑體的總放射能力 Tb與它本身的絕對溫度 的四次 方成正比。 方成正比。
ETb = σT
4
斯蒂芬-玻爾茲曼常數(shù): 斯蒂芬 玻爾茲曼常數(shù):σ=5.6696×10-8 W·m-2·K-4 玻爾茲曼常數(shù) ×
σ=5.67×10-8 W·m-2·K-4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4 維恩定律
黑體單色輻射極大值所對應(yīng)的波長(λ 黑體單色輻射極大值所對應(yīng)的波長 m) 與其本身 絕對溫度(T)的乘積為一常數(shù)。 絕對溫度 的乘積為一常數(shù)。 的乘積為一常數(shù)
C λm = T
C=2896?m·K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3 太陽輻射及其在大氣中的 衰減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習(xí)題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 2、太陽輻射光譜穿過大氣后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太陽輻射光譜穿過大氣后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3、大氣吸收的特點? 、大氣吸收的特點? 4、為何晴朗的天空呈藍色? 、為何晴朗的天空呈藍色? 5、大氣散射如何分類? 、大氣散射如何分類?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 太陽輻射及其在大氣中的衰減
§3.1 太陽輻射及日地關(guān)系 §3.2 大氣對輻射的衰減
§3.2.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3.2.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3.2.3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1 太陽輻射及日地關(guān)系(1)
s-sun e-earth
半徑: 半徑:rs =6.96×105Km,re =6370.9Km,rs ≈109re × , , 質(zhì)量: 質(zhì)量:ms ≈3.3×105me × 體積: 體積:Vs ≈1.36×106Ve × 表面溫度: 表面溫度:Ts ≈5800K 地球接收太陽輻射為18× 地球接收太陽輻射為 ×1016W,約為太陽總輻射 能量的22億分之一。 能量的 億分之一。 億分之一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1 太陽輻射及日地關(guān)系(1)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1 太陽輻射及日地關(guān)系(2)
§3.1 太陽輻射及日地關(guān)系(3)
太陽輻射光譜: 的黑體光譜, 太陽輻射光譜:6000K的黑體光譜,其中可見光 的黑體光譜 其中可見光50%,紅外 , 43%,紫外7%,絕大部分能量集中于 ,紫外 ,絕大部分能量集中于0.15~4?m。 ~ 。
圖中:實線是大氣上界 的太陽輻射光譜; 虛線是溫度在6,000K時的 虛線是溫度在6,000K時的 黑體輻射光譜。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1 太陽輻射及日地關(guān)系(4)
太陽常數(shù):當(dāng)?shù)厍蛭挥谌盏仄骄嚯x處, 太陽常數(shù):當(dāng)?shù)厍蛭挥谌盏仄骄嚯x處,在大氣 面積內(nèi), 內(nèi)獲 上界,垂直于太陽光線的1cm2面積內(nèi),1min內(nèi)獲 上界,垂直于太陽光線的 得的太陽輻射能量。 得的太陽輻射能量。
I 0 = 1367 ± 7W ? m
?2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 太陽輻射及其在大氣中的衰減
§3.2 大氣對輻射的衰減
§3.2.1大氣對輻射的吸收 大氣對輻射的吸收 §3.2.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3.2.3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臭氧
分子散射 臭氧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2.1大氣對輻射的吸收
1、吸收------有選擇地吸收。 、吸收 有選擇地吸收。 有選擇地吸收 主要吸收主體:氧氣、 臭氧、 主要吸收主體:氧氣、水、臭氧、二氧化碳及 固體雜質(zhì)等。 固體雜質(zhì)等。 大氣吸收光譜:(見附表) :(見附表 2、大氣吸收光譜:(見附表) 太陽輻射: 太陽輻射:紫外<0.29μm幾乎全吸收,可見光 輻射 μm幾乎全吸收, 吸收不強,紅外主要是水汽吸收, 吸收不強,紅外主要是水汽吸收,其次為CO2、 CH4。
吸收 氣體
吸收光譜
對輻射的作用
H2 O
吸收了約4 吸收了約 % -15%太陽能 太陽能 水汽主要為紅外區(qū):最強為 μm μm吸收帶 紅外區(qū) 水汽主要為紅外區(qū):最強為6.3μm吸收帶 使太陽光譜改變。 量,使太陽光譜改變。 μm吸收帶 和>12μm吸收帶; μm吸收帶; 幾乎覆蓋地氣長波輻射全 液態(tài)水吸收帶與水汽對應(yīng), 液態(tài)水吸收帶與水汽對應(yīng),但向長波移動 波段。 波段。 主要<0.26μm紫外區(qū): 主要<0.26μm紫外區(qū): <0.26μm紫外區(qū) 舒曼-龍格帶(0.125-0.2μm)、 舒曼-龍格帶(0.125-0.2μm)、 赫茲堡帶(0.24 (0.24赫茲堡帶(0.24-0.26μm) 可見光區(qū) 0.76μm)、 )、B 可見光區(qū):A帶(0.76μm)、B帶 (0.69μm) 最強在紫外區(qū):哈特來帶( 最強在紫外區(qū):哈特來帶(0.22紫外區(qū) 0.30μm)、哈金斯帶 μm)、哈金斯帶(0.32-0.36μm μm) μm)、哈金斯帶 μm 可見光: 可見光:查普斯 帶 紅外區(qū): μm、 μm μm、 μm) 紅外區(qū):(4.7μm、9.6μm、14.1μm μm μm 吸收作用很強, 吸收作用很強,但吸收能 量不多, 量不多,對太陽輻射削 弱不大。 弱不大。
O2
O3
O3層吸收太陽輻射能量的 2%左右,是導(dǎo)致平流層 左右, 左右 上部溫度較高的原因。 上部溫度較高的原因。
CO2
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不專門 討論。 討論。 μm紅外區(qū) >2μm紅外區(qū)(2.7μm、4.3μm、15μm) μm紅外區(qū)(2.7μm、4.3μm、15μm) 對長波輻射, 15μm吸收 對長波輻射,以15μm吸收 帶最為重要。 帶最為重要。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2.1大氣對輻射的吸收
大氣吸收的特點: 大氣吸收的特點: a) 大氣吸收太陽能具有選擇性,且位于太陽光譜 大氣吸收太陽能具有選擇性, 能量較小的區(qū)域內(nèi)。 能量較小的區(qū)域內(nèi)。 b) 大氣對太陽輻射吸收弱,不是直接加熱低層大 大氣對太陽輻射吸收弱, 氣的直接熱源。 氣的直接熱源。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2.2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2.2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散射:(對太陽輻射需考慮,對長波輻射可忽略。 散射:(對太陽輻射需考慮,對長波輻射可忽略。) :(對太陽輻射需考慮 尺度數(shù): 尺度數(shù):
2 πa x= λ
(1)瑞利散射:x<<1,a<<λ(氣體分子對可見光的散射) )瑞利散射: , (氣體分子對可見光的散射) (2)米散射: 0.1<x<50,a~λ(大氣中云滴、塵埃對可見光 )米散射: , ~ (大氣中云滴、 的散射) 的散射) (3)幾何光學(xué)范疇:x>50,a>>λ(大雨滴對可見光產(chǎn)生折 )幾何光學(xué)范疇: , ( 射、反射現(xiàn)象) 反射現(xiàn)象)
大氣科學(xué)概論
§3.2.3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反射沒有選擇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 反射沒有選擇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 反射物: 反射物: 云的反射最強,平均50-55%。 云的反射最強,平均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4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習(xí)題:
直接輻射的影響因子是?它們是怎樣影響直接輻 直接輻射的影響因子是 它們是怎樣影響直接輻 射的? 射的? 影響散射輻射的因子? 影響散射輻射的因子? 總輻射影響因子及其日變化特征? 總輻射影響因子及其日變化特征?
大氣科學(xué)概論
§4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包括兩部分:太陽直接輻射和天空散射輻射。 包括兩部分:太陽直接輻射和天空散射輻射。
§4.1 到達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 §4.2 散射輻射 §4.3 總輻射 §4.4 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4.1 到達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
太陽以平行光的形式,投射到地面上的那部分輻射能, 太陽以平行光的形式,投射到地面上的那部分輻射能,稱 為直接輻射, 為直接輻射,通常以到達水平面上的太陽直接輻射的輻照 度來表示直接輻射的大小。 度來表示直接輻射的大小。 直接輻射的影響因子: 直接輻射的影響因子: 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 太陽高度角、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太陽高度角 、
1)太陽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陽輻射散布的面積就越小, )太陽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陽輻射散布的面積就越小, 地表單位面積上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就越大。( 。(圖 地表單位面積上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就越大。(圖2.8b) )
直接面上接受的太陽輻射是: 當(dāng)h=90°時,直接面上接受的太陽輻射是: ° I·S 太陽輻射是: 當(dāng)90°>h>0°時,太陽輻射是: ° ° I’·S’= I· S I’= I ·sinh
大氣科學(xué)概論
1、太陽高度角 、
2)太陽高度角越小,太陽光透過的大氣層就越厚(圖 )太陽高度角越小,太陽光透過的大氣層就越厚 圖 2.9),削弱就越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越小。 ,削弱就越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越小。 太陽光在大氣中的射程為AO。 當(dāng)h=90°時,太陽光在大氣中的射程為 ° 。 當(dāng)90°>h>0°時,太陽光在大氣中的射程為OC。 ° ° 太陽光在大氣中的射程為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一個大氣質(zhì)量:在地面為標(biāo)準(zhǔn)氣壓(1013hPa)時 一個大氣質(zhì)量:在地面為標(biāo)準(zhǔn)氣壓(1013hPa)時, (1013hPa) 太陽光垂直投射到地面所經(jīng)路程中, 太陽光垂直投射到地面所經(jīng)路程中,單位截面 積的空氣柱的質(zhì)量,稱為一個大氣質(zhì)量。 積的空氣柱的質(zhì)量,稱為一個大氣質(zhì)量。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大氣透明度 、
大氣透明度: 大氣透明度:大氣對太陽輻射的透射程度 透明系數(shù)( 透明系數(shù)(p): p=I/I0 公式: Bouguer 公式: I = I0pm 主要影響因素有:水汽、凝結(jié)物、雜質(zhì)。 主要影響因素有:水汽、凝結(jié)物、雜質(zhì)。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到達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的年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4.2 散射輻射
天空散射輻射I 天空散射輻射 D:水平地 表面上的自天空各方向 上大氣散射來的太陽輻 射通量密度, 射通量密度,,單位為 W·m-2。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影響因子: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 影響因子: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云
大氣科學(xué)概論
§4.3 總輻射
地面總輻射: 地面總輻射:到達水平地表面的太陽直接輻射與 天空散射之和,單位為 ·m-2。 天空散射之和 單位為W· 單位為 IG = I′+ ID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總輻射影響因子及其日變化 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云量等。 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云量等。 總輻射日變化特點 特點: 總輻射日變化特點:
日出以前——只有散射輻射; 日出以前——只有散射輻射; ——只有散射輻射 日出以后,太陽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逐漸增加; 日出以后,太陽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逐漸增加; 中午時,總輻射達到最大值; 中午時,總輻射達到最大值; 中午以后,總輻射又按相反的次序變化。 中午以后,總輻射又按相反的次序變化。 云的影響可以使這種變化規(guī)律受到破壞。 云的影響可以使這種變化規(guī)律受到破壞。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總輻射分布特點:日總量隨緯度的增大而減小。 總輻射分布特點:日總量隨緯度的增大而減小。 特點
青海、新疆, 青海、新疆,黃河流域 次之,年總輻射量 次之 年總輻射量 為:159.2-212.3W/m2 /
最小輻射: 最小輻射: 長江流域、 長江流域、 華南地區(qū) 最豐富, 最豐富 年總輻 射量為:212.3射量為 252.1W/m2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4.4 地面反射輻射
地表反射率:與下墊面性質(zhì)和狀態(tài)有關(guān)。 反射率與地面狀況、顏色、粗糙度、植被、土壤 性質(zhì)有關(guān)。 新雪:80—95% 裸地:7%—20%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不同性質(zhì)地面的反射率( ) 不同性質(zhì)地面的反射率(%)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5 地氣輻射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習(xí)題:
地面發(fā)射能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什么? 什么是大氣窗?大氣窗存在的意義? 大氣中長波輻射的特點? 影響有效輻射的主要因子? 有效輻射的日變化? 有效輻射的年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一、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
(一)地面輻射: 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能后不停地向外放射輻射,稱 為地面輻射。屬于長波輻射(3-120 μm )。 3 m 最大放射能量所對應(yīng)的波長為10-15 μm。 1010 m 地面發(fā)射能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 地面本身的溫度,而溫度的高低又決定于地面儲 存能量的多少。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二)大氣輻射: 1、概念: 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向外放射輻射,稱為大 氣輻射。屬于長波輻射(3-120 ?m )。 2、大氣的主要吸收體:水(水汽和液態(tài)水)、 二氧化碳、臭氧。 3、地面和大氣運用斯蒂芬—波耳茲曼定律, 可寫成如下形式: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三)大氣窗 地面長波輻射在8-12 ?m范圍中放射能力較強,而水不吸 收,臭氧吸收窄,因此此波段全部透過大氣層,在高空看 地面在此波段開了一個“天窗”,因此此波段稱為“大氣 “ ” “ 窗”。
大氣窗存在的意義: 此波段是地面輻射強區(qū),約占20%,可利用紅 外輻射觀測此波段的輻射強弱,推斷地表溫度 的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透 射 率 ( %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四)大氣中長波輻射的特點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五)大氣逆輻射和保溫效應(yīng)
大氣逆輻射的作用: 其值的大小,決定了地表得到熱能補償?shù)亩嗌伲?因此其對地面有保溫作用。 地球—無大氣:T=-23℃ —無大氣:T=-23 有大氣:T=15℃ 月球—白天: T=127℃ — 夜晚: T=-183℃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二、地面的有效輻射
1、概念: 地面有效輻射F 地面有效輻射 0:地面放射的輻射Eg與地面吸收的 大氣逆輻射δEa之差。 表達式:F0 =Eg-δEa F0表示地表損失熱量的多少。
大氣科學(xué)概論
2、影響有效輻射的主要因子有: 地面溫度,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和云況,地表面 的性質(zhì)。 3、有效輻射的日變化 4、有效輻射的年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6 地面輻射差額和氣溫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習(xí)題:
影響地面輻射差額的因子有哪些? 影響地面輻射差額的因子有哪些? 地面輻射差額日變化、年變化特點? 地面輻射差額日變化、年變化特點? 地面輻射差額的地理分布特征? 地面輻射差額的地理分布特征? 氣溫日變化及日較差? 氣溫日變化及日較差? 氣溫年變化及年較差? 氣溫年變化及年較差?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 地面輻射差額和能量平衡
§6.1 地面輻射差額 §6.2 地面能量平衡 §6.3 氣溫日變化 §6.4 氣溫年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輻射差額(凈輻射) 收入輻射能 收入輻射能-支出輻射能 輻射差額(凈輻射)=收入輻射能 支出輻射能
?> 0物體升溫 ? 輻射差額?= 0溫度不變 ?< 0物體降溫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1 地面輻射差額
地面輻射差額 = 吸收的太陽總輻射 + 吸收的大氣逆輻射 - 向外放射的長波輻射
?> 0熱量積累 ? 地面輻射差額? ?< 0熱量虧損 ?
影響地面輻射差額的因子: 影響地面輻射差額的因子: 地面溫度,空氣溫度, 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地面溫度,空氣溫度, 空氣濕度和云況,地面反射率。 空氣濕度和云況,地面反射率。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地面輻射差額日變化特點: 地面輻射差額日變化特點: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地面輻射差額年變化特點: 地面輻射差額年變化特點: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在高緯度和某 地面輻射差額的地理分布特征
些高山終年積 雪區(qū)才是負值。 雪區(qū)才是負值。
輻射差 額的年 振幅隨 地理緯 度的增 加而增 大。
對同一地理 緯度來說, 緯度來說, 陸地的年振 幅大于海洋 的年振幅。 的年振幅。
全球各緯度絕 大部分地區(qū)地 面輻射差額的 年平均值都是 正值 。
就整個地球表面平均來說是收入大于支出。 就整個地球表面平均來說是收入大于支出。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2 地面能量平衡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2 地面能量平衡
地表凈能量通量=地表凈短波輻射通量 凈長波輻射通量 地表凈能量通量 地表凈短波輻射通量-凈長波輻射通量 地表凈短波輻射通量 -地表感熱通量 地表潛熱通量 流進土壤深層的熱量 地表感熱通量-地表潛熱通量 地表感熱通量 地表潛熱通量-流進土壤深層的熱量
?> 0地表溫度上升 ? 地表凈能量通量? ?< 0地表溫度下降 ?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3 氣溫日變化
大氣溫度升高
地面增熱
將熱量傳遞給邊界層大氣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3 氣溫日變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3 氣溫日變化
地表面對大氣邊界層溫度的影響是與什么有關(guān)? 地表面對大氣邊界層溫度的影響是與什么有關(guān)? 地表面性質(zhì)、 地表面性質(zhì)、 冷暖洋流、 冷暖洋流、 大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大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6.3 氣溫日變化
氣溫日變化最高值 出現(xiàn)在午后2點左 右,最低值出現(xiàn)在 清晨日出左右。 日較差:緯度、季 節(jié)、下墊面、地形。
大氣科學(xué)概論
§6.3 氣溫日變化
3-4℃
12℃
日較差最大的地區(qū)在副熱 向兩極減小。 帶,向兩極減小。 夏季>冬季 夏季 冬季 陸地>海洋 陸地 海洋 盆地、 盆地、谷地日較差大 凸出地形日較差小 沙漠>潮濕地區(qū) 沙漠 潮濕地區(qū) 晴天>陰天 晴天 陰天
8-9℃
§6.4 氣溫年變化
氣溫年變化:中緯大陸 氣溫以7月最高,1月最 低;海洋氣溫以8月最 高,2月最低。 年較差:高緯大于低緯; 同一緯度,陸地大于海 洋。
大氣科學(xué)概論
第二章 大氣輻射學(xué)
§7 地氣系統(tǒng)能量平衡
大氣科學(xué)概論
§7 地氣系統(tǒng)能量平衡
一、大氣的輻射差額 1、大氣的輻射差額分為:整個大氣層的輻射 差額和某一層大氣的輻射差額。 2、整個大氣層輻射差額的表達式為: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二、地-氣系統(tǒng)輻射差額 氣系統(tǒng)輻射差額 1、如果把地面和大氣看作為一個整體,其輻射能 的凈收入為:
Rs =(Q + q )(1 - r ) + qa - F∞
大氣科學(xué)概論
大氣科學(xué)概論
能量平衡
大氣科學(xué)概論
謝謝
本文編號:1719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1719597.html